【作者】 平實導師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

【書號】957-97840-7-8

【開本】32開,全書共8章,380頁

【定價】NT$300

新書快訊
  • 書籍簡介

  • 序言

  • 內容試閱

古今中外,錯悟之人如麻似粟,每以常見外道所說之靈知心,認作真心﹔或妄想虛空之勝性能量為真如,或錯認物質四大元素藉冥性(靈知心本體)能成就吾人色身及知覺,或認初禪至四禪中之了知心為不生不滅之涅槃心。此等皆非通宗者之見地。復有錯悟之人一向主張「宗門與教門不相干」,此即尚未通達宗門之人也。其實宗門與教門互通不二,宗門所證者乃是真如與佛性,教門所說者乃說宗門証悟之真如佛性,故教門與宗門不二。本書作者以宗教二門互通之見地,細說「宗通與說通」,從初見道至悟後起修之道、細說分明﹔并將諸宗諸派在整體佛教中之地位與次第,加以明確之教判,學人讀之即可了知佛法之梗概也。欲擇明師學法之前,允宜先讀。

(節選)本書多引《阿含經》者,乃因現代禪張志成先生妄誣余為否定《阿含經》者, 故多引阿含佛語為証。後當別造《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詳述諸方耆宿所不知 不証之阿含密意,令佛世阿含正義顯示照耀於此時之娑婆。

復次,余之判教,悉不遵從智光、月稱、宗喀巴、印順諸人之見,彼等諸人所判皆是見始非分故。余不隨諸錯悟祖師言語,完全依三乘經典及所証道種智,重新檢校,回歸世尊三轉法輪原旨,亦符合嘉祥大師之判教。完全不依現代佛教學朮界研究所得之歷史觀點和立論文獻,此諸學朮研究者之所依論據,多依日本學朮界及密宗應成派中觀邪見先作定見而後立論故,此諸學朮研究者皆未知解三乘菩提三轉法輪經旨故。譬如印順法師為佛門碩德耆宿,而其立論偏邪,違教悖理,不可信受,何況其餘非有佛法修証之研究「佛教學朮」者?不可信也。

菩薩依妙觀察智,於一切有情中,觀其自心如來藏皆同一性——離見聞覺知(不與六塵相到故)、離思量性(從不作主故)、能了知眾生心行(為眾生造一切業故)、無我性(不了知自身故)、非有性(無形無色無十八界故)、非無性(具十八界種、三界六道種、世間出世間種故)、無智性(離見聞覺知故,不入法塵境故)、無無明性(離思量執著性故)、無增減性(不可分割合并故)、不生性(從來不滅故)、涅槃性(法爾如是故,不生不滅故,恆住寂滅境中)、清淨性(隨七轉識於六塵中運行,而自身不於六塵起任何貪厭取舍)、不來性(本不生故)、不去性(永不死故)、不異性(六根六塵六識由藏識生故)、不一性(藏識自心非即十八界故,現見其性非一故)、無所得性(離六塵取舍故)、無所失性(本來無所得故)、離四相性(不了知我人眾生壽者故)、離斷常性(體恒不滅故非斷,種有熏習之用故非常)、是出世間性(三十七道品依藏識方能生故)、是一切智性(解脫果依藏識方能証故)、是種智性(蘊含一切種)、是無作性(不起貪憎及思量性故)、是無住性(不著一切法故)、是菩提性(三乘菩提之根本故)、是輪回性(體永不滅,貫通三世)、是圓覺性(世世能生見聞知覺性乃至佛地四智圓明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