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平实述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书号】978-754760788-6

【开本】

【定价】120元人民币/套

  • 书籍简介

  • 内容试阅

本经系释迦牟尼在世时,由等觉菩萨维摩诘假借疾病而演说之大乘 菩提无上妙义,所说涵盖甚广然极简略,今时诸方大师与学人读之往往错解,何况能知其中随含之深妙正义,是故普遍无法为人解说;若强为人说,则成依文解义而有诸多过失。今由萧平实先生公开宣讲、解释其中密意,令维摩诘菩萨所说大乘不可思议解脱之深妙正法得以宣流于 人间,利益当代学人及诸方大师。书中翔实演述大乘佛法深妙不二智慧境界,显示诸法之中实相境界,建立大乘菩萨妙道于永远不败不坏之地,以此成就护法功德,欲冀永远利益众生。

维摩诘菩萨接着又说:“法无寿命,离生死故。”二乘人所修的法都是有寿命相的,七识心在人间出生到死亡,是一期的生死,在这一期生死当中几十年,一般不超过百年,这是有寿命的。可是菩萨现前无妨五阴十八界有寿命,而真实法却没有寿命:如来藏从来没有出生过──这阿赖耶识心体从来没有出生过──没有出生的法就不会有死,有出生的就一定会死,有生有死就有寿命;祂从来无生故无死,怎么会有寿命呢?所以说“法无寿命,离生死故”

但是问题来了,目连尊者所修的法是要断我执的,我执是五阴十八界所摄的法,是有寿命的。证得无余涅槃以后,这五阴十八界坏了,就说寿命到此永远终结,不再有来世的出生;所谓寿命的终了,是舍报后永远死亡而不复生,是一期生命永远终止啊!下一世的生命是全新的,不同于此世的寿命,所以寿命是有前际与后际的。可是菩萨所修的是涅槃的实际、本际,是五阴十八界的根源,祂从来没有生,怎么会有死?又怎么会有寿命?可是这个本际,阿罗汉们还没有证得,他们当然无法了知。阿罗汉们是因为有生死,所以他们想要离生死。可是菩萨无妨每一世生死,但是却从来无生死;菩萨们是依如来藏而安住,如来藏是真实法,是无始劫来不曾有生的,当然也不会有死,所以真实法是离生死的。阿罗汉目连尊者既然尚未证得从来无生的实相法,当然听不懂。

维摩诘大士接着又说:“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真实法是无人的,没有“人”可说的。如来藏既然离见闻觉知,又不思量,也不作主,当然没有喜怒哀乐,也不了知六尘,你说这像人吗?当然不像人嘛!所以往往有人不能接受我评论诸方大师法义的错误,就开骂说:“萧平实真不是人!”我说:“你骂得好!我本来就不是人,因为我转依了如来藏。我这个色身是人,觉知心无妨是人,但我转依如来藏以后就不算是人了。”“不是人,那你是什么?”“是菩萨嘛!”我当然要当菩萨。你不让我当人,那我就当菩萨,就这么简单嘛!既然你说我不是人,我就承认我不是人,我就来当菩萨。

“人”一定有个前际、有个后际,一切人都不能免除前际与后际。前际,譬如以我来说,我在一九四四年出生,在一九四四年正当出生前那一刹那,那就是我的前际;我将来死了,死时就是我的后际,人都有前际、后际。可是我死了也没有关系,爽爽快快就走了,没有牵挂就走了;事情做完了就走,还留恋这边干什么?又不是要等着受供养、等着收红包,一天到晚坐在禅床上给人家礼拜。事情做完当然就走了,看别的地方有什么事情再去做,这就是菩萨做的事。但是这个五阴是有前际的,可是五阴所转依的如来藏,祂没有前际、后际。

所以经中说“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意思就是说祂无始以来不曾有过出生的时候;既然没有出生的时候,当然就没有前际。没有出生过而本来存在着的阿赖耶识,当然将来就没有灭的时候;因为祂是无生的,无生之法怎么会有灭?没有灭,就没有后际;既然没有后际也没有前际,当然不是人;所以不是人才不会死,不会死灭的人才叫作真人,蕴处界所含摄的人当然就都不是真人。所以,如果哪一天,我写一本书,署名叫某某真人,你也别奇怪,正因为转依如来藏了才叫作真人。但是外面的“某某真人、某某真人”,我告诉你:他们都是假人。因为他们都是有生有灭的法,都是有前际、后际的,具足为“众生人”的人同分。这道理很深奥,所以当 维摩诘菩萨说:“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目连尊者听不懂,因为他所知的法都是蕴处界入等法,都是有前际、有后际的,不是断前后际的。

当菩萨证悟以后,前、后际就断了,因为前际、后际的施设是一期生死的五阴所有;可是转依如来藏以后,就没有前后际可说了,所以前后际就断了。但是阿罗汉无法断前后际,他们怎么想也想不通;因为他们的五阴十八界永远都有前际,最多只能断后际而入了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中,从此没有后际,永断后际。可是前际还是在,他们断不了;因为没有前际的如来藏是无始劫以前就在的,根本无法断,他们不证如来藏所以听不懂,当然没有能力去向 维摩诘菩萨探病。

维摩诘大士又说:“法常寂然,灭诸相故。”阿罗汉当然又听不懂了!明明有十八界,这个五阴具足六根、六尘与六识,既然有六尘被六识所领纳,什么时候寂静过?没有啊!如果不是慧解脱的阿罗汉,而是俱解脱的阿罗汉,托钵回来吃过饭,经行一会儿消食,然后腿一盘,入灭尽定去,算不算寂然?算。不过问题是那个寂然是短暂的,不是永远的寂然;就算他入了无余涅槃,前际仍然不是真正的寂然;因为过往无量世都不寂然,入灭后才寂然,所以他过往无量世有种种相,喜怒哀乐不曾断过;这一世也仍然一样,如果出去托钵,托不到食物时怎么办?托空钵回来时,肚子饿得难受,就去拿牛粪充饥,骗骗肚子。好吃、不好吃,且不管它,至少它可以吃,先把肚子骗过,又入灭尽定去,等明天再说。

古时阿罗汉吃牛粪的人很多,菩萨则不是这样的,菩萨可以每天三餐美食佳肴,却无妨依旧解脱; 维摩诘大士就是这样,菩萨总是不愁吃喝的。阿罗汉如果托空钵回来,路上总是会想:“我今天得要吃牛粪了。”能寂然吗?不寂然。因为苦相出现了,不能灭诸相。可是菩萨今天午餐列出来,不管三菜一汤或者九菜二汤都好,他无所谓,吃得很好吃,而且还会赞叹说:“哎呀!典座菩萨!你煮得真好,谢谢你!”当菩萨大快朵颐的时候,无妨寂然,因为六、七识正在领受好吃、正在赞叹的时候,所转依的如来藏还是寂然,祂离见闻觉知、离六尘,怎么不寂然?所以祂没有任何诸相,无妨继续有喜怒哀乐诸相:“好好吃喔!”赞叹的相也有,领受味尘的相、领受香尘的相也无妨继续存在,但同时也是离相的,灭种种喜乐相,一切我相、人相都灭。这个“灭诸相”阿罗汉就听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