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三乘菩提之所依,若離如來藏心體及其含藏之一切種子,即無三界有情及一切世間法,亦無二乘菩提緣起性空之出世間法;本經詳說無始無明、一念無明皆依如來藏而有之正理,藉著詳解煩惱障與所知障間之關係,令學人深入了知二乘菩提與佛菩提相異之妙理;聞後即可了知佛菩提之殊勝處及三乘修道之方向與原理,邁向攝受正法而速成佛道的境界中。

平實導師講述,共六輯,每輯約三百餘頁。

TOP

平實導師,於甲申(1944)年出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祖父以耕讀持家,父、祖皆為三寶弟子。13歲喪母,初識無常。少時即好打坐及方外之術,亦習金石、拳術、古文、針灸等。自小厭惡迷信,每斥神造世人之說,不信神能造人。

兵役期滿後辭父離鄉,於台北市覓職;五年後成立事務所,執行業務;雖游於世務,而樂於暗助弱小。

歷練世間法18年後,於1985年皈依三寶,鼎力護法,勤修福德。自修持名念佛,精進二年之後自成無相念佛功夫。

1988年,平實導師應邀在許居士家中佛堂開始講說基本佛法,先講五蘊、十八界法之緣起性空、四聖諦、十二因緣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經》中所說佛法為說法的主要內容。

1989年初,平實導師轉進而改修體究念佛──參禪。從此開始常常住於「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中。十月初隨聖嚴法師前往天竺,作為期15天的朝禮聖地之旅,而中斷說法度眾之事。返國後,鑒於長時處於參禪狀態之「見山非山」境界中,不便繼續說法而暫停講課;並立即結束事務所業務,專心參禪。

因參禪始終沒有結果,後來 觀世音菩薩開示:「開悟哪有那麼簡單?心肝那麼沒閒!」(台語)所以1990年11月,平實導師中止了原來在某道場的許多義工事務,於家中開始閉關,摒絕一切外緣,專心苦參19天後,在第19天下午,終於驪龍頷下得珠──明心並且眼見佛性──發明智慧;因為無人可以印證故,嗣即深入經藏,以三乘法義印證無訛;不久又經 佛之召見,說明此世、往世因緣,給與印證。

有鑒於末法時期外道猖獗橫行於佛門中,正法日漸衰微,遂發悲勇,誓願度眾,隨即應允以前追隨 導師修學者之請求,乃於1991年仲夏復出弘法度眾。但因 平實導師以如來藏作為證悟之內容,各大山頭則皆同以意識離念靈知心,作為證悟之內容;各大山頭因為與 平實導師的法義不同故,竟謗為「不如法、邪魔外道、法義有毒」,聯合起來私下抵制如來藏正法,令如來藏正法難以永續弘傳。為免正法被如是常見外道法所取代,為護正法,平實導師毅然揭竿而作獅子吼,開始效法 玄奘菩薩之方式,以破斥邪說之方法來顯示正法的不同所在;如是弘傳了義正法,獨自面對諸方錯悟大師、各大道場之龐大勢力而無所畏懼。平易近人的 平實導師,卻作了這種大異常人的弘法志業。

TOP

但是這個涅槃的一味、等味、解脫味,印順怎麼說呢?來看看他的說法:【從此三德的平等,顯得大般涅槃的常住究竟,所以《大般涅槃經》說:涅槃是三德祕藏。】我們再來看看楷書的第七點中,我怎麼評論他的說法:「只有從如來藏的本自解脫、本來涅槃、本自清淨,方可說是究竟涅槃,方可說大般涅槃是常住而且究竟的,方可說涅槃是三德祕藏;若是二乘將滅止生的方便涅槃,便不可說二乘涅槃是三德祕藏了。」

因為如來藏是本來解脫、本來清淨、本來涅槃,而這個法於一切眾生、於十方法界一切國土中都是如此,不會有任何一個眾生的如來藏是後來才清淨、後來才解脫、後來才涅槃,都是本來就清淨涅槃的。可是印順所說的解脫道(成佛之道)以及所證的涅槃,是要在捨報之時把名色滅盡的,滅盡以後剩下的如來藏在哪裡呢?他並不知道。他又不知道如來藏本身即是涅槃,不懂涅槃是依如來藏而施設的,他現觀不到。所以印順既沒有般若德,也沒有解脫德,更沒有法身德。他那個涅槃將來必然是斷滅空,因為他捨壽後已經不在了、斷滅了,而剩下他的如來藏在哪裡呢?他始終都沒有去碰觸到,又公開把第八識如來藏否定,所以他的涅槃見解落入斷滅空中;正是將滅止生,不是本來就不生,這在《六祖壇經》中早就斥責過了。

想要把名色滅盡,未來世中不再出生而叫作無生,是二乘法;未來世不再出生了,這樣說為無生,也是沒有錯;但那個無生是將滅止生,是用滅掉自己來停止未來世再生,由於未來不再受生、出生,所以稱為無生。問題是菩薩所證的涅槃,是本來不生,不是滅了以後才不生的,這與二乘法有著很大的不同。本來就不生所以未來就不會滅,而阿羅漢的法是把有生的名色滅除,滅除以後變成未來不生而叫作無生,那是以滅來停止生,是滅掉名色而不再有生。可是菩薩所證的是本來就無生,無始以來就沒有出生過,那就不會有滅,是名色仍然存在時就已經不生了,所以菩薩證的是本來不生。

本來不生這個法,阿羅漢看不見;可是菩薩從所有的有情身上——上自諸佛下至地獄的痛苦有情——都現前這樣看見,都是本來無生,這才叫作涅槃一味。菩薩也預見阿羅漢、辟支佛將來入了涅槃以後,他們都不在了,但他們的如來藏還是繼續無生;這樣的無生當然也無滅,無生無滅就是涅槃。在菩薩看來,三乘聖人的涅槃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味的,所有有情的涅槃都是如此。二乘人入了無餘涅槃以後無生了,但他們的涅槃還是依本來就涅槃的如來藏而施設的涅槃,不是因為滅掉他們的五蘊才說有涅槃,所以菩薩看待一切聖者所證的涅槃時,都是平等的。不是從滅掉五蘊而說涅槃是平等的,因為二乘聖人滅掉五蘊以後,總不能夠把滅掉五蘊後的斷滅空叫作涅槃吧!否則涅槃怎麼能被佛稱為常住不變?

可是如今印順自己說「涅槃是常住的」,卻又說阿羅漢五蘊名色滅盡以後是涅槃,而沒有留下第八識如來藏常住不壞,那他的涅槃顯然還是斷滅見的臆想,不是實證的。他為了補救這個過失,所以又發明一個創見(真是他的創見);他說名色滅盡了以後,那個滅相不會再滅了,所以叫作真如,所以涅槃是常住。如果這樣說得通,哪一天有因緣遇見他,我就把他身上的衣服都扒光燒掉了說:「你的衣服現在是常住涅槃,同意不同意?」我要問他同意或不同意。如果衣服是身外之物,不算數!「好,那我把您印順的名色毀滅掉,再放一把火把您燒了,然後再用一陣強風把您的骨灰吹散,那您這個名色的滅相就永遠不會再被任何人消滅了,您就永住於真如境界中了!」他一定不肯接受他自己講的這種真如。

可惜的是,他已經無法跟我對話,因為他已在中陰了,不久就會往生投胎或到別處去了。若是他的中陰身還在,我會對他的中陰身講:「您還有中陰在,所以您仍然沒有實證涅槃。」讓他無法以二乘涅槃來自處,教他無法回答,灰頭土臉!但是我會再告訴他:「您目前中陰現前時,當下也是涅槃的。請問您的涅槃在哪裡?您還沒有現觀,但是我卻現觀您在中陰境界也是涅槃,而您以前活著時也是涅槃;您若立刻去投胎了,入母胎去了,您已經不在了,還是一樣涅槃。」他仍然將是聽得一頭霧水、茫無頭緒。

地獄眾生受苦無量時一樣也是涅槃,與阿羅漢所不知的本來涅槃是完全一樣的;這樣的涅槃才是真的一味、等味,因為都是解脫味。本來就解脫的,當然是涅槃。所以印順所說的滅相不滅即是真如,問題是滅相到底是真實法還是虛妄法?其實滅相只是意識心中生起的一個概念而已,只是意識心中的一個觀念;當意識滅了以後,這個滅相的觀念還能存在嗎?已經不存在了,斷滅了。可是真實的涅槃,當名色滅了以後,祂還是在,祂繼續涅槃,仍然是真實法,這樣才能夠說涅槃是一味、是等味、是解脫味。所以二乘法的涅槃不能夠說是有三德祕藏的,因為是將滅止生,不是實相法。將滅止生的變異法,絕對不是究竟涅槃,因為連涅槃的實際都觀察不到。涅槃的實際若觀察不到,怎能知道三德的義理呢?

譬如法身德,既然沒有證得法身,怎能有法身德?般若德,是依如來藏為諸法的法身、為法界的實相,是依如來藏而有無量的中道義,這樣來稱說般若智慧。可是印順既然沒有證得如來藏,怎能有般若智慧?怎能說他有般若德?解脫德,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完全沒有證解脫,連二乘解脫都無法稍稍證得,何況大乘解脫?因為大乘法中的證解脫,是要現觀涅槃實際的;而二乘聖人是把自己滅掉以後,自己消滅而不存在了才叫作解脫,那其實是方便說解脫,不是正確的、究竟的解脫。因為二乘聖人已經滅掉自己了,自己不在了,有什麼解脫可說呢?菩薩卻不是,菩薩是現前觀見自己仍在輪迴中,但是也看見自己住在如來藏中,而如來藏已經是解脫的,所以自己是住在解脫中、住在涅槃中的。

菩薩這樣看:我再怎麼輪迴,都是解脫的。因為解脫是現前可以觀見的,現前可以體驗的,也可以在同樣證得解脫的人之間,互相可以溝通討論,而且永遠是法同一味,這樣才叫作大乘法中的真解脫,真正的解脫德是這樣實證與現觀的。而阿羅漢死前,沒有看見自己解脫在何處,他只知道自己滅了以後沒有生死痛苦而有解脫;可是他自己滅了以後,解脫又在哪裡?還是不知道。那這樣看來,他有沒有證解脫呢?說句老實話,他並沒有住在解脫境界中,所以從實際理地來看,阿羅漢仍然未證解脫。

請問:二乘涅槃的解脫,既沒有法身德,也沒有般若德,也沒有究竟的解脫德,請問他們的三德祕藏在哪裡?「在呀!就是他們的如來藏。」問題是他們都沒有證。所以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聽我說這個法,心裡一定這樣想:真過癮!可是阿羅漢、辟支佛聽了,可真是苦惱無狀、煩惱萬端,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三德祕藏。三德的祕密藏就是如來藏,只要證得如來藏了,三德的祕藏你就把握在手裡了。只有這樣,才能叫作常住的涅槃。二乘聖人將滅止生的涅槃法,從來都不知道解脫中的境界,怎麼能夠說他們有三德祕藏?因此印順以滅止生,將滅相真如認作涅槃的說法是絕對錯誤。

【「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謂明解脫味;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不究竟;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恒沙等法應得不得、應證不證,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如是過恒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

講記:勝鬘夫人說得很快,我們卻講得很慢,因為想要讓大家確實瞭解她所說的真義。勝鬘夫人說得很深,而且講得很簡略。當年她講的時候是面對佛前所說的,當然只說綱要,不必說到很微細;而且當時人的根性也很好,容易聽懂。但是今天佛法已經被藏密的應成派中觀亂七八糟的妄自解釋,已經變成烏煙瘴氣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講得微細一點,讓大家確實瞭解勝鬘夫人的真正意思。當我們把佛法明礬投入濁水裡面,想要把它澄清時,他們卻說是我們把佛教界搞得烏煙瘴氣。他們以前把佛法全面錯說的烏煙瘴氣卻都不說,而那些弄不懂是誰把佛法弄成烏煙瘴氣的初學者,也跟著那些人一起來誣責我們。所以說,人的明與無明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勝鬘夫人在這裡講了明解脫味,我們來看勝鬘夫人是怎麼說的。她說:「世尊!假使無明住地不斷除,或者是斷除而沒有究竟的話,就沒有辦法得到一味、等味,也就是明解脫味。」我們先來談談這幾句。

無明住地講的是無始無明,而四住地煩惱叫作一念無明。為什麼會叫作ㄧ念無明呢?因為它是三界中的生死法——與三界生死有關的煩惱。可是明明是四種的住地無明,為什麼要稱為一念無明?我們舉個例來說,譬如斷我見以後的初果人還住在欲界中,他再度受生時仍然無法離開欲界境界;乃至他修斷五蓋而進修初禪,在還沒有發起初禪以前,縱使已經很努力在遠離五蓋了,最多也只能進入薄地,是薄貪瞋癡的二果人。

這時已經是斷我見以後的事了,但他的一念無明還是沒有完全消除掉;因為四住地煩惱中的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等三種住地都還存在;也就是說他的思惑還沒有斷除,所以當他在斷我見的基礎上修得了初禪,遠離欲界愛而成為三果人了,他有可能是生般涅槃,或者有行般涅槃,或者是上流乃至處處般涅槃。當他生到色界天而不再來生於人間了,可是他生到色界天以後,假使是無行般涅槃,他在初禪天中一生無所事事,只要打坐就好了;每天靜坐之後,到了壽盡時還是會生起一念;一念生起了,覺知心又接觸到色界法了,那時捨報就斷盡思惑而取涅槃;但在捨報前仍然會再生起一念,這都是由於思惑尚未斷盡才會生起的一念,所以名為一念無明。

但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當他修得四無色定,捨報後生到無色界天;假使不中夭,在空無邊處一萬大劫,或者在非非想處八萬大劫,於捨壽前都是一念不生的。可是非想非非想天人八萬大劫後,突然生起一念時就退回無所有處了,隨即下墮於人間或旁生道去了。就只是這麼一個念頭動了心,而這個念頭是什麼?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呢!為什麼會這樣?正是因為他的我慢沒有斷,也就是由於對自我的存在而覺得有價值,喜樂於自我的存在,就是我慢;就因為這個我慢的緣故,於是生起一念就下墮了。人間修得四空定的人如此,修得色界四禪的人也是如此;在得四禪八定以後,生到色界、無色界天的人們,也都是不離這一念的。由於這一念妄起,因此就下墮了!在下墮前及下墮後,都是仍然在四住地無明之中;這都是由於見惑與思惑尚未斷盡的緣故,所以見惑與思惑所攝的這四種住地無明,就簡稱為一念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