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實導師

【出版日期】參見 

【書號】參見  

【開本】32開 共八輯

【定價】NT$250 / 輯

新書快訊
  • 書籍簡介

  • 自序

  • 詳細資料

優婆塞戒經講記 優婆塞戒經講記

本經詳述在家菩薩修學大乘佛法,應如何受持菩薩戒?對人間善行應如何看待?對三寶應如何護持?應如何正確地修集此世後世證法之福德?應如何修集後世「行菩薩道之資糧」?並詳述第一義諦之正義:五蘊非我非異我、自作自受、異作異受、不作不受……等深妙法義,乃是修學大乘佛法、行菩薩行之在家菩薩所應當了知者。出家菩薩今世或未來世登地已,捨報之後多數將如華嚴經中諸大菩薩,以在家菩薩身而修行菩薩行,故亦應以此經所述正理而修之,配合《楞伽經、解深密經、楞嚴經、華嚴經》等道次第正理,方得漸次成就佛道﹔故此經是一切大乘行者皆應證知之正法。全書共八輯,已全部出版。 平實導師講述,每輯三百餘頁,優惠價各250元。

宣講菩薩戒的經典,有《梵網經、地持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優婆塞戒經》以及《瑜伽師地論》,此書所宣講之經典是其中一部經典,全名為《菩薩優婆塞戒經》。

此經專為在家菩薩宣示菩薩戒的精神,詳細的說明:在家菩薩修學佛法以布施為第一要務。佛陀如是開示之目的.實因佛菩提道之修證,必須先修集見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須具備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無可能進入大乘見道位中;欲求修道實證及成佛者,即無可能;是故菩薩以修施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然後始能證悟而發起般若智慧,進入大乘見道位中。

非唯見道必須有福德為助,乃至見道後修學相見道位觀行所得之智慧,亦須具備福德作為進修之資糧;如是次第進修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將成佛之前的等覺位中,尚須百劫專修布施,頭、目、腦、髓、舍宅、妻、子,無一不可布施,都無貪著;以如是百劫難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隨形好,具足如是廣大福德之後始能成佛。由是緣故,佛說菩薩六度乃至諸地所修十度波羅蜜,都以行施為首要。

然而布施與成就佛道之因果與關聯,屬於因果之了知,其中原理並非等覺菩薩所能全部了知,故說因果之深細廣大,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而菩薩盡未來際之修行,恆以施為上首,若不先行了知施因與未來受果之關聯者,即不能了知布施與異熟果報間之關係;若不知者,欲求諸菩薩盡未來際行施而成就佛果,殆無可能;由是緣故,佛為菩薩弟子四眾宣演此經,令得知悉行施與果報間之因果關係。於此部戒經中,佛為菩薩四眾細說「布施與菩薩世世不斷之可愛異熟果間之因果關係」,解說極為深入;若能了知其義者,即可不退於菩薩六度,是故選取此經而為菩薩四眾詳解之,欲助當代、後代菩薩四眾。

復次,此經亦詳說第一義諦之真義,故於業行之說明中,宣示異作異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義;如是正義,於一般經典中難得一見。若能確實了知其義.則於行施之際,既可不執著於未來世必將獲得之菩薩可愛異熟果報,亦可繼續行施,修集廣大福德,亦不致因此而壞世間法,導致家屬及世人之側目,令菩薩修施易得成功,道業因此而得助益;緣是,故選此經而為眾人宣講,冀能助益菩薩四眾,同得見道而證菩提。

此外,初機學人樂種福田,然而大多不知福田與毒田差別所在;往往正當種福田時,所種卻是破壞正法之毒田。如是求福反成助惡之因由,端在不知三乘菩提差異所致,是故聞說深不可測之如來藏妙法時,即因名師誤導之故,即等視如來藏妙法同於外道神我,由是而極力護持否定如來藏之邪師,產生了力助破法者之愚行,以冀如來藏妙法消失不傳。由是緣故,欲藉此經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異同所在之正法智慧力,令諸學人悉得了知真實福田與假名福田——毒田——之差異所在,由是而令修學菩薩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廣大福德。今此戒經之中,對於三乘菩提之差異所在,有極為詳盡之剖析;學人讀已,即能深入了知同異所在,以後修學佛道之時,庶幾有眼能判、功不唐捐。

又:戒為修行之基本,未有不持清淨戒而能證得見道、修道功德者。此經中對於菩薩戒戒相施設之精神,以及戒之犯重與犯輕、性罪與戒罪,都有極為詳盡之開示;了知戒相及佛設戒之精神者,即可把握持戒之精神,以戒法之智慧來持戒,不被戒相所繫縛而得身心自在、自不犯戒;如是生起戒體而自然不犯,庶能進道,是故選取此經而說之。

又如十善業道與十惡業道,其中之因緣果報正理,亦有詳細說明。並且特別說明:有人行於少施而得解脫分,有人行於大施而不得解脫分,悉皆各有其原因。若人能細讀此經,並且深解其義趣者,則求二乘解脫之道,輕易可得;然後進求大乘菩提,易得入道,未來成佛之道歷然於心,終無疑惑。如是眾理,於此戒經悉有開示。今將講記發行於世,願我佛門四眾弟子證解 佛旨,悉蒙法益。即以為序。

菩薩戒子 平實 敬識

於公元二○○五年中秋

  • 第一輯【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書號】 978-986-81358-2-6
  • 第二輯【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書號】 978-986-81358-3-3
  • 第三輯【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書號】 978-986-81358-5-7
  • 第四輯【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書號】 978-986-81358-7-1
  • 第五輯【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書號】 978-986-82992-0-7
  • 第六輯【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書號】 978-986-82992-3-8
  • 第七輯【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書號】 978-986-82992-6-9
  • 第八輯【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書號】 978-986-829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