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实导师

【出版日期】参见 

【书号】参见  

【定价】NT$300 / 辑

  • 书籍简介

  • 序言

  • 内容试阅

  • 详细资料

密教修学,皆由有相之观行法门而入,最终目标不离显教经典所说第一义谛之修証﹔若离或违背显教第一义经典,即非佛教。西藏密教之观行法—如灌顶、观想、迁识法、宝瓶气、大圣欢喜双身修法、喜金刚、无上瑜伽等,皆印度教“两性生生不息”思想转化,自始至终皆以淫乐法为中心思想,不能令人超出欲界轮回,更不能令人証得涅槃,绝非佛法。而其明光大手印、大圆满法教,又皆同以常见外道所说“离语言妄念之无念灵知心”作为佛地真如,不能直指真如。西藏密宗所有法王与徒众,都未开顶门眼,不能辨别,以“依人不依法、依密续不依经典”故,不肯将其上师喇嘛所说对照第一义经典,纯依密续为准,因此而夸大其証德与証量,动辄谓彼祖师上师为究竟佛、为地上菩萨﹔如今台海两岸亦有自谓其师証量高于释迦文佛者,然观其所述,犹未见道,仍在观行即佛阶段,未到禅宗相似即佛、分証即佛阶位,竟敢标榜为究竟佛及地上法王,诳惑初机学人。凡此怪象皆是狂密,不同于真密修行者。西藏密宗及附藏密之外道,举之不尽,学人宜应慎思明辨,以免上当后犯“毁破菩萨戒”重罪。密宗学人若欲远离邪知邪见,请阅此书,即能了知密宗邪谬,从此远离邪见邪修,转入真正之佛道。共四辑,每辑300元。

(节选)造此书最大之原因,则是观察密教以外道法代替佛教法义,处处说为更胜于显教之究竟成佛法门,如是以外道法冒充佛法,以喇嘛外道身冒充佛教僧宝,再以崇密抑显之手段而蚕食鲸吞佛教资源,以渐进和平之方式,灭亡佛教于佛子不知不觉之中,将又重演古天竺佛教灭于密宗手中之历史。而密教法义之当代首领,首推达赖喇嘛及印顺法师﹔达赖公开推广无因论之缘起性空观,否定第三转法轮之唯识诸经,依宗喀巴之说而指为不了义法﹔复又暗中弘传双身法,说为究竟成佛之法﹔印顺法师则以显教法师身份而主动继承密教邪法,极力弘扬密宗黄教无因论之应成派中观,明为反对密教(指斥密教双身法),实际则以广弘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而护持密教,以此而否定 佛说之第三转法轮诸经如来藏妙义,由此故令密教之双身法获得生存之空间﹔如是今时显密二大师之弘传密教邪法,一明一暗,同令密教得以扩大其势力,同令佛教学人误以为密教真是佛教,其恶劣影响极为重大深远,不能不据实加以披露。

第一辑-摘录精华篇
第一章 概说密宗
第一节 概说密宗

第一目 概说密宗:本书所说之密宗者,乃谓今时弘传于人间之密宗,非谓佛法中证得密意之秘密宗旨也。密宗之初始,本是藉诸密咒真言、借助诸佛菩萨及护法龙天之力,以求达到世间之身心安乐,而免产生佛法修行上之障碍,是故初始唯有藉诸密咒求护法神护持之法与仪轨,非如今日密教之法义组织严密。密宗法义之组织严密,乃是经由后来之日渐增补、及搜集外道法与佛法名相之后,再搜求外道男女合修淫乐之双身修法理论而纳入佛教中,然后以此双身修法之理论而前后贯串之,方有今日之规模,非如显教之三转法轮而圆具三乘菩提一切法,亦非如显教之于四阿含中已隐显函盖三乘一切法;故说密宗诸法乃是后来之凡夫俗子,依于妄想而建立增补之虚妄法,并非真正之佛教。

密宗所说法义之荒诞不经,真可说是匪夷所思,乃是索隐行怪之宗教,本质并非佛教。而其所说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则又完全悖离三乘经典之真实义理,误导众生极为严重,令诸学人久修佛法而无所证,并且渐入歧途,沈溺于三界有漏有为法中;修之愈久,陷溺愈深,不能自拔,必将导致永世 轮回、乃至堕落三途,贻害学人极为严重。

然而如是严重事实,少人能知;乃至密教内外或虽有人知之,而不敢言;诚恐据实言已,招致密教人士之群起而攻、百般辱?乃至害命;唯有默志于心,尚不敢公开明说,何况敢形诸笔墨文字?由如是缘故,致使密宗之实质,长久以来不为一般学佛者所知,乃至高级知识份子如陈履安先生者亦受蒙骗而不能警觉。

如今世界资讯发达,学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基本佛法已普遍被一般学人所知,若有人能不畏密宗强大势力,敢出面据实指陈密宗法义之邪谬处,令密宗一切法王活佛仁波切皆不能置喙,令一切学人皆能理解密宗法义之邪谬所在,则能使诸显宗学人不须舍显就密--不须从正法中转入邪道;亦能令诸密宗学人乃至一切法王仁波切回归正法,则古来密宗学人误入歧途、久修无证,或误修误证、犯大妄语业而导致舍寿入地狱之情况,即可渐渐消除;古时天竺佛教灭于密宗手中之故事,便不会再重演于今时之台湾乃至未来之中国大陆,佛教法义便可保持纯净;此后千年之佛教流传亦可无虞,今时后世广大学人亦可免于古今密宗邪见之遗毒。

是故揭露密宗邪见、加以辨正邪谬之事,意义深远而且重大,佛教界一切大德皆不可等闲视之。余今造此书者,意实在此,普愿一切长老、大德、诸方学人、密宗一切法王学人,皆能体察余之至诚,如实探讨密宗之本质及法义之邪谬,捐弃成见,共为佛教之久远流传而携手努力,造福今时后世学人。

复次,密宗之一切学人特须警觉及探究:我入密宗之门学法修法,目的为何?若目的乃是为求世间法之强身及男女欲之享乐,则可不须在意余之所说,可以继续修学密法;若学密之目的,是为修学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则应舍密就显,不可再存身于密宗之内,盖其所修诸法皆属似是而非之邪见法故。若必欲留于密宗之内修学佛法者,应俟密宗之法义邪谬修正之后,方可修学;否则皆必误入岐途,于佛法之修证,必定空无所成;乃至破毁菩萨重戒--双身修法是故意邪淫故;及成就大妄语之未来无量世无间地狱长劫尤重纯苦重报--密宗内一切即身成佛法之修证皆是大妄语业故。由是正理,余今呼吁一切密宗学人,应先探究自身学密之目的,而后冷静探讨密宗法义是否符合佛法二主要道之真意,然后慎重决定自己之去留,如是方为有智之人也。密宗中人若未读完本书内容,辄先诽谤者,名为无智及情执深重之人也,不知内涵便作评论故。

密宗之邪见极多,要而言之,以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邪见、及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即身成佛邪见为主要。其次则是索隐行怪之行径:搜罗一切外道所修、种种稀奇古怪之世俗邪见法门,纳入佛法中,以之作为佛法之修行法门--譬如求甘露、迁识法…等,以之作为佛法修行上之证量,其实与佛法之修行完全无关。由其行径古怪,违背佛法之理论与真实修行法门,故说密宗是索隐行怪之宗教。

复次,密宗之见、修、行、果,俱皆错误;灌顶诸法亦无实质意涵;而彼所传迁识法,谓可由空行母将学人之本识迁往空行净土或极乐净土者,亦属虚妄想;而密宗之《大日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所说之观想本尊成佛已,即名已成究竟佛者,更为虚妄。求降甘露之法,则是欲界天之有为法,与佛法无涉;至于五甘露等,更是荒谬淫秽之邪见妄想,无关佛法。

以肉身成佛而说肉身即是法身者,更是无稽;气功拙火之修炼,亦与佛法无关;观想中脉明点为菩提心、以明点为阿赖耶识持命持身者,亦是外道妄想,非佛法也;修练宝瓶气,欲成就禅定之四禅八定者,亦是外道虚妄想,完全无关佛法也。

至于宗喀巴将佛道次第颠倒,谓三转法轮诸唯识经典为不了义法,以二转法轮般若经典之“中观总相智”为究竟法,而密宗黄教行者普皆信受不疑,非是有智之人也。宗喀巴于《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引述显教诸经,以证成其所主张“无第七八识”之说,亦皆是断章取义,曲解显教第三转法轮诸经之佛意;完全不知“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经所说诸法乃是证悟般若中观者证悟般若总相智后所应进修之一切种智”,反诬最究竟了义之一切种智唯识真义为不了义法,借此邪说而否定七八二识,令人不能责其为未悟般若者。又不知般若中观所说乃是第八识如来藏之中道性,妄谓“无如来藏”“一切法空”即是般若之主旨,完全误会般若正义,名为不知不证般若之凡夫也。

宗喀巴更规定黄教之上师资格,以其人之大小香(大小便)不臭而有香味者为能否担任上师之标准,如是立论极为荒唐;而宗喀巴所说秘密灌顶中,使用四脉流物(大香、小香、上师与师母或明妃在灌顶坛行淫后所流出之精液与淫液)置于弟子舌上,谓由“尝彼而生妙乐三摩地”,更为荒诞不经。而彼密宗学人学至最后阶段之大乐光明、无上瑜伽、空乐双运时,对宗喀巴等祖师所传授:淫乐遍身持久不退、而能于极乐触觉民乐空双运,并体会乐空不二者,即是成就正遍知觉,以此为即身成佛之无上秘密法;竟然信受不疑,令人怀疑密宗行者究竟有无智慧?世俗有智之人尚能了知其谬,而学佛之人为学智慧,竟不能了知其谬,岂非颠倒?二乘人虽无般若慧,亦知应断除欲界贪,乃密宗“超越三乘”之无上密法,竟反而贪著欲界爱,空言“以欲制欲”而远离三乘佛法,非是有智之人也。

至于天竺密宗月称“菩萨”及宗喀巴之恣意否定七识与八识,令三乘佛法堕于断灭论及无因论中,已非荒唐而已,直是破坏佛法根本、谤菩萨藏,《楞伽经》中佛说如是人已成一阐提人,而诸密宗行者竟然毫无怀疑、信受奉行,随之否定七八二识,随于宗喀巴等未悟祖师成就一阐提罪。

如是,始自天竺,中及西藏,今至全世界延续不断之密宗、种种荒谬邪见及破坏佛教正法诸行,少人知之,而无人敢公开明说。佛教历经密宗如是长久以来之种种破法及摧残,辗转传至此土,实质法义几已灭没,少人能知能证佛所宣示之三乘法义,哪堪于此一息仅存之际、更遭密宗以种种外道法取代正法而加以摧残?

若无人出而摧邪显正,匡复实质了义正法,则昔年天竺佛教灭于密宗手中之故事,仍将重演于今日之中国,误导十余亿人;乃至随于密宗之弘传全球,必将于后世误导全球学人;吾人若不加以辨正邪谬,致令全球学人普皆信受密宗邪法时,后必致使佛教了义正法永灭于此世界。

吾人若无慧眼法眼,见不及此,则任令如是故事重演,亦无过失;若已明见及此,却不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则是忘佛祖恩,负佛法义,非真佛子也;由如是理,今造《狂密与真密》一书,以求上不负佛恩,下不负祖恩法恩众生恩,异日舍寿时面见 世尊,得无愧咎,欢喜顶礼,依 佛指示随处受生,再行菩萨正行;斯乃余之心行,普愿人天共鉴、显密学人悉皆照烛,同归正道,皆得法益。

第二目 引证之出处:余今造此《狂密与真密》一书,以萨迦派天竺祖师毕瓦巴所著金刚句偈、萨迦班智达讲释、法护汉译之《道果--大乘要道密集--本颂金刚句偈注》一书为骨干,以宗喀巴之《密宗道次第广论》一书、及余种种密续经典、密宗祖师所造密续诸论为辅(详见书后所列参考书目)。实因萨迦派之《道果--本颂金刚句偈注》(以下简称《道果》)一书最足以代表密宗法义故,所述次第最为具足分明故,内涵次第极为确实故,已经函盖密宗诸派法义故;各派法义与萨迦派之《道果》一书所说,皆悉大同小异故。然因《道果》一书善于保留密教之密意,内容极为省略隐晦,应需他派他书之细节及口诀之补充;至于各派口传秘密法门之口诀内涵,已散说于诸派上师所造密续及著作之中,只需一一检阅贯串于《道果》之次第中即可,是故本书以《道果》一书为骨干而评论之,合先叙明。

次则以宗喀巴所造之《密宗道次第广论》,及诺姆启堪布--道然巴罗布仓桑布--所述《那洛六法》,及陈健民上师之《曲肱斋》全集为辅,参考藏密各派法义而造之;《道果》最有次第性、涵盖最完全故,《那洛六法》属于圆满次第及即身成佛法之口诀故,《密宗道次第广论》最有权威性故,《曲肱斋》最有内涵故,藏密各派之法义早已互相融合而大同小异故(注:《道果--金刚句偈注》之译者法护,本名曾庆忠。萨迦班智达乃萨迦派第四祖。《道果》原书结集时约八巨册,后由第一世蒋扬钦哲增补及总结集,彼曾与三百余位密宗上师学法,即是转世顶果也。蒋扬钦哲由结集密法之大成故,法护由汉译此书故,皆对余今时将密宗佛教导归正道有大助益,此乃彼等功德也)

余虽广有密宗诸书二百余册,然仅以其中较具代表性者为佐证--譬如《那洛六法》书中多授口诀,极具代表性。又陈健民上师推广密宗之道,广著密续,乃至对无上瑜伽亦?细靡遗而详述之,亦令密宗行门不再神秘,令真善知识易得了知密宗实质,易于检视辨正之,皆于导正密宗固有之邪见上,有大贡献,亦为重要之引证资料,余则仅作参考尔;密宗古今上师之著作,率皆互抄于前代祖师及当代上师所造之密续而大同小异故。

至于克主杰“大师”之著述,则仿效宗喀巴之惯例,一味强词夺理,并且扭曲觉囊巴之他空见而后加以指责,用以抵制觉囊巴之如来藏思想;而其著作《密续部总建立广释、……》等书之内容与宗喀巴雷同,不须引用之,皆略不引证。今时密宗诸师之著作,则多抄自古时祖师之著作,并无新而特殊之创见,皆不引之。余造本书所参考之密宗典籍,细目附录于书末;书中所举密宗诸师之开示,皆于所引文末括号中注明出处,以证非是误引、非是断章取义而责密宗。引证之实例说明如下:(135-85)--书末附录第一三五册之第85页。又例:(135-85-9)--第一三五册第85页之第九行。又例:(4-3-480)--第4号书之第3册之第480页。

密宗之密续,大约可以分为“经典”“续”二类。经典者,如《大正藏》密教部之《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苏悉地羯罗经、妙臂菩萨所问经》等,皆是天竺“佛教”晚期之密宗祖师所集体创造,经过长期之结集而后出现于人间,托言龙猛菩萨开南天门铁塔所取出之毗卢遮那佛所开示者;三乘佛经中并未有如是预言故,彼诸密经所说皆与三乘经典之法义抵触故,皆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互相抵触故,本书中将一一举述之,亦是本书所参考及举证之重要资料。

续部则属密宗之祖师所造者,譬如《圣毗卢遮那现正觉续、四金刚座续、中观宝灯、中观义集、中观要诀、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要诀现观庄严论慧灯鬘释、菩提道灯释、广释菩提心论、入中论、入中论释、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略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入二谛、吉祥轮律仪成就法、菩萨宝鬘、入菩萨行、金刚座与金刚歌、金刚亥母成就法、吉祥喜金刚瑜伽母成就法、喜金刚续、金刚空行续、金刚鬘续、集密释续、律生续、耳传--金刚偈句、六法耳传、初佛续、密意集释、大圆满三自解脱论、解脱点论、胜乐五次第论、圣观世自在成就法、圣度母成就法、宗义宝鬘、宝性论、甘露密论、根本续、授记密意续………等》以及《大正藏》密教部中之种种念诵法与仪轨等。要而言之,举凡密宗祖师所造、关于密宗道之修行理论与实务之著作,不论是否托言为“佛”所说之经,皆属于密续,皆参考之。至于修法之仪轨,无关法义,皆不于书中举之。

然密续有分为四续、七续者:四续者,传统西藏佛教所分,乃谓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七部续则再细分,由行续分出分别续,由瑜伽续分出二续,由无上瑜伽续之方便父续分出大瑜伽续;亦有另由无上瑜伽续之智慧母续分出无上瑜伽续者。亦有分为六部者,即是将四续之无上瑜伽续再分为父续、母续、无二续,若合事续、行续、瑜伽续则成六部续。

事部以皈依、净身、建坛等为主,行部以供养上师而修集学密资粮,及修持身口等外行与念诵为主;瑜伽部以修习方便瑜伽及意业之“三摩地”--父续--为主,而以“智能瑜伽”之母续为辅。譬如《吉祥集密大续王》,即属于父续之代表作;《胜乐略续》则是母续中之最主要教授,以女性立场而言胜乐之修习。无上瑜伽部则以修习方便智慧--父续及母续合修--方便智慧无二为主。无上瑜伽者,谓一切密法之修习,以此为上,无有更上者,故称无上瑜伽;即是男女双身合修之法,所谓乐空双运、乐空不二是也,与父续母续…等同属双身法。

宗喀巴则于双身法之父续中再分为相抱、执手、言笑、互视等四续,于其所著之《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作如是说:《《勇金刚论师于《结合释》中亦说为四续部。《金刚庄严续》第十一品,先说方便续中贪续多种差别,次云:“此明互相抱,续部诸差别,如是由执手,笑视亦应知。”此说能诠教续,故是显示四续部之差别。尔时续部之名亦曰笑续、视续、执手,或抱持续、二相合(男女二根相合)续,共为四部。……然有由笑、顾视、执手、或抱所生喜乐为道,故亦总有以欲尘贪为道之义(以男女淫欲触尘之贪为修行之道理)。此如《第二十五穗》云:“事行瑜伽及上瑜伽四续部者,以笑、视、抱持二合、执手而表示之。如是事续等中有以诸尊顾视显示智慧方便随贪,有以欢笑、有以执手、有以抱持、有以二合(二合谓二根交合)。”又《后分别》第三品“由诸笑及视,抱与两两合,续亦有四种。”寂静论师释云:“言由四者,谓由事行瑜伽、上瑜伽续,表示笑视抱持二合。如是事续等中有明“方便、智慧”诸尊随贪现笑,有现顾视,有现抱持,有现二合。”……如勇金刚《结合释》云:“言笑视及执手等,谓由笑声,或由观色、持手、二合妙触,引生大乐无分别心(引生淫乐之最高乐触而住于其中不起语言分别)。言如虫者,是无漏大乐空句(详第九章说明,此勿先举);谓如虫从树生即食其树,如是从乐所生妙三摩地应修空性(从淫乐所生之一心不乱“定”中应修“诸法缘起性空”之空性)。……由明妃(与人合修双身法之女人即是明妃)欲尘贪为道门中求菩提者,无上部中俱缘真实及自所修明妃,以笑等贪而为正道(以双身法之欲贪为密宗之成佛正道)。下三续部,唯缘所修智妃(女人因有女根而能令男行者修学密宗之“双身法智慧”故名智妃)欲尘喜乐为道。瑜伽续中既不可修二根交合,故除彼外,缘余执手或抱持触喜乐为道,配瑜伽续。除触尘外,依笑视所生喜乐为道,配事行续。此等是释“无上部中立四续部”之名义。”》》(21-44~46)

宗喀巴于其著作中又别有四部之分法--以欲尘为道之方便而修空性见及天瑜伽:《《欲证此二,若须观待众多外事,乃是事部之机。若待外事内定等分,非待极多外事,即是行部之机。若于“外事、内定”二者,以定为主,待少外事,是瑜伽部之机。若不观待外事,能生无上瑜伽,是无上瑜伽部之机。此依解释名义而说,谓由外事增上故名事续,事定等行故名行续,重内瑜伽名瑜伽续;较此瑜伽更无过上,故名无上瑜伽也。》》(21-47)

第三目:本书所说之密宗以西密为主:今时之密宗以西密(藏密)为主,今时之藏密则以红白黄花四大教派为主,故以此四大教派之祖师密续为取材之来源;但因四大教派所传之法,于细节上悉皆互有差别,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依各教派之法而一一举说,故以综合之方式举例而述;主旨必定符合,但细节不免稍有出入及与省略,合先叙明。东密(中国唐朝传往日本之密宗)今已式微,融入日本之民间信仰中,亦不积极向日本国外推展,故于佛教正法已无负面影响,故不说之;又因目前所知之东密,久已不传双身修法,亦不向外国积极宣扬,影响力已渐式微,故不说之。由于西密不断向全世界推广宣扬,其知见与实修之法复又极为邪谬与狂妄,故必随其势力之向全球扩张而破坏真正之佛教弘传,故此书之破邪显正,以西密为鹄的,不涉东密也。

又:余于书中有时加以批注,令读者知悉密宗口诀之隐意;然余此世未曾学密,所知皆由年少时好乐修行之术,而研究修学静坐、拳法、气功、道术之知见,以及近年因阅读《土观宗派源流》一书之后,于定中及梦中渐渐引出往世在觉囊派中二世任法王时,为掩护所传如来藏法而随俗兼传时轮金刚之印象,故多少知其密意,乃据以批注之。

此书中所述密宗之理论与实修之法--尤其是秘密灌顶与无上瑜伽--稍有诲淫之嫌,而不得不据实陈述者,实因密宗之法、本来如是,非余所强加之也。复次,若不据实明说,而代之以含蓄隐约之陈述,诚恐密宗内诸执著名利之上师及诸迷信之信徒,仍将故意再作狡辩,混淆视听,说言密宗之内无有此法,致令学人误信,而使密宗之邪教导,继续潜存及渗透于佛教之中秘密弘传,便不能摒除密宗邪法于佛教之外;是故必须据实细述,令大众普知密宗之本质,不能再考虑是否诲淫之问题也。

若人欲责此书难免诲淫之嫌者,应责密宗之祖师及其法义,不应责余;非余所强加于密宗故,密宗之修法本来即是邪淫虚妄之法故,余仅据实陈述、而未加油添醋诬枉密宗故。复次,鉴于学佛人中,多有知识程度不高者,此等诸人亦是最易受密宗迷惑者,若隐晦而说者,彼诸知识程度较底者往往不知书中 所云为何意,是故于关键处及隐晦之密法名相,应须加以括号而作简单之批注,使诸识字较少者亦能读而知解书中所言之意,是故不得不给予较浅显之批注,则双身修法之意涵自亦难免较为明显,此乃末法时为护 世尊正法所不得不为者,有智之人鉴之!

第二节 明点脉气无上瑜伽是密宗修法之根本

第一目 明点、脉气、无上瑜伽--此三是密宗修法之根本:明点与气功乃是密宗即身成佛法--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基础,由明点及脉气之修证完成,乃可修习无上瑜伽;由修习无上瑜伽双身修法,则可证得“佛果”,故说明点、脉气、无上瑜伽乃是密宗修行法门之根本,密宗以无上瑜伽之即身成佛法门为主要思想故。至于气功之修法,读者若有兴趣,可径参阅附录所载第62册《藏传密宗气功》之说明,此书不作转述。

密宗祖师妄以为练就明点气功后,即可成就世间果之四禅八定、生欲界天乃至色界无色界天。如《道果--金刚句偈注》所说:修学气导引道、界甘露导引道、脉字导引道,谓能证得四禅八定,并能“融入大佛母般若波罗蜜母等之宫殿,觉受法身、且解二执”,证得法身及解除人我执与法我执(详61-371、487、492、493)

又妄以为可藉明点气功及观想脉字之成就而离三恶道、成就出世间果,成为“不颠倒菩萨”(61-478~491)。妄以明点气功之成就,可以成就般若波罗蜜而离能断与所断(61-494、495)。妄谓依身中脉轮可以成就四种净土(61-552、553)

又误以观想所成之明点为菩提心,如宗喀巴所造《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云:《《粗细生起次第究竟后,依仗智印亦能将菩提心从顶降至秘密下端(龟头或阴蒂。女方有时非指阴蒂,而言子宫口--海螺脉)……》》,菩提心乃是众生本有之第八识--阿赖耶识--此心无形无相, 云何能藉观想而变成明点?此菩提真心与众生十八界同时同处遍在,无一界不遍,云何能藉意识之观行而变成明点、聚于肉团心间?或降入密处海底轮?无斯理也;而密宗自噶当派始起,乃至后来分裂为四大派以来,悉皆如是错认明点为真菩提心,完全违背三乘经典之圣教量。

密宗古今诸师皆以为明点之修行,辅以因灌、道灌、慧灌、无上密灌,及脉字之观想,可以成就佛地之三身四智(61-559~561),其实与佛法成佛之道无关。亦如密勒日巴之口诀云:《《耳传能诠之口诀,心底深处受纳时,如盐溶水成一味。智慧于内开显时,是非疑惑顿时断,根本后得梦醒觉。深观产生大乐时,所显诸法自解脱,如水蒸汽消太空。……本来明体智慧现,明朗如净水银镜。……解脱取舍诸行时,以心离作安然住,……此时境识各自分,如分马群与牛羊,心与蕴聚系绳断!我已利用人身宝,瑜伽行道事已毕。》》(4-3-480)。其实是以意识观想明体住于乐空不二之境中,作为已经成佛之修证;如是密勒日巴,尚不能证得“真相识”阿赖耶,而以明点为阿赖耶识,未入大乘真见道位,何况成佛?而言即身成佛之果地修证?

密宗古今诸师所修禅定,既皆以明光大手印及明点脉气、双身修法之修证为法门,则必不能证得四禅八定,是故禅定层次皆低;缘于不离欲界淫欲故,所得禅定皆不能超出欲界定范围,初禅修证必须远离欲界男女欲故。如是“密宗禅定”之修法,皆是妄想境界之“禅定”,非真禅定也。关于明点、脉气之修法,将于第二章中作较详细之说明;无上瑜伽、大乐光明、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等,则将于第九章中加以说明。

第二目 密宗之两重秘密:两重秘密者,谓法性秘密与缘起秘密;法性秘密谓明空双运之解脱道--明体空性自解脱之大手印;缘起秘密谓藉男女合修双身法之淫触为缘、而观乐空不二,藉以证得解脱,即是贪欲为道之法也。

如陈健民上师云:《《原夫密宗有两重秘密:第一为法性秘密,第二为缘起秘密。法性秘密虽极微细,却极平易;当其未悟,并无可觅之处;及其已了,并无奇特之迹;其流弊最轻微,然极难救。缘起秘密虽极粗重,亦最危险;当其契合(正当二根交合时),固有特殊效能;若被误会,亦有堕落危险。……前者属大手印,后者属事业手印。前者亦称解脱道,后者亦称方便道,或直称贪道,以与解脱二字相反。此二道各具其秘密性,……。法性秘密者,法之本性离言绝照,不可思议,非人为之。密宗大手印教授中,曾苦口婆心设法说明,然其明体终不可如说显现。至若禅宗尤为真实,不用文字言语、教外别传,其秘密性更为显然,非到实悟实证,无法直接了解。……譬如打地和尚,何尝不愿说出?然充满口中皆是法性,只有打地以示其法;其后有人私藏其杖而问之,亦唯张口而已。彼固属初步接触充实之法性,尚在初关之中,无法从法性活出;要在能于法性现起妙用之第三步证量,方可随说皆是。…今打地之不能说出,正如苏东坡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端缘身在此山中。”余因苏东坡诗而为打地和尚解嘲曰:“空灵塞满到诸峰,充实无由分异同,难说匡庐真面目,端缘口气在其中。”》》(34-8~9)。然而打地和尚之打地密旨,陈上师犹未知之,如是所说只是彼之臆想尔。

陈上师又云:《《即是文佛本人亦无法比拟之。汉藏诸古德多以虚空比拟之(藏师如是比拟,汉地悟者绝非如是比拟)。然如悬想一虚空在上,而以为是法性,试问下方地面不属法性耶?中央作此悬想者非法性耶?…本人自彻见后,实际上了知:非唯上方如无云晴空,下方乃至四方、连行者本人,当时亦并无身体。外内上下左右、无表无里,一个无边圆球。此中并无能见之行者,亦无所见之法性。能所既无,真理自显,非人为之。所以秘密者,法性本身秘密,亦非有人可以保此秘密而不显露。当其法性自然显露,亦全不费力。故 所云秘密者,特对未曾阅历之人而言;曾阅历者,亦觉平平常常也。…此法性秘密正如一个水晶透明圆球,人人从东边可以看透到西边,人人也可以从西边看到东边。既不能单指东边是水晶球,也不能单指西边是水晶球。若道把法性当作水晶球,全体举起,谁能为之?如有此人,试问此人可以身在法性之外耶?此人本身也属法性。又有谁人将此人连同法性一并举起耶?然而密宗显教皆说全体起用,如何起用此全体耶?非过来人实无法能了解、能说明、能实现,此所以称不可思议之秘密也。……法性渗透各种平常及奇特中,因此无法向任何边侧身进去。上师既不能用言语传授,弟子亦不能运用心灵领会。……然而密宗大圆满、大手印,在无可如何处,仍然设立善巧,导引到四灌(双身法之乐空不二),必有一日成熟。禅宗则仗子孙证量直指之作风,亦得特殊之根机,然终无法破此法性之秘密;唯有让过来人自己以其证量现前了悟。当其了悟,也是平常,终无公开其法性秘密之奇方。》》(34-10~13)

此即密宗一切古今祖师之所悟也--或谓一念不生时,“明性--了知”“空无之性”不二;或如陈上师之以观想上下四方犹如圆球、空无边际,无诸遮障之空,以为如此即是法性,而谓之为密宗之第一重秘密;其实仍是意识妄想境界。禅宗之所悟法性秘密者,乃谓一切有情每日受用之第八识--阿赖耶识。此识可以实证及运用之,未观想之时及正观想之时,皆是分明存在,非是观想时方现前可见,非是不观想时便看不见,非以密宗之如是观想而成;是故陈上师所言之法性,并非佛法中所说之真实法性,只是妄想者所想之法性尔。然此观想所成之境,仍未离法性,由法性阿赖耶识出生故,而陈上师不知本心阿赖耶识何在,故有如是臆想言说。

密宗之缘起秘密,即是密宗所说“佛果位智德经验之缘起秘密”,即是男女合修之双身修法;密宗因有此法,故自称为“果地之修行法”,故自称能令人即身成佛,而名为“果地修行妙乘”,因此而贬抑显宗为“因地修行法”--证量浅薄、不能即身成佛。且观近代密宗汉人上师中极有名气之陈健民上师如何解说“缘起秘密”

《《佛果位智德经验之缘起秘密:佛之后得三摩地中,充满妙观察智及成所作智,故发出妙用之智慧悲心。其佛位之法身,既与一切众生之心同体,故能具足十八不共法,凡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所造业、所积善、所从师、所学法,无有不能了知者。正为其根本三摩地中,毫无半点我执无明之染污与隔阂,故在此同一法性中之一切众生等所有之佛性,及其所作之无明业力,佛皆能一一了知,如掌上之果;加上其果位证得之经验,而设施密法之各种方便,使显教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之道之法,从此缩短加快,故有金刚乘道之建立。……。就佛果位经验而建立即身成佛之缘起秘密:佛于显教小乘及大乘,但言心行如何成就阿罗汉或菩萨;惟于密宗则将其本人果位之缘起秘密,以类相从,而建立修习佛身之法。如是修本尊之身口意业,观想持咒,一一如彼本人之经验,编为果位学习之方法。故有五相成身、及修本尊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一切方法。在解脱道中所谓法性无喻不可比拟者,翻成缘起秘密,凡佛果经验上所能成证,佛即以其本人为喻,令果位密法行人,行其行、语其语、心其心,而建立三密相应之缘起秘密。正因为其在根本三摩地中了知法性无可比拟,唯是佛可知佛、佛可成佛,佛佛道同。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故将最后成佛之宝贵经验,一一编为密法,而授与灌顶、加被成就,一切其他法不可比拟之佛。然以佛比佛、以佛教佛,方便秘密,有此殊胜缘起也。……。依于形相之缘起秘密:在法性秘密中,有无情说法之秘密,故在缘起秘密中,则有依于形相之秘密:无情之物,缘起和合必有形相,普通者如杵(男性生殖器)具金刚之相,铃(女性生殖器)具莲花之相,彼二相配,一部无上密宗之秘密存焉。其他世间各物,如凸与凹,如枘与凿,如杵与臼,如锁与钥,如钩与镮,阴电与阳电,如榫与窍,如橐与钥,如壶与盖,如天与地,如山与川,如日与月,皆为无情,然皆说有情。密宗用手印结出各种形相,或如本尊,或如法器,或如指示,或如动作,皆有其妙用生起,故修之则应,结之则灵,无有落空者也。 法身无为之缘起秘密:法身无为,本属法性秘密,然佛依成佛果位之经验,发现有各种缘起能显法性空性之光明,如醉时、交合时、得灌时、调习时、入中脉时、闷绝时、临终时、睡眠时,此见《喜金刚圆满次第》之解析;《口授论》则曰:“法身喜遍空,死、闷绝、睡眠;?欠与喷嚏,刹那能觉知。”惟其只在刹那之间,众生不自知;佛陀能发现众生法身光明之速发速失,故在其大悲中,开出密法方法,利用睡眠无梦时,修习法身光明。而一整部贪道,即就交合方便(性交技术之方便善巧),用气功明点,生起四喜四空,以合其缘起秘密。》》(34-15~19)。上文中颜体文字所说之理亦有大过失,此处容略,后当述之。

如是二种秘密,皆以意识境界之修证为其即身成佛之“果位修行法”;特以贪道之两性合修淫欲中,藉气功明点之控制而不泄漏精液,延长淫乐高潮之时间,于其一心住于性高潮中,体会淫乐之乐“空无形相”,即是空性;如是体验淫乐即是空性,名为证得空性,名为空乐不二;又于持久不退之性高潮境界中,令觉知心别起一念--不对性乐起贪,如是久住于遍身性高潮境界之中,名为佛地大乐、正遍知觉。此即密宗所极珍贵而秘不示人之即身成佛之道--密宗引以自豪之“果位修行”胜法。

是故陈健民上师如是说:《《…顶礼五佛之自性者,由形相分五智、五佛:色蕴法界体性智--毗卢遮那佛;识蕴大圆镜智--不动金刚;受蕴平等性智--宝生佛;想蕴妙观察智--无量光佛;行蕴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五佛五智五蕴,一切在大乐本体分出。》》大乐本体谓长时间住于淫乐中之觉知心也,意谓淫乐中之觉知心为有情生命之本体也。故知密宗所证之“五佛五智”,皆在如是淫触之中观行,而自以为真实证得佛法也;若究其实,仍在意识境界,尚未能知末那识何在,何况能知佛所说之阿赖耶识?如是密教中人所修行门歪邪,亦悉未能触证般若,俱非见道之人,不应自称“果位修行”之最胜法门,如是法门历劫久修亦不能见道故。

密宗既以中脉明点观想,及宝瓶气作为“佛法正修”,而此诸法绝非佛法,故其果位修行之说不可信也;而彼等所言之法性秘密,未尝丝毫关连于法性;缘起秘密之双身法乐空不二修法,亦未尝与佛法有丝毫关连,皆是妄想者之行门,与佛法修证初无关连也。

第三节 后来居上之密宗?

密宗行者每爱自翊为后来居上之宗教,自翊为佛教中最究竟之教法,如陈健民上师云:《《…行人依佛得闻正法,得自思惟、正抉择,然后方可如理如法循序修行;乃至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完成其五道、十地、等觉、妙觉。其如何加速成就,乃有密法最后最高教授,以遂其即生即身成佛利他之大愿。……在此种宇宙之中,人生之价值则在尚善去恶、守戒去欲,忏罪积德,别业改善而升入天道;或皈依佛门,学习无我四谛,调练止观,证取四果而为阿罗汉;此为最高成就,故为小乘教法。在大乘言之,凡有小乘教法,能破人无我,能去一切邪见、无明、贪爱,则有大乘之基础。在密乘言之,凡有无我基础,不为世法贪爱所染,又已趋入大乘二无我,又发起前三菩提心,则有密乘之基础矣。》》(34-22、23)

然而密宗诸行者,若真有三乘之修行基础及正确之法义认知,则必不能认同密宗之所有观行法门与即身成佛之理论;此因密宗之即身即生成佛法门,与三乘佛法之真实义理完全相背,修之愈深入,则愈背离三乘法义之故。莫说密宗之法门是后来居上之方便法,其实根本是从来即非佛法,其荒谬邪说,后自举例剖示之,此处暂且置而不论。

陈健民上师又作是言:《《密乘后来居上。佛教徒经过大乘教化后,了知真如缘起,不再如小乘之拒绝物质,亦不再如权大乘之执著唯心,乃提倡六大瑜伽。六大者,前五即五大色法:地水火风空,后一即识大心法。此色法心法,真如本体中本自圆融。依密法之修习,可以由分别之法互相感应,如法圆融,而形成返于真如本体之趋势,而真如佛性亦可逐渐恢复其原况。由此进而提倡密宗之正见,以为指挥此识大及五大之修行工作,加速进行。此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无边性种,融回法界真如体性;以地大支援而坚固,水大滋润而开发,火大成熟而光大,风大运动而传播,空大含识而圆融,识大渗透而了别;任一种性随缘兴起,于是“见大”之指导运用,可尽其能事矣。如此七大缘起,由密法修习心气不二、红白菩提、脉与脉相衔(双身修法中、男性中脉下端与女性中脉下端海螺脉相接合。详后第九章第六节说明),点与点相融(男性密行者与女性密行者之精液与淫液相溶合、二人所观想之明点亦相合),而发生即身即生成佛之胜果,究竟利益人天之事业;如是,佛教之宇宙人生,乃得圆满成功。不惟使宇宙能净化成佛土曼荼罗,亦可使人生发挥其佛性,而确实取得无上佛果,实为人生之最高价值;值得一切人之追慕、仿效,尽其一生精力,以求圆满到达也。正因为其哲理高超,再加上各佛本尊无始以来之十力万行之加被,而显出密宗之妙用……。》》(34-22~25)

不唯陈健民上师如是说,一切密宗行者及古今一切密宗祖师悉皆同作是说,同皆主张:“佛法出现于人间者,最后最胜妙,愈后愈究竟,故最后出现之密宗最究竟、最胜妙。”如是同借此说而崇密抑显之说法,于古今一切密宗上师所说言语及所流传书籍中,屡见不鲜。然而陈健民上师及密宗古今一切上师,其实皆错解真如缘起之理,复又错解究竟佛地之真常唯心真义,故有如是贬抑真如缘起及真常唯心之言语(真如缘起之理及真常唯心之正理,请详拙著《正法眼藏--护法集》第六章第二节之辨正,此勿再述)

彼诸密宗古今上师及一切密宗行者,亦皆不知自己所说不符佛法,皆不知自己所修密法其实从来即非佛法,竟皆自翊为后来居上之最究竟佛法,反而贬抑显宗真实正法为难以令人成佛之法、为因地修行法门,而自翊为“果地修行”法门,如是误会,名为可怜悯者。

第四节 密经及密续之主要意旨

密续虽有四续、六续、七续之异,然皆同以双身修法之乐空双运为主要修行法门,美名为即身成佛之果位修法,西密不论何派皆不离此一理论。

密宗之即身成佛法门,皆是以男女双身修法为骨干,故五方佛之报身皆是抱佛母密合之像--由受淫乐中至高层级之第四喜大乐果报,故名“报身佛”;举凡喜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幻化金刚、大威德金刚、大乐光明、吓噜葛、无上瑜伽、金刚萨埵、时轮金刚、金刚持(有时名为金刚萨埵)……等,皆同一法,唯有细节上之多少有异尔。乃至密宗所说之报身佛,皆是拥抱“佛母”之交合受乐像,皆以交合女性时之乐空不二淫乐,作为佛地之究竟乐,是故《西藏度亡经》所说中阴阶段之五佛来迎时,亦皆是拥抱明妃之交合受乐状;是故密宗所言究竟佛法之修证,皆以交合之大乐为主旨:

《《杵端唯有此龟头,莲瓣紧含似有钩,上下腾挪能发乐,明空契合碧天秋。 定功岂等闲,杵似须弥山,一举通三世,空行最得欢。

转妙法轮:密处融成轴上春,不容死水尸横陈,吻唇抱颈钩双足,互动恍如转法轮(陈健民上师注云:行时二者身之上下,形成法轮之轴;二者密处中心转动时上下互动、左右摇摆,谓之转妙法轮)。》》(34-305、316)

乃至密宗所建佛塔之理论,亦与双身修法有关:《《胎藏界有很多修法,但是修成胎藏界的主要修持就是五轮塔观。为什么呢?因为地水火风空,这五轮是天生的在法界里是有的,所以以这个物理为基础。这个五大是一个物理的基础,所以他要修这个观--要先把自己的身体观成一个五轮的塔。……五轮塔由下而上是地水火风空。……用石头做的五轮塔是(依这理论)迭起来的,……关于五大还有以下的说明:讲到坚定,就是地啊。讲到慈悲,就是水啊。讲到热情、勇敢,就是火啊。讲到转法轮,就是风啊。讲到空性的本体,就是空;因此空也是身,身也是空。……所以看到的东西地水火风空啊,但事实上他就各个的作用都不同啊!你们看需不需要把这些缘起搞得对啊!懂得这些东西就全法界的东西都懂得了。其实双运法中也是这五个东西啊!男子汉没得地大,就举不起啊!阳举起来就是地大啊!阳里头有流涎出来啊,就是水大。阳里头发热--你平常里头他是冷的--到那个时候很热,就是火大。这个抽掷就是他的风大,九浅一深都是风大。空大就是他的安乐啊!双运时,女子的海螺脉(详后第九章第六节)挺出来,就是地大。她密处出的水,就是水大啊!她里头发痒发热啊,就是火大。女子的腾挪,就是风大。空大就是她的安乐。有些女子搞得太多的时候,他自然那个东西搞不进去了,这是地大过份,谓之石女儿。》》(32-216~219)

如是密宗一切修行法门,皆以男女双身合修之理论为基础;若人进入密宗实修者,迟早必须面对此一事实,迟早必须修此空乐不二之法,则必破毁戒行,堕于欲界淫欲之法中,则与三乘菩提之见道永远绝缘,密宗之法绝非佛法之故,有智之人宜早思之。

然而欲修此法者,非必此生可以成就,所以者何?谓欲修此法者,必须先修成天瑜伽、明点、及气功之后,方可修学此法;详如宗喀巴于《密宗道次第广论》29至33页及80页所说;此勿先举,后第二章中自当述之。《那洛六法》中亦如是说,一切密续亦如是说--成就之后始可接受秘灌及修学练习双身修法。而天瑜伽及气功明点之修证,非必人人皆可成就;然而长时辛苦修成天瑜伽及气功、明点之后,未来“如法”修成无上瑜伽之乐空双运、乐空不二而成就密宗之“佛果”时,却与佛道完全无关,只是徒然浪费时间而获得无常之欲界世间法之成就而已,亦只是因于邪见而破毁律仪而已;一切修行努力,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皆是徒然无功。由此正理,故说密宗古今上师所言“愈后愈究竟、愈后愈胜妙”“后来居上”之说,真是无稽之谈也。

第五节 密宗之三昧耶戒

修学密宗之法,除须先受四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之外,尚须受密宗所独有之律仪戒,并须念诵百字明至少十万遍,以百字明“忏除自己之罪业”;然后才可以加受密宗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及附属之“清净律仪”者,宗喀巴如是咐嘱,应清净律仪:

《《于灌顶时受何律仪?及彼根本罪等?《根本罪释》已广宣说,今当说余诸三昧耶。此如《苏悉地经》咒毗奈耶品(转真言法品)云:“复次诵咒师,由住何律仪,速得诸成就?说彼咒调伏:有智修行者,于诸咒诸天,及大持诵者,悉皆不应瞋。智者勿臆造,咒轨及密咒;于诸恶性人,亦不应毁訾。开示密坛师,行为虽暴恶;然不应以语,或以意毁谤。智者虽盛怒,于他诸明咒,不压伏损害,及治罚降伏。若无师随许,不应持密咒;于未承事者,知咒亦不与。智者知经咒,晓印及仪轨,释经并坛场,不传未入坛。一切标帜形,及如有情形,并一切诸印,不食不跨越。具慧修行者,不轻毁诸药,不触诸垢秽,亦不以足践。与诸大乘人,智者不应诤;闻菩萨神力,不应为破坏。…意勿向余散,莫起诸杂念;无贪不净心,行者诵密咒。莫修驱逐法,护他及遮法。不以自他咒,持诵禁恶毒。除为修成就,咒不作余用;亦不用自咒,较量及考验。智者三时诵,应三时沐浴。……”》》(21-63)

三昧耶戒之部份,宗喀巴如是言:《《未入曼陀罗不应传咒者,如《总续》云:“若未善见坛,设传授诸咒,彼不得成就,死后堕恶趣。若为彼宣说,咒印及仪轨,自犯三昧耶,堕号叫地狱。”若未于四部随一曼陀罗而受灌顶,不可唯依随许法而修诸尊及授诸咒。设作是已,净除彼罪之法,如前续云:“如说三昧耶,设若误毁犯,彼当善持诵,心咒十万遍。或诵一千遍,无痴心总持;或息灾护摩,或更入坛场。”《劄拏经释宝矩论》中,先说彼等三昧耶已,次云:“诸三昧耶、我从事部中集;大瑜伽部诸瑜伽师,由处时增上及意乐增上亦应如理护持。又自谓是大瑜伽部诸瑜伽师,若即不乐洁净、不善防护,不应道理。以意乐增上,事部中亦有开许,如云:随净或不净,用食未用食,任沐浴与否,念本尊即成。是故大瑜伽部诸瑜伽师亦不应违上说三昧耶也。”此谓非但受事行部灌顶者应当守护,即受无上瑜伽部者,亦须守护。故应善知彼三昧耶及根本罪,慎防莫放(犯)诸根本罪。设犯余罪亦莫舍置, 如云昼犯夜悔,夜犯昼悔,如是悔除令净。》》(21-64、65)

如宗喀巴所说三昧耶戒者,主要有四:一者未具器(未入密灌之灌顶坛受灌顶)者,不得传与咒语及诸密法;二者于灌顶坛不得放逸其心;三者若犯三昧耶戒,当依密宗之法忏除令净;四者若犯三昧耶戒而妄传密咒或密法与“未具器者”,则坠号叫地狱。谤明妃之大乐者,亦是犯重戒(34-109),此皆是密宗之根本戒十四堕所摄(密宗十四根本戒,详34-166~168,此书不列之)

陈健民上师则有如是规定:若于比丘尼、母、女、姊、妹、畜生等身上行于邪淫者,则犯三昧耶戒;若于比丘尼、母、女、姊、妹、畜生女之身上,依密宗之双身修法而合修者,则非是邪淫,则是不犯密宗三昧耶戒者;是故密宗许多大修行成就之祖师,多有用姊妹、畜生女,乃至夺取国王之公主而共修者。

若用比丘尼、母、姊妹、畜生女等者,必须彼人(或彼畜生女)是莲花种性之空行女(莲花种性女:详后第八、九章说明),或彼女虽非莲花种性者,但已经具足明显坚固之起分证量(已修成生起分之密宗女行者),方属如法;若自身未证“生起分”之证量,则必须对方已具备生起分之证量;若自身未证“生起分”之证量,而合修之对方异性亦未具备生起分之证量,而强与对方合修双身修法者,皆是违犯三昧耶戒,应堕地狱,此是密宗三昧耶戒所规定者。

若非时行淫者,名为犯三昧耶戒。但若与双身修法之法门相应无异者--于行淫之中不于淫欲生贪(不贪求性高潮而射精)--则一切时合修双身法,皆不犯戒。是故密宗祖师往往与异性于一日一夜、乃至多日多夜合修而二身不分离者,如是长时间不间断地处于性高潮觉受中,而“不于淫乐生贪(此贪谓不贪射精之乐触)者,不唯不犯戒,并可得“即身成佛,有大功德”,双身法之合修即是密宗成就究竟佛果之三昧耶故。

若非处行淫者,名为犯三昧耶戒--譬如于佛堂中之佛像前行之,或于坛城中之佛像前行之。然若合修双身法之双方,皆合于修练双身法之条件者,则于佛堂或坛城之佛像前行淫者,名为非行淫,乃是双修无上瑜伽成佛之道,“即是修练无上佛道”,不唯不犯三昧耶戒,并有“大功德”

复有三昧耶戒,谓须观想成功之后,方可合修,否则即成犯戒;此谓“三疮门”也。意谓行者(以男方为喻),于双身法之行门中,以下门(阴道)为正门而修之;合修之前,必须先观想女方下门为莲花,观成之后方可进行合修。有时亦可用上门(女方之口),然非是正修;此则必须先观想女方之口为甘露门,观想自身杵头所出之涎为甘露,然后合修。有时则取女方之肛门而修,修前须先观想供养“守方母”,然后方可合修,否则名为犯三昧耶戒。

密宗认为:若是比丘以自己之金刚杵(阳具),进入女人莲花(阴道)者名为犯戒;若已入达一寸二分以上者,名为究竟犯,则是犯根本戒。密宗“喇嘛”与女人合修双身法时,《其法仍是全部抽送》,不受上述禁戒所拘;然合修之前必须观想自他二人之性器官相入、乃是金刚杵入于莲花,如此观成、方可实地合修;若观想未成就,而径行实地合修者,则犯根本戒(详见34-162、163)

若于双身修法过程中不慎漏点(不慎而射精)者,即是犯三昧耶戒;若不漏明点者(若能不漏泄精液者),狎诸女人,皆不犯戒:《《故在印度遇成就师不达古达时,为我灌无上密部灌顶,开示事印方便(男女合修双身修法之方便善巧)甚多;于寂无人处、为布坛城,念勾召咒;俄顷,美女来,年甫及笄,衣饰华丽;忽后,变现方隅,十六女作总跳舞。余以已受戒故,如前贪心智慧(双身修法可以“成佛”之智慧)不能生起。俄顷,而彼女(脱)下罗裙、露莲花(露出阴户)、花(阴户)中现坛城,师嘱与交(合)。余心口如一,白曰:“我乃比丘,焉能如此?”师曰:“此密行,决当行。若有疑,可服吾丸药,并行吾气功,明点必不泄,任何逞欲皆无妨。”余毅然禀拒,坏戒、欺阿阇梨,决不敢奉命。师喟然叹曰:“汝于精要,竟不及知。”言罢,自与女行(淫合),行后上供(以淫液供“佛”及观想淫触乐受供佛),甫一弹指,女杳然去矣,其后余深悔焉。夫明点(精液)不泄,戒必不犯,(双身修法之)智慧辗转增上,阿阇黎当以此悦意,尚焉欺?然事已成明日黄花,大缘起法于焉错过,惜哉!嗣师复将贪道(双身修法)口诀开示,授以秘密经论,大意谓:“以智摄持,智所依明点虽坏(虽然不慎射精),不犯‘禁行戒’。明点不漏,唯为未生智慧以前,依之令增耳。……间亦疑乎当犯比丘戒,然仅饮杯茶顷,即不复念之,时欲歌、时欲狎女人,时欲往陌生地带畅所欲为。”》》(34-608~609)。此处所说,乃以不漏物质明点(精液)者为不犯戒--意谓若能不漏泄精液者,则与他人交合修双身法并不犯戒。

密宗三昧耶戒之犯戒者,若欲清净,应行如是法:《《清净犯三昧耶之瑜伽者,如《普贤修法》云:“犯三昧耶,想心月,心咒变成杂金刚、三昧金刚师,想诸众生本性净,当于杂色莲叶中,由前次第受灌顶。”祥米金刚释此义谓:“想自心间地轮,上有杂色莲华,彼上月轮中央,由吽字变成羯摩杵(阳具),上有慷字,变成宝剑,再变为不空成就佛,智慧方便为体(母续之密意及父续之密意为体)。次想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智慧萨埵(空行母)心间种子放光劝请虚空诸佛放光,出佛眼等天女,手捧宝瓶甘露充满,为自灌顶,一切微尘悉皆润泽。”此立自宗:修天为先,依止五甘露等,对治毁犯续中所说护密咒行诸三昧耶,破他派说“溶化自身为不空佛三昧形而受灌顶”。又四百五十论云:“犯三昧耶还出者,微妙不空金刚轮,心间想业金刚慷,一切皆为自灌顶。”寂静论师云:“自修不空成就,想曼陀罗主尊心间有羯摩杵,上有慷字,自受灌顶。”此二随修一种,能净轻毁师长等罪,最为重要。》》(21-540~541)

若违三昧耶戒(譬如不信此法、诽谤此法者;或遇男性行者要求合修双身法,而不肯配合共修之密宗女行者;或遇女性行者需修此法,而拒绝配合共修之男性行者,皆名为犯三昧耶戒者),须以美丽明妃(若上师是女人,则应以英俊勇男)供养上师令悦,方可灭罪,故萨迦派作如是说:《《又若三昧耶违退,补以五空行者为:若违一切三昧耶,则补以金刚空行之正意,于其上行之,即本颂云:“以五妙欲等令悦等”,其谓“妙欲”者,为所悦欲于意,权立为功德之法。前一“等”字为“外五欲功德”,即供物与资具;后一“等”字为“内五欲功德”,即以严饰特殊明妃、献于上师。于此唯令上师悦,而亦补粗略之三昧耶;若为根本堕戒者,则由令上师悦后,复持灌顶清净。》》(61-326~327)。宗喀巴亦作是说,初无二意。

又:《大日经》中假冒之“佛”如是言:《《秘密主!如是上首诸如来印,从如来信解生,即同菩萨之标帜,其数无量。又秘密主!乃至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说,应知普是真言。是故秘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已发菩提心,应当住如来地,画漫荼罗;若异此者,同谤诸佛菩萨,越三昧耶,决定堕于恶趣。》》(卷五)。此谓学密法者必须认定:修法坛中上师或自己之一切身口意行,皆是真言密印,神圣不可怀疑,否则即是犯根本戒--违犯三昧耶戒--必堕恶趣,受无量苦。此是密宗《大日经》所说之根本戒。

第六节 生起次第成就方可修习双身法

学密之人入门,须先学下三部法:所谓事部、行部、瑜伽部,此下三部法,属于生起次第;下三部法学已,方可受密灌及慧灌,乃至合修双身法,否则即是犯根本戒。宗喀巴云:《《凡能具足进趣圆满次第,须有坚固生起次第,此则诸师皆同,如前广说。《集密本续》十二品云:“承事智甘露,一切应观察,此即能修习,一切咒真实。”……摄行论亦说身远离,并说始从生起次第乃至(男女合修之空乐)双运,须学前已,方学后后;若无前前身远离等,后则不生,次第定尔。》》(21-546)

事部及行部主要为礼拜、供养、礼请、持咒、忏悔、歌颂、奉事“诸佛菩萨、龙天护法”、设曼陀罗坛…等。瑜伽部中有四种最重要之瑜伽:天瑜伽、空瑜伽、风瑜伽、念诵瑜伽。天瑜伽等生起次第修成后,方可修学空瑜伽及风瑜伽…等:《《如于所修天身,能修之三摩地虽有无边,但至究竟唯是大密金刚持之一部。如是所诵真言虽有无边,念诵胜利亦无量种,但辨咒有了义不了义,说了义咒即是金刚念诵,故语根本风能得自在。亦唯称赞金刚念诵为语金刚三摩地,一切念诵此最究竟。如《摄行论》中说如是从生起次第乃至身远离(于人间之色身不执著)修成(观想所成之)天身,乃成究竟能诵咒者;即以彼身持诵究竟念诵,于发语风(以宝瓶气诵种子字)获得自在,即由风力而能任持引导界等(由宝瓶气而能引导身中脉气诸种子字及精液净分等),故若结合外印(谓身印--明妃也)、然(燃)猛利火(拙火)、溶菩提心,即能任持不坠,灭八十种自性分别,生三空智,证得意金刚三摩地,此后乃得生起幻身。由生圆满大空智力,乃能入光明一切空。由大空后唯从风心圆满生起幻身之力,乃能于入一切空后、现证双运转身。次由修习双运转义,以彼等流而往(住?)佛地。……由是诸入此法修心要者,先当勤修第一次第,生“身远离”;次当善巧“命力、金刚念诵”,要以修风(风瑜伽)为主。》》(21-552~553)

是故欲修双身即生成佛法门者,必须先修观想所成之天瑜伽(观想广大天身),而后加修风瑜伽(宝瓶气)、金刚念诵等,然后始可修习双身法也。此谓生起次第未完成者,不可修双运法,否则即成犯“根本戒”,此乃宗喀巴之主张。

是故宗喀巴云:《《于此深显无二俱生欢喜圆满次第之前,当修变化空点,即是修风金刚念诵。此圣派有多差别,说由修此之力,能达一切诸法皆如幻等。于此之前当修密点,即降心间空点(观想所成之明点)下至密处摩尼(龟头)任持(生乐而不漏泄),于此点中修能依所依圆满曼陀罗。于彼主尊心间空点任持其心,及有多种收放(于双身修法之乐触中,能将射出之明点--精液--收回)差别。……修心中不坏点(观想所成之明点)与摩尼中密点(性高潮中已至龟头即将射出之精液名为密点),及上鼻端之变化点三者,如其次第,是依欢喜、胜喜、离喜而修。又修不坏殊胜点已,如彼随坏次第修收放者,是俱生喜(于密宗内一般说此为证得究竟佛果)。总之,由前二修空点瑜伽,第三修风瑜伽,以风与点堪能之力,顺逆收入、生起光明,数数修习,成办深显无二清净智身,次即由此等流进修其果。》》(21-556~557)。此是宗喀巴所说者。此处等流,非是显教中所说之等流果,乃是密宗自己所认为之等流果,迥异显宗所说故。

下三部须在十六世内修完,然后进入无上瑜伽;若十六世中未曾修完下三部诸行,则不得修学双身合修之即身成佛法门;此时就必须知晓金刚界与胎藏界之道理:《《必须懂得这个瑜伽部,头一个金刚界与胎藏界;两个要瑜伽的,他才能够成佛啊!……胎藏界等于女人的莲花(阴户),金刚界就等于男的杵(阳具);到了无上瑜伽的时候,金刚与胎藏瑜伽,就是杵莲相合,就是修双身法。莲花代表大悲,杵代表大智。杵发出的白菩提(精液)又有大悲,莲花里头发出的红菩提(淫液)又有大智,红白要和合--红里头有白、白里头有红。》》(32-219、220)

《《生起次第修本尊观有三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佛慢,一个条件是明显,一个条件是要坚固持久。……然后再修佛风啊!你看那个气息栏内各项的进步,他就不同了;起初的气息都是外息啊,外面的空气啊。后来修命气,就有内息了。这个佛风就是密息,密息是从佛风里头出来的。密息就是禅息。……密息才是在中脉里的,外息就在鼻孔里头及肺里头。……佛风往来总要经过中脉,才是佛风。修佛风的人,若没有达到中脉,他还是不算是佛风啊!只是观想的中脉,那都不行哪!要实实在在的开了中脉才算。硬是有开了中脉的相,开了中脉的相就不同啊,见到无云晴空才是中脉真正打开了。》》(32-122~123)

修成明点与佛风(宝瓶气)之后,能将明点自由提降,然后才可以受秘密灌顶,及修学无上瑜伽之乐空双运,否则即是违犯密宗之根本戒,“须下地狱受苦”。因为若未修成明点及佛风之自由提降者,无力于双身合修之中、由对方提取明点之净分或浊分,只是借词与别人邪淫而已,所以说为犯戒。

第七节 迂回曲折离奇之密法

密宗之修行法门,极为迂回、曲折、离奇,复又旷日废时。迂回曲折者谓:真正“成佛之道”,其法之首要,在于证知自己之第八识实相心(即是未来佛地之真如心),证得之后,修道之次第皆可按部就班一一完成;然密宗之修行法门,须于外道所修之世间法中--天瑜伽及脉气明点等皆是外道所修之世间法--广作种种修行,然后方可正式修学密法;及至正式修学密法之时,所修之法却是男女双身淫乐之修法,与佛法完全无关,皆堕意识层次之中故,皆与佛菩提道及解脱道无关故。而密宗所证之第八阿赖耶识,只是观想所得之明点,并非真正之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有时密宗上师所说如来藏虽非明点,而是心,然却仍是意识之变相故;所说所修迂回而不能及于佛道故。

离奇者谓:明空双运之大手印无上瑜伽,实是意识境界,与真如佛性无关,乃竟倡言如是所证为佛地之真如。复谓乐空双运之无上瑜伽事业手印,名为能使人即身成佛之无上密法;然而观其所证得之空乐不二境界,仍是意识境界,尚且未曾证得因地之如来藏,何能证得佛地真如?乃竟妄称即身即生成佛,如是密宗之修行法门,荒唐离奇之至。

复有离奇者,谓密经说:观想心中出现月轮,即认彼月轮为自己之真实心:《《…时菩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遍知已。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一切如来咸告言:“善男子!心自性光明,犹如遍修功用,随作随获;亦如素衣染色,随染随成。”时一切如来为令自性光明心智丰盛故,复敕彼菩萨言:“唵菩提质多亩怛波娜夜弭”,以此性成就真言,令发菩提心。时彼菩萨复从一切如来承旨,发菩提心已,作是言:“如彼月轮形,我亦如月轮形见。”一切如来告言:“汝已发一切如来普贤心,获得齐等金刚坚固,善住此一切如来普贤发心。于自心月轮思惟金刚形,……。”……时金刚界菩萨摩诃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见一切如来为自身。”一切如来复告言:“是故菩萨摩诃萨!一切萨埵金刚,具一切形成就,观自身佛形。以此自性成就真言,随意而诵:唵也他萨婆怛多萨怛他唅。”作是言已,金刚界菩萨摩诃萨现证自身如来。尽礼一切如来已,白言:“唯愿世尊诸如来加持于我,令此现证菩提坚固。”作是语已,一切如来入金刚界如来彼萨埵金刚中,时(金刚界菩萨所成之)世尊金刚界如来,当彼刹那顷现证等觉一切如来平等智,入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证一切如来法平等智自性清净,则成一切如来平等自性光明智藏如来、应供、正遍知。》》(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

如是以观想所得之月轮作为真实心,此观若真者,则应真心有形有相,则违佛教示;由此密经之“如来”开示,可知此经之如来非是佛教之如来,真正之如来必不作如是未见道者所说之语也。复于“自心月轮”中,见一切如来之身等同自身,然后念一句咒语之后,金刚界菩萨便“现证自身如来,证得佛地之智慧”。非唯《金刚顶经》作如是妄言;《大日经》中亦如是说,俱说观想本尊成佛已,则自身即已成佛;然究其实,连七住位菩萨所证得之第八识如来藏何在?都不能知,如此而可言已成究竟佛者,着实荒唐无比,绝非佛法;而诸密宗行者信彼密经诸言,愚痴乃尔!由是故说密宗之观想修行法门,极为荒唐离奇。

旷日废时者,谓密宗所修之前行法、加行法,念诵诸咒动辄十万百万遍,费时甚多;如宗喀巴云:《《修此六尊于取宝藏取精华时,心咒诵一亿遍,心中心咒诵三亿等。所诵什一而作护摩。释论谓此,依于圆满世说。所引经论亦说“言持诵一亿二亿等者,是依圆满世说,故当诵二倍等。”此说显是修悉地时。》》(21-171)。而其仪轨极繁,修学费时;咒语极多,皆须一一记忆之;观想之法繁杂,种类甚多,修观往往费时多年。修练气功亦复旷日废时,所须供物及坛场环境,皆须费时筹措;最后阶段之双身修法所须明妃佛母,复须有诸因缘,方可得之,并非一切异性皆可请来合修,唯除自身已成就生起分。

而双身修法之第三灌顶,亦须觅取上师中意之明妃(或勇父),方能具足第三灌之条件,方能修学“即身成佛”之双身修法,此亦不易成办;第因此时民智已开,学人大多知此修法非真佛法,是故欲觅明妃(或勇父)亦非易事。若以金钱换请风尘中女人为明妃(或以星期五餐厅之男公关为勇父而与女上师合作)者,又恐上师畏惧感染爱滋病、而不肯应命,是故当今之世、之时、之地,欲得成就第三秘密灌顶者,亦大不易也。是故今时密宗上师之为人作密灌、第四灌者,亦多仅依仪式为之,多未真行密灌四灌。而密宗之修行法门,其内涵及次第极为繁杂,然而“如法”成办、努力修行所得之法,仍与佛道完全无关,只成外道性乐之游戏消遣尔。

又以无关佛法之外道法修证等有为法境界,擅自配置佛法中之修证果位。如莲花生大师对于无上瑜伽之乐空双运,如是开示云:《《…又乐与六度相配者,佛父母由本尊明显圆满资粮,是为布施;明点(精液)如命防护(令不漏泄),是为持戒清净;诸苦所显皆乐,为忍辱;于彼义安住,为禅定;于乐不疲不怠,为精进;乐自了知,通达空乐无二,为智慧。 与四灌相配:父母本尊明显,为瓶灌;脉内明点动摇,暖生起,为密灌;清净能取,执粗细分别,为三灌;离心智慧大乐显现,为四灌。 与三戒相配:(乐触)刹那不断,为别解脱戒;乐为他(人而修)故,为菩萨戒;自生本尊明显,不越空乐大乐智慧,为密宗戒。 乐与四道相配:发心已,自他本尊明显,大乐智上游戏,为圆满资粮道;佛父母平等住,现证空乐,此为见道;能所修无执著,此为修道;此之本体(明体)离心所作,为无学道(为究竟成佛)。》》(34-557)

如是而谓已证见道、成地上菩萨、乃至成佛等,极为荒唐,完全悖离真正之佛法,故说离奇;而诸密宗古今祖师,竟然以此离奇之密法而贬抑显宗之真修实证,不应正理也。由上所举证,密宗之即身成佛法门,如是迂回、离奇、曲折、荒唐,与佛法修证完全无关,而夸言更胜于 释迦佛所弘之法,而言愈后愈胜妙之法,而言更胜于显教之法者,真乃妄语也。

第八节 修证双身法之淫乐为密宗之中心思想

密宗之修行法门,始自结缘灌顶、皈依之因灌、瓶灌,中及上师相应法之观想、明点之观想、天瑜伽观想、气功修练,末至无上瑜伽之即身成佛法门,皆以修证双身修法之淫乐为其中心思想,以此邪见而前后一以贯之,绝非真正之佛法也;于第二章起,将逐一举例而辨正之。如是邪谬之观念与修行法门,其实乃从婆罗门教诸教派之性力派中搜集而来,然后高推为释迦世尊所未曾说之至高无上、即身成佛法门,美名为法身佛所说之“果地修行法门”;所说悉皆言不及义--不能说到第一义谛。

如是邪见,佛于《楞严经》中早已预破:《《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堕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先佛如来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卷六)

密宗之修行法门与知见初始即错--自四皈依…乃至最后之无上瑜伽--一向皆以淫乐之男女双身合修之法为其中心思想、为其正修之法;至于最末之修证,则堕外道境界及大妄语业中,无有一法与佛法相关,绝非佛教也。凡欲修学佛法之解脱道及佛菩提道者,务必谨慎明辨之,以免舍报时,因于破戒及破坏佛教正法之重罪,而于未来无量世中受诸尤重纯苦长劫重报,悔之莫及也。

(本节未完,待续于第二辑中。全部四辑,于公元2002/1/5完稿,2002/2/9凌晨3.30润饰完竣。)

第二辑-摘录精华篇
第八章 灌 顶
第一节 灌顶略说

第一节中略说灌顶。灌顶是修学密法之道基,故学密者须先受灌顶,方可修习密法。如宗喀巴于《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云:《《无上瑜伽(乐空双运之双身修法)正所化机,谓如前说已修共道、净治相续大乘种性,是大乘中具足最胜种性大堪能者,由大悲心发动意故,成就猛利欲乐、急愿成佛,欲入无上瑜伽法门速急成佛,必须无倒了知续义,善学二种次第及诸密行。》》(21-154)

宗喀巴意谓:欲学密宗之道者,必须先从密宗上师受灌顶,作为“净治相续大乘种性”,而后方可修习密宗所传之无上瑜伽双身修法,故说灌顶是修学密法之道基;犹如欲入学校学习诸法之前,须先身体检查及注册之意也。

灌顶前,师弟之间须互相观察,若师弟之间皆觉有缘而能与密法相应者,方行灌顶之事:《《师长若不观察弟子法器,随人而灌顶者,非法器者不能守护三昧耶故(不能守护双身修法之“等至”密意故),现(在)(时)俱损。故为非器宣说(灌顶诸事者)生多过失,犯三昧耶,远离成就,招诸魔害。弟子若不观察师相,随从何人即受灌顶,为彼邪师所欺,不能守护经说上师诸三昧耶断坏成就,招诸魔害、生多过患,故应互善观察。》》(21-160、163)

此说上师欲传灌顶法者,必须先观察弟子之根性是否适合受学密宗之道?若不先观察、便予传授灌顶者,则弟子若非密宗之正机,恐将来不能守护密宗之双身法“秘密法义”而予泄漏,则将妨碍密宗法道之弘传,则现在及后时,师徒俱损。故上师必须先观察弟子是否适合修学密宗之法道?若不适合者,即不可为其灌顶。弟子欲受灌顶之前,亦须先观察彼上师是否为密宗内之真正上师?否则被“不学无术”之人所欺,所学即非真正密宗之法也。由是故说欲成师徒之缘以前,双方皆须先互观察,而后方可决定是否举行灌顶法事。

在传统密宗之内,灌顶之事有时极其慎重,乃至有观察至十二年者:《《金刚鬘经第二品云:“如摩莹观宝,炼治而观金,如是十二年,应善观弟子。故应一切时,如是互观察,不尔生魔碍,招苦坏成就。”又五十四品云:“犹如狮子乳,不应注瓦器,如是大瑜伽,非器不应与。弟子刹那殁,现后俱受损;非器施教授,师长坏成就。”》》(21-160~161)

如此郑重其事者,乃因不愿密宗双身法之“密法”被外界所悉,以免密宗之法道被真证道者所破也。密宗之道其实无有深妙佛法可言,唯是世间欲乐之法,冠以佛法名相,再予渲染高推为至高无上之佛法秘密修证,诳人为最高层次、最究竟之“佛法”,以迷惑众生而已。以无佛法上之实质修证故,不许为外人所知,以免被外人所破--如今时之为平实所破。是故上师对于弟子之是否适合修密?是否能保守秘密?皆须谨慎观察,以免密法外泄而遭破斥。

然而今时之台湾密宗,不论从尼泊尔或印度达赖、其他教派所派来者,或从他地来者,至台湾已,传灌顶时,皆已形式化:唯将法器高举示现与受灌者观见,便认作已灌顶完成。如传宝冠灌顶、金刚杵灌顶、铃灌顶、瓶灌顶……等,悉皆唱诵咒语…等后,便以法器举高、向诸多受灌者左右举示,便认作已灌顶完成;如是灌顶,已成形式化之举--成为偷工减料之灌顶,并无灌顶之实质,皆非依于密法而“如法”灌顶者。本书中所说之灌顶者,乃是依密续所说“如法”而灌者;若有在台之密宗行者所受灌顶,异于本书中所说者,当知彼是未曾“如法”受灌顶者,当依本书所举为准,全依密宗之密续据实而言故。

灌顶之法主要有五种:一者因灌。欲为人灌顶之上师,于因灌之种种皆须先行了知,然后方可为人传授灌顶。宗喀巴云:《《于灌顶仪轨支分中,护摩与资粮轮仪轨,及修彼时所需咒师之相、铃杵、大小油杓、骷髅杖等,应如何制?制后如何持用等,皆应了知。如是由灌顶力,成为法器。善护诸三昧耶,闻思教义、决择修习。上者现法即能成佛,中者于余有情起中有位而得成佛,下者转生乃能成佛。》》(21-156)

此段文中所谓之成佛者,实与显教所言成佛之内涵,大异其趣,并非显教所言之成佛也,唯是密宗独有之“成佛”境界,乃是妄想之“成佛”境界,后自言之,此暂勿述。欲受灌顶之前,弟子应先承事上师,令上师心得欢喜,而后为之传授灌顶法。

今者密宗诸法王上师来台湾为人传授灌顶者,多未如是慎重其事,仅由此地之邀请者主其事,于法坛建成后,便依期而为大众灌顶。灌顶之时,既未观察受灌者是否适合修学密宗之根器,亦未为诸受灌顶者说明灌顶之意旨,亦未向诸受灌顶者言其灌顶后所应修学密法之主旨所在--双身法之意旨,更未依密续之规定而为诸人灌顶,是故今时密宗诸师之来台为人灌顶者,主要用意在于与人结缘、收受供养,以备其国外道场之需而已,并无灌顶之实质意涵,故多数唯名“结缘灌顶”

正式之因灌者,必须为受灌顶者说明灌顶之意义,并大略说明即身成佛法门之“殊胜”,令学者生起欢喜信乐之心;起欢喜信乐之心已,再为略说双身合修即身成佛法门之主要精神所在,然后上师方为弟子传授灌顶之法,正式灌顶。

二者瓶灌,三者密灌,四者慧灌,五者第四灌,详后第二节起一一详述。密宗之《结合经》则说唯有四灌,故云:“灌顶有四种,初谓瓶灌顶,密灌顶第二,第三谓智慧,第四亦如是。”

因灌及瓶灌属于生起次第,有次第性;有时因灌与瓶灌合并举行。兹依如法正式之灌顶而略述之:

因灌有三大主要内涵须知:一为坛城,次为灌顶之内涵,三为:因灌“所能清净者是何垢染”

首先建立坛城,安立圆满无余本尊座:《《依初瓶灌,佛座于中央,菩萨座于内周;二明妃中:智慧明妃于中央,实体明妃于座左;天女座示以一味之式于内周,忿怒男女座于外周,如吉祥胜乐三十七尊或密集三十二尊安立,当如是知。》》(61-181~196)

次须造作彩绘坛城,于彩绘坛城中,上师行十一法而授予弟子:《《得瓶灌之十一种,即水、宝冠、杵、铃、名、禁行、金刚上师灌等七,爰及随允加持、记别、劝慰、赞颂(原注:安慰、授记、庆幸、演法)此四后增。》》(61-192)

此灌顶者,通常名为水灌顶,如宗喀巴所云建坛、供养师长、祈请、沐浴、诵甘露咒、火供…等后:《《师长次(观想)于自心种子放光,迎请无边处所诸佛明妃(此等诸“佛”与明妃皆是双身交合受乐之相)于前虚空中住,奉供养后,请为弟子灌顶,白云:“金刚持于佛,为救众生故,传德生灌顶,亦如是传此。”……

水灌顶前观想次第:谓想诸如来佛眼明妃充满虚空,彼等于弟子上执持伞盖幢幡衣服,歌舞作乐,雨众妙花,手略倾斜执持充满菩提心甘露(淫液)之白瓶,为从佛母莲华(从明妃下体)初出(而为)弟子灌(入其)顶。时色金刚母等唱吉祥云:“诸吉祥住众生心,一切体性胜部主,生诸有情大安乐,今灌汝顶最吉祥。圆满众德若金山,三世依怙净三垢,佛眼广长如莲华,汝今寂灭最吉祥。彼说妙法不动摇,遍扬三世人天供,胜法恒令众生寂,汝今寂灭最吉祥。多闻正法多吉祥,人天修罗供养处,僧白众尊惭德本,汝今寂灭最吉祥。”》》(21-356~358)

《大日经》中则唯说有三灌,不说四灌:《《灌顶有三种,佛子至心听:若祕印方便,则离于作业,是名初胜法,如来所灌顶。所谓第二者,令起作众事;第三以心授,悉离于时方。令尊欢喜故,如所说应作。现前佛灌顶,是则最殊胜。》》(《大正藏》18册第33页上栏)

萨迦派之密灌、慧灌、第四灌则皆属于圆满次第,非生起次第所摄。萨迦派认为经由密灌、慧灌、第四灌之灌顶及修行,可以证得佛果,故说为圆满次第。如彼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中所言,谓瓶灌可证得初地至六地之化身果德,密灌可证得七地至十地之果德,慧灌可证得十一地至十二地之果德,第四灌可以究竟成佛,证得法界体性身。如是所言,可自参酌彼书中一九九页至二九四页所说,此不举述。然彼密宗所言之诸地佛地果德,及所证之化身、报身、法身等,皆与显教之佛经圣教量所言者不同,乃是密宗自己所发明之诸地佛地果德及三身果报,非是佛教中所说者,后当别行叙述,此处暂表不论。

灌顶有四种故上师亦有四种:外断增绮上师、内显自生智上师、密显俱生智上师、究竟显诸法极净实相上师。由诸上师自身所证密宗法门之深浅有别,故所能为人授灌顶之层次亦有差别;是故有能为人传授因灌、瓶灌者,有能为人传授慧灌者,乃至有能为人具足传授四种灌顶者,故说上师亦有四种层次差别。

一般而言,水灌顶、瓶灌顶之上师,称为外上师,皆属于生起次第之灌顶故;其后之三种灌顶上师则称为内上师,皆属于圆满次第之灌顶故。内上师又分为“内、密、究竟”三种。密灌上师已于身脉中所观想之脉字及双身本尊明妃等像,较前外上师所观者微细而更隐蔽,故名内上师。

慧灌之上师称为密上师,谓此密灌之上师,所修证之种字及“界(界谓精液)之净分(净分亦名清净现分,详后第二节陈述),于其脉字中极为隐密,如秘密般之难为一般人所了知,故名为密。第四密灌之上师又称为“究竟上师”,此因其所观修之中脉种子字等已能遍其身分,“且能灌三界甘露雨之藏智气为其所净基之究竟故,又其有能净一切灌顶、道、见、宗趣、果等各四层之涵义”,而能通达究竟,故名究竟上师。

萨迦派所修密法之道,共有二十法:分为四大部分,即是瓶灌、密灌、慧灌、第四灌,每一灌各有道、见、宗趣、临终、果等五法,是故总有二十法。读者欲知其详,可迳阅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此处略而不述。总之,灌顶是进入密宗修学密法之必要历程,若未入灌顶坛受灌顶而修学密法者,所修密法“不能成就”,故说拜师灌顶乃是学密法者必经之途。

第二节 瓶 灌 顶

因灌顶之瓶灌中,尚有外内灌顶之分,第一节所说者为外灌顶。内灌顶者:上师于观想自心种子字放光而召请诸佛各抱明妃(此是密宗所说之报身佛形像,皆是抱着明妃之双身交合受乐像)于自己之前面虚空中安住,复观想以诸种世乐供养之后,复应观想甘露,以所观想之甘露而为弟子灌顶:《《…水生为不动佛,召入智尊;宝铠更说彼化为水,故诸瓶水先为洒净,变成吽字,次后由彼变成金刚吽字庄严,再从彼生不动。次以自心种子放光召入智慧萨埵,奉供养后仍变为水。次鬘论说:如来溶化为先,次将弟子召入口中而为灌顶。宝铠所说次第虽异,然于实行为易,当如彼说而作。先召弟子入自口中,从金刚路(从自己之尿道)出住明妃莲华(出住于明妃之阴户)之中。次想弟子刹那空后,先生为吽,次为金刚,吽字庄严生为不动尊及明妃。由与智慧萨埵无别故召入智尊。次诸如来明妃等至(诸“如来”皆与所抱明妃行淫、生起淫乐而至高潮,名为入等至),大贪(贪受射精性高潮之贪、或对第四喜之贪)溶化,从毗卢门灌入(自己之)(门)中,随金刚路出菩提心(再从自己之尿道流出菩提心--流出与明妃淫液混合后之精液),而为莲华之上生,为(观想所成之)天身弟子灌顶。》》(21-356~357)

如是灌顶皆依观想而作灌顶,不现于外相,不见有外相之水灌顶,层次虽同于瓶灌,但别立灌顶名为内灌顶。此即是密宗内灌顶时,上师之观想法。一般而言,密宗行者认为能受此灌顶者,较诸一般所受之水灌顶为胜。

然清净现分之上师,谓“如来位时身语意三无漏庄严轮清净现分”。此乃从果立名,若从因地而言,由功德之胜劣不同而有四种差异:1、外形相善逝:《《由二种资粮之道而善逝者,初修瓶灌及相属之道、生起次第外相时,下品由自心间种子字放光,迎请本尊与上师不异之相,于面前虚空而供养之;上品由外内生起次第之一百五十七尊具光明相而安住,其由灌顶至种性之主印可之间为福德资粮,由其所依而生之禅定为智慧资粮。综其之:由修外相生起次第而生殊胜化身。(61-164)》》 2、内密咒善逝:《《由内中脉短阿字之道而善逝者,修密灌及相属之道、自加持旃陀离火时,下品时三种净治,上品心气和合于脐间之脉轮短阿处,逆行上于中其中脉者为之。综其之:由修内旃陀离火自加持乃生圆满报身。(61-165)》》 3、密灌善逝:《《由佛父佛母之宫而善逝者,修智慧灌及相属之道、坛城轮时,下品之加持自他手印,上品之心气集摄运行于佛母莲宫中(集摄运行于明妃之下体中)。综其之:由修他身而证法身。(61-165)》》 4、究竟实相善逝:《《由三解脱门之道而善逝者,修四灌及相属之道、金刚波浪道时,下品由加持具莲女(具莲女详第九章中说明)后持之,上品之心气集摄于具莲女胜蕊处(上品是将自己之心气集摄于具莲女之子宫颈或阴蒂),清净方便相续、清净慧相续、清净于各别之刹那上,凝坚其右能持、左能持、中脉能所二执无二之三波浪道,于三解脱门之道而善逝之。综其之:修金刚波浪道证体性身。(61-165~166)》》

如是四种清净现分(净分)之境界,函盖密宗四种成佛差别,由最初之“外形相善逝”成佛,至究竟地之“究竟实相善逝”成佛境界。然而如是成佛之境界,皆未证得第八识,皆未能真解般若之总相智,更未能知般若之别相智,至于地上菩萨方有之道种智及佛地之一切种智,更无论矣。如是完全不知不证般若者,却自狂言已经成佛、狂言能令人即身成佛,荒唐之至。

密宗以为如是灌顶可以清净染垢,是故有时行者乐于重复受上师灌顶;然而密宗诸师所言灌顶时能断之见惑、思惑,乃至余诸惑等,皆非佛法中所言之见惑、思惑…等,是故灌顶之法,不论如何增益重受之,皆与佛法之断惑证智无关,修学佛法者,应须有正确之认知。

灌顶复有四种:冠灌顶、金刚灌顶、铃灌顶、名灌顶。

冠灌顶者:《《祈请师长之后,想弟子由盎字及宝、什字及莲、康字及剑、嗡字及轮,依三段法生为宝生乃至毗卢,皆如前修。灌顶之物亦尔。冠灌顶物,谓用金及布等所作之五佛冠,弟子之部主居中。在首中央(额)两侧、顶心、脑后,如其次第,念诵“嗡斑拶达底穴曰阿毗恳拶吽。”“嗡萨缚达塔白达萨埵班即阿毗恳拶种。”“嗡惹那班即阿毗恳拶阿。”“嗡达摩班即阿毗恳拶什。”“嗡迦摩班即阿毗恳拶掌。”诵此五真言而戴于头上。》》(21-359)

金刚灌顶者:《《先诵“灌顶大金刚”颂。并诵“诸佛杵灌顶,今为汝灌顶,此即一切佛,为修取金刚。”以金刚杵触弟子心间喉处头上,授右手中。《真实光明论》释此颂义,谓一切诸佛今为汝传金刚灌顶,故汝应取受此金刚。以菩提心为杵(以菩提心即是阳具),智慧为铃(智慧即是阴户),金刚灌顶即是金刚智灌顶故(金刚灌顶即是双身法之智灌顶故)。以此金刚灌顶,即与空性不离之菩提心自性,故是一切佛之灌顶。应受之理,谓此金刚是一切佛之体,为得彼而修彼,故汝应受。》》(21-360)

铃灌顶者:《《将铃授弟子左手中,令手持铃杵作(佛父佛母坐姿交合)抱持状,先诵“灌顶大金刚”等,次诵幕经第四所说“嗡班拶阿底跋底当,阿毗恳拶弥,底叉班拶三昧耶当。”次令诵云“嗡班拶根枳疴疴,世尊摄授我,愿正亲近我。”》》(21-360~361)

名灌顶者:《《手执铃杵置弟子顶,先诵“灌顶大金刚”等,及幕经第四品所说“嗡班拶萨埵当,阿毗恳拶弥,班拶那摩阿毗克迦达。”次随投花所中本尊种性之名,唤瞋恚金刚或痴金刚等,传毗卢遮那本性之灌顶。依于六部立男女名,广如鬘论应知。》》(21-362)

于最后之金刚灌顶及铃灌顶,大多同时传金刚三昧耶、金刚禁行、铃三昧耶之文,作为金刚阿阇梨之禁行;亦有于铃灌顶后,名灌顶前,同时传“印三昧耶”者,亦有同时传阿阇梨灌顶者。

亦有于此后四灌顶之后各传一水灌顶者,因《《此等皆有瓶事随行而名为瓶灌顶故。鬘论亦说一切皆有如来与明妃持瓶灌顶故,从水至阿阇梨六种,同名瓶灌顶故。》》(21-362)

灌顶之观想及仪轨:水灌顶有三种,宗喀巴云:《《次水灌顶略有三法,谓从尊胜等瓶(详后第九章各节所说)各取少水,注于颅杯或螺杯内,作水灌顶。或先以尊胜瓶,次以四如来瓶,次以四天女瓶,随所有曼陀罗诸瓶而为灌顶。若唯一灌顶瓶,则于尊胜瓶中不动体性之菩提心甘露,以右手执杵取瓶上华枝略取瓶水,随金刚端流注灌顶。诵云:“灌顶大金刚,三界皆敬礼,金刚三密生,诸佛前授与。嗡啊班拶邬答迦,阿毗恳拶吽,苏惹达当阿吭。”》》(21-358)

学人若求受密宗之灌顶者,于瓶灌之意义应先了知,而后方受;万勿于未知之前便求受之、或随人受之,以免种下自己所不愿乐之邪教法缘:《《初灌那个瓶水啊,那个里头究竟是什么水?这个水是什么意思?大灌顶时,光是这个瓶子里头啊,师父头一天就忙一天啊!他就要把这瓶子里头的水,统统要(观想)变成这个本尊的甘露啊(变成本尊受乐所出生的淫液)!瓶上头要按个小杵,以五色线连到他的心,他(观想)将他的心光放进瓶去,还要(观想)引到诸佛果位上的光到里头下去。然后才他自己吃,他自己要见到本尊,得到许可,说你可以灌这个顶--现在我许可你灌这个顶。……初灌,这个瓶灌的水,先要这样加持。加持后的这个水,要晓得想到这个是甘露。无上瑜伽部,都是要有佛父佛母在瓶子里头协同双运(皆须有“佛”及明妃在瓶内共同交媾),然后滴出甘露(然后流出淫液成为灌顶用之甘露)啊。好比有些人对于这个事情根本不相信,那么他就根本不会得灌。譬如像这个最有名的德国人,他做个喇嘛样,他就是喇嘛迦温达,很有名,还著过书。他连这个五肉五甘露都不知道。我解释这个五甘露啊!我说这个大香就是屎、小香就是尿;他说:“啊?为什么要吃这些邋遢东西啊?”他还怀疑。我说你就根本没有得灌,你根本不晓得五肉五甘露这个重要的意思。那么你自己都没有得到过灌顶,你还著什么书啊?还讲什么名堂呢?还说喔:“这样肮脏的东西为什么要加?”你根本就没得信心啊!他硬是要(他必须要)想到那个瓶子里头是“父佛母佛”在里头交媾,然后他们交媾里头流出来的甘露(淫液),那个才叫做红菩提、白菩提;要有这个红菩提、白菩提,然后这个灌顶就是从这个地方产生的了。我们由父精母血是产生人了。我们要有了白菩提、红菩提那个甘露呢,我们就能够产生佛啊!》》(32-298、299)

所以灌顶时之瓶水,必须先由上师修观想法,观想报身佛(双身像之“佛”及所抱明妃)在瓶中交媾,生起淫乐而泄出双方混合之淫液,堕入瓶中,名为甘露。上师修此观想完成之后,再取来为密宗行者灌顶,如此方能得灌,否则不能得灌,则不能成为已入门之密宗行者。学佛者应先了知灌顶之意义后,再作决定--是否要受密宗灌顶。由是理论观之,密宗可说是从始至终皆以乐空双运作为成佛之根本思想也;有智之人闻已,自今当知邪正而自取舍,方是有智之人也。

以上所言乃依师灌顶,若修自授灌顶,则须观时辰:《《修自授灌顶的时候,要看你是什么灌?如果是护法的自授灌顶,就是晚上。如果是师父的自授灌顶,是在早晨;本尊就是上午,空行母就是下午。(32-261)》》以上说一般之瓶灌,下说道灌。

第三节 道灌顶

道灌顶有四:瓶灌、密灌、慧灌、第四灌。

先说第一目--瓶灌:欲行道灌顶者,当先修身坛城:《《修身坛城者,先圆修静虑支:观自心间种子字放光,迎请金刚黑鲁嘎(忿怒尊)于面前虚空中,与上师相无异,对其献外、内、密(密供详第十三章怀法)、实相(实相供详第十三章怀法)等供养,及强烈敬礼等,复融入自身,如举灯破闇,身坛城清晰而立,所依亦明晰而立。》》(61-200)

如是观想已,次修守护轮:《《观自身顶门种种金刚杵,足金刚地基,肋骨金刚墙垣,皮肤金刚帐幕及华盖,汗毛箭网,指爪极炽燃火焰,于越量宫中、其所依身之足底风,三叉处火,肚腹水,心间土,脊柱须弥山,身坛城为等边四方四隅,心四脉四门,八支节为八柱,眼五色簷,鼻宝石砖瓦,齿半璎珞,唇舌欲乐作用,耳牌坊,所依之坛城清晰光明而显。》》(61-200)

由修如是道、可得三种体性见:《《实修道所出之三体性见为:现类体性见,空类体性见,双运体性见。……其本身实修行法为:能依及所依之身坛城光明而立,依次得心间意金刚宫殿之本尊容颜坛城,或观红色之第三智慧眼缓缓而动,于其上者专注松缓而观,若显若晦,二皆尽断,其后如前述而修。由专一觉明摄意于智眼处时,以智眼而转遣无明,以觉明清晰而执时,为“无明相所颠倒之有法”。当于其时,二种分别悉皆不入,不独慧眼光明,及其他本尊与坛城等。其遮遣轮涅一切分别,谓“离遍计执意之性相”者,此为择定离一等之类不生之法性亦非,本净之自性清净法性亦非,谓“瑜伽士无分别觉受之识明晰升现法性”。此为以遮遣所破无明相与遍计执意之二种分别,由断治门而安立有法及法性。又,所谓“执持觉明有法,生无分别法性”者,亦由能立所立门而安立。复次唯以执持明觉而生无分别,唯生无分别现前为明觉,谓“体性为一”。至若谓“以其用相异”者,由执明觉门而立有法,若于其时,以其他分别寻伺而空者,乃由生无分别之门而立法性。以其(现类体性见)轻易能持,依次生外内能依所依之坛城本尊而无余,或集摄情器世间之所现一切实有中,于前述见地之智能完全生起者,谓之“现类体性见”。空类体性见:于眼等之一切对境上,悉皆不迷,仅空之觉受朗然明照,其所谓以空类之觉明而执持之法性等,悉与前相同。双运体性见:心住于眼等之时,所修之境亦不生,空之觉受亦不至,觉受有烟、阳焰、如来之于眼前升起时,是谓“双运”,以其非所成于外境,亦非能成于欲想之由,故非实;然其就所升起觉之相而亦非虚,故谓非实非虚。为其所缘对境双运,彼所缘之了知者,谓“双运体性”。…》》(61-204~206)

如是现类体性见,乃是认为觉知心于修观之时,心无妄想杂念,住于觉明之境中,执持此明觉之心体能生明觉之境,复又不于诸法生起分别,此时之觉知心与明觉之境为一,体性不二,故名证得现类体性见,如是名为已发起“见地”;依密宗之道,发起“见地”者即是“初地菩萨”。然而如是菩萨其实完全不知见地为何物?此谓初地之见地乃是第八识之如来藏种智之智慧;此智要由七住位之证得第八识体而得总相智,然后熏修般若系列诸经而起别相智、或依真善知识熏修般若之别相智,圆成贤位之般若智后,再随善知识进修一切种智--楞伽经所说之八识心王法、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法,具足修此已,然后得成通达位之见地。今观密宗之“现类体性见”所证之智,完全不知不解第八识性,完全未曾触证第八识体,而言由此“现类体性见”能证得见地,无有是处也。

复次,空类体性见所言者,唯是意识觉知心不迷于境,只住持于觉知心“空”之觉受中,保持其朗然独照之空明境界,其实际“修证”仍然未曾触证第八识心--空性,仍不得言其已具大乘见道功德也。又未断除“觉知心常住不坏”之我见,亦是未得声闻法见道功德者。

“双运体性见”之言“非实非虚”者,乃是误解佛法者言。觉知心一向是意识心,意识心本是虚妄法,四阿含诸经中、佛说是心为常见外道之“常不坏我”,般若系列诸经中说之为有相之虚妄法,第三法轮诸唯识经中佛说之为“依他起性心”,仍是虚妄法;而密宗以此意识心之体空无色质而名之为空性心,以此意识心双运于明觉之境中,谓为双运体性见之证得,谓此能获得初地至六地之果证,并获得初地至六地之化身果报(详61-523~535),其实无稽,不符佛法也。岂有未证得七住位所得第八识性之般若总相智者,能得其上之初地乃至六地智慧者?无斯理也。是故此处所谓道灌顶所能获得之佛法修证功德,乃是无稽之谈也。

密宗更言由是道灌顶所获之现类体性见、空类体性见、双运体性见,能令密宗行者証得六地之轮涅无别见,亦是虚妄想也:《《(道灌顶之)宗趣:为出世间道中瓶灌六地之轮涅无别见者:其三千世界纳一芥子而无大小,穿墙透壁而无留碍,令河逆流,定执日月,能一变为多,亦由多变为一等。》》(61-207)

此说非实,谓密宗诸师之曾受道灌顶者,多如牛毛,而仍无一人能得如此段文中所述之作种种神变,故知所言虚妄不实。若是唯能于自己觉知心中作如是神变者,此乃想像观,非真有其实质,纯是内相分尔,亦于佛道之修证完全无益,修之何用?复次,轮回与涅槃无二者,唯是第八识如来藏之所住境界,非是觉知心之所住也。此谓第八识心自无始劫来,不曾有灭,故不曾有生,不生不灭故名轮回与涅槃不二。

复次,第八识心自无始劫来不于三界六尘万法相应而起贪厌,故无轮回之可言,亦无生死之可言,故名轮涅不二。反观觉知心(意识)夜夜断灭,不能由前世来至此世,唯有一世;亦永不能去至后世,故说觉知心有生--缘此世之色身而因如来藏生;故说觉知心有死--色身坏已即随之而坏,受生入胎时永远断灭,尽未来际永无复现之时,来世之觉知心乃是另一全新之意识,故说觉知心有生死。如是有生有死之觉知心,云何可说为轮回与涅槃不二之心耶?无斯理也。是故唯有第八识心方是轮涅不二之心,今者密宗古今诸师悉皆不知不证第八识心,而言觉知心如是修行道灌之法,能证初地之见地及化身果者,其谁能信?唯有无智愚人信之尔。

第二目--密灌:施行密灌之前,上师须先勘验弟子之气功已否成就?若未成就者,不得为其传授密灌之法。接受密灌之行者,于灌顶之前,须先奉献曼达及观想供养除罪,以修集福德资粮:《《为积集顺缘之资粮故须献曼达,其法:观面前虚空中杂宝庄饰之座上,有莲、月,其上复有自己之根本上师,彼为三世诸佛身语意之体性,与金刚持无异,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以自心所悦之相而住。于其曼达瓶上献七堆花,为所缘之依凭;自性根本清净之吠琉璃地基上,四洲、须弥山、日、月、人、天无不圆满齐备。复次,于世间界中悉皆充盈由自己悉皆无执之所供养一切资具,誓愿集积自主三世圆满受用身之一切善根,不观前面之一切客众,一再献供,祈请加持自己能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如是祈请,且持一定数量次。复于上生强烈敬信,谓“除遣违缘”:诵念百字明,及观自顶上金刚萨埵安住,一面二臂,持铃杵;佛母--金刚慢母--持钺刀颅器;二身皆白,以诸宝、骨饰庄严,金刚跏趺相交抱;其心间月轮坛城上白色吽字,由彼生甘露相续,充盈薄伽梵金刚萨埵佛父母身中;复如兴云雨般(复又犹如行淫一般),其甘露续自顶门而入(其下体流出淫液继续自行者顶门而入),消除一切黑相(消除一切黑暗业相);甘露续清净二垢道已(甘露继续清净尿道与谷道之后),复自二足心流出(复自行者二足心流出),智甘露(佛父母所降赐之淫液)盈满身中诸处,复诵黑鲁嘎百字明(复诵欢喜金刚之百字明)。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喜,经年累月而行之。以其二者之持数定量,献其数于上师,若其同口,则生大障碍及劣定;若异口,则生妙定及障碍少。》》(61-224~225)

如上所举口诀之意,其中隐语经余加注已,读者阅之自知其意,无须再加解释。百字明之意涵,容后另述,此处暂置。密宗行者如是“修集福德资粮”已,方可正式进修密灌之前行与正行道。

密灌之修行次第者,先修自加持次第道;此有前行与正行,前行者:《《先行静虑九支。复行三净治,其身净治者,转头颈,双手各摆动,二足猛烈抖,此所谓五肢之净治;如是如实而行,至疲累时,身语意弛,自显自松缓。其语净治者:舍诵经及聒噪等,为摈除语业。意净治者:暂舍本尊瑜伽等静虑观修,意离诸业而厌离。如是三种净治,须经年累月而行之,禅定势必自生,设若不生,则行静虑之正行。》》(61-226、227)。如是前行所谓之静虑,并非佛教中所言之禅定静虑,而是密宗自行创设之静虑法门,依之而修者,不能成就 佛于三乘诸经所说之禅定等静虑功德及境界,皆是依于密宗之成佛妄想而别设之“静虑”法门观想尔。学人应知此事实,莫将密宗所自创之“静虑”,误认为即是佛所言之种种三昧法门修法,于下随说之:

静虑之“前修”有三:《《身要:身跏趺或危坐,以舒适为度。然其背须无倚靠而直其椎骨,头微俯,眼上翻,舌抵上颚,唇齿相合,此为身要之建立,如筑屋之墙垣。次以鼻猛烈呼息三回,此语要之建立,如扫除屋中不净秽物。次心要之建立者,放怀散心,出息如逸马奔马;以此前行三法中第一法,为利益一切有情故愿成佛,即是修菩提心。修上师于顶门安住,于彼生强烈敬信。诵吽字为守护轮,以诵吽字修本尊。此静虑九法为一切静虑之前行。》》(61-227~228)

静虑之“正修”者:《《…其气瑜伽纵令清净正觉,亦曰不可思议,且其口诀亦为二万一千六百诀,略为九百诀,复略为二百二十五诀,复略为十诀,复略为集“出、入、住、遍”等四诀。于其气瑜伽自在,以此四诀,能行一切道,谓命懃、或金刚诵。其外出有四:命懃均出、止懃出命、劲生均出、口有声出。其内盈之口诀有二:止懃盈命、口无声入。其住(之口诀)为能行道相合。如彼实修时,各有四要,即:实修方便、究竟之量、生何功德、离何过患。》》(61-228~230)

复修五不观待轮:燃灯、梵雷、脉瑜伽、舂棒轮、点瑜伽(61-242~253)。又加修三观待轮:利、迅、固(61-254~261)。复有五不观待轮及三观待轮之修习口诀及其他口诀与所缘七法:拙火红、火燃炽、明点交征、火轮、火猛炽、火极炽、火遍炽等修法(61-261~265)。由修此诸法故,能得“见地”而生四定,所谓:烦恼自生定、分别自生定、空寂自生定、轻明自生大智定(61-266~267)

至于此“静虑”之实修法及其要诀,皆是在气功及种子字之观想上,以及观想明点运至下体尖端引生其淫乐而如何不使精液漏失等法门上用功。然后言如是用功修行者,能得“见地”及四定等;然而此诸定慧等内涵,皆非佛门中所修之静虑与定境,亦皆非是佛门中之般若智慧;皆与三乘诸经所说之第八识主体无关故,名为“心外求法者”也。依如是外道之修法,而言可以证得佛教中之“圆满报身任运成就果等”(详见61-230~269,文长繁琐故不举述),完全与佛法之断惑证果无关;法道迥异,所证果报之内涵亦迥异,绝非是佛法也。

密宗行者如是精进一心修行,所得宗趣为临终光明、不须混藏于死时修、亦可得究竟宗趣--得圆满报身任运成就之果(61-269)。然究其所说所证,皆是外道邪知邪见之修行法门,与佛教诸经所言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修证完全无关,所谓得圆满报身任运成就之果者,其实与佛教所修证之圆满报身果无关;密宗行者不知其谬,随顺其邪见邪法而精进邪修之,所得之果报则是邪证之外道境界,及得“大妄语--未悟言悟、未证谓证”之重罪,以及“破坏佛教正法弘传”之大恶业,何其冤枉?

行此密灌时,上师必须能作观想--观想“佛父佛母”于宝瓶中交合而乐空双运,降注淫液“甘露”于宝瓶中,方可为密宗行者灌顶,是故此灌又名为“观想的三灌”。若上师对于如是观想不能成功,则不可为人作此密灌;纵然灌之,亦无得灌之实。

密宗上师欲为人作此密灌之前,必须先已受此密灌,并取得阿阇梨资格,娴熟此灌顶之仪轨及内涵意义,并能观想成功,而后始可为之。阿阇梨灌顶者,如宗喀巴所言之金刚阿阇梨不共灌顶云:

《《金刚阿阇梨灌顶之正行,如持祥云:“又不退转灌顶,于金刚与铃三昧耶,增身加持。”又云:“由此加持令成欲天体性大印(由此加持令成欲界天男女交合受乐体性之大手印),即是印三昧耶。”谓授印三昧耶时(谓授予双身法密意之大印三昧耶时),即授阿阇梨灌顶之正行。罗侯罗吉祥友常住金刚亦说授印三昧耶,作欲天父母抱持状时为阿阇梨灌顶。为証如是印三昧耶,故引“智慧满十六(谓密灌时所需之智慧母须年岁方满十六岁者)等。毳衣大师亦云:“此中自欲天身金刚持性,以结合次第加持令作抱持状,即大印三昧耶。”此说以印三昧耶颂令如是行。……云何亦引“智慧满十六”等?……以修身为欲天父母,是阿阇梨灌顶之因支故。由证三昧耶,须修欲天父母,故引“智慧满十六”等。意谓应修智印作如斯状。“金刚铃结合”者,谓持铃杵修抱持状。寂静论师亦云:“金刚铃结合者,谓由双手。”“为上师灌顶”者,谓由抱持生妙乐三摩地(谓作此秘密灌顶时,要有方满十六岁之“智慧母”抱持交合而得乐空双运--生起乐空不二之妙乐三摩地而射精,产生男女混合之淫液--红白菩提心--作为灌顶之用,方能成就秘密灌顶之实质)。……时轮大疏中云:“次将铃杵授于弟子手中,而授某甲金刚之阿阇梨。”谓于瓶灌顶前,由三三昧耶门中传一阿阇梨灌顶。……如是第一瓶灌顶者,如略续云:“初触祥慧乳,即是瓶灌顶。”欢喜金刚经于“智慧满十六”等,释为:瓶灌顶及以阿阇梨灌顶,是依真实明妃(是依实体明妃、而非观想之明妃)而说;第二瓶灌顶者,谓由抱持触九明妃(言此灌顶所须用之明妃应达九人之众,一一与之淫合而生妙乐故生种种多量男女混合之淫液以为灌顶之用)所生妙乐,唯多寡异,余与前同。》》(21-363~366)

此中所异者,唯是明妃之多寡差别;宗喀巴作此说者,意在授此“上师不共灌顶”时,由上师之一一与彼九位明妃淫合,而现场表演并告知受灌之弟子,令弟子了知种种女人之性欲差别,则受灌之弟子成为金刚上师之后,将来为异性弟子灌秘密顶时,能知如何令其种种不同种类之女弟子达于性高潮、而体会其中淫触之乐空不二等,受灌弟子由此缘故而取得阿阇梨(上师)资格之秘密灌顶。

如是密灌,宗喀巴主张须用实体明妃多达九人,令于灌顶坛中一一与上师淫合而取得淫液,作为密灌之用;亦令弟子了知种种不同女人之性高潮同异等,以后为他人授密灌时,方知其中之方便与善巧也。各派密灌之阿阇梨灌顶,大多主张明妃只须一人即可,黄教宗喀巴所造《密宗道次第广论》此段文意中,则主张须有九人;唯此有异,其余无大差别。以上所言乃是道灌顶之密灌,及上师不共灌顶。

密灌之立名者,宗喀巴如是云:《《……此之三昧耶者,‘结合经’说:依五甘露,不害众生,不舍女宝,不毁师长。名义,是以父母菩提心密物(男精及女人淫液)灌顶,故名密灌顶。秘密灌顶嗢柁南曰:‘供明妃请白,生弥陀弟子;师长及佛母,二密物灌顶(以师长及明妃行淫后射精而与明妃之淫液混合,名为具足红白菩提心甘露,即是二种秘密物),授灌顶清净(依此规定而灌顶者,方是清净灌顶)。’》》(21-397)。是故密灌必须以男女淫液之混合液作为甘露而灌顶,若不具备此二密物(男上师之精液白菩提心及明妃之淫液红菩提心)者,则密灌即成不实,不能成就灌顶功德--不名清净灌顶,不名得灌。

第三目--慧灌:下说道灌顶之慧灌。此灌由上师实行无上瑜伽(与异性在灌顶坛中淫合射精而取得甘露)而为弟子灌顶,并随宜解说,故又名为实行的第二灌--第二灌中只略作解说故(上师不共灌顶时方有详细解说,非“上师不共灌顶”之密灌,只作大略之解说)。上师以曾受“阿阇梨不共灌顶”,故已了知密灌慧灌之真实意涵,因此能为其弟子作密灌及此智慧灌顶。

弟子欲受此灌顶之前,必须已先随上师修成风瑜伽,并能自由提降明点,亦能降于摩尼(男性之摩尼谓龟头,女性摩尼谓阴蒂,亦名宝珠轮)受乐而不漏者,方可受此灌顶。受此灌顶之弟子,必须已先受秘密灌顶,否则不许受此智慧灌顶。意谓欲受此灌者,必须已经了知密灌及此灌之内容及涵意,然后方可受此灌顶。若不知其意者,灌顶已,必谓遭受上师之性侵害也。以此缘故,恐将伤害密宗之名声及“弘传事业”,是故有诸严格限制。

灌顶之法:先须寻求具相之明妃,此说共有六相之女:《《1、具兽女:上身乳坚实,下身丰腴紧密,腰细,步态悠闲,见男子时目不瞬眨,其体气及密处有麝香味。2、具螺女:总相为骨粗,肉滑软,脐有右旋螺纹,身力大、迅捷,音清亮快疾。3、具象女:总相为身肉丰腴,身肢短,力大,眼小,耳长且大,出汗时其味极馥,聪慧寡欲,蜂常缠(绕)之。4、具纹女:肉色微红,脐上有三竖纹,眉间有一竖纹,诸肢节纤长,身肢多有吉祥纹者大吉,护爱孺,如此者应特赞许。5、众相女:具四种功德,或具二、三种功德。其他教授中亦有为具牛女,此女与具象女同一性相。 此外亦有谓具莲女种性(谓子宫口--中脉下端之脉口分明而易于与龟头相接)者。…彼无论为何,其应具发卷、眼媚、眉际无断,口与息有麝香味,前有一特殊齿,乳坚实,脐上三竖纹,额上一竖纹,下身腴阔,莲(下体)无须,丰颊,有龙脑花香,乐行能为坛城行止(及)(双身修法)等功德。若具此等功德,方为合适成就之所依(女)。》》(61-275~276)

如是觅得具相之明妃已,次须净治所生--将所觅得之明妃加以净治,然后方可用作双身修法之“佛母”。净治之法先以闻思“佛法”而净治之:《《由闻金刚乘四部密续(由闻金刚乘四部密续所说双身法)之时,生起不共信念(信受此不共显教之金刚乘法门),以断戏论(对双身法具足信受,而断除轻视蔑视双身法之言论),无畏行于甚深奥义(不畏惧共修此双身法之甚深奥义理)。》》(61-277)

次须以戒行净治之--令彼明妃加受密宗之三昧耶戒,以防后来泄密:《《受十善,极行于此法(努力修行此双身法),行布萨至圆满之优婆夷时,其以别解脱戒、菩提心戒、菩萨戒等清净相续。》》(61-277)

然后须先为此明妃灌顶,令其成为金刚乘弟子,方可与此明妃合修乐空双运之法,令明妃笃信双身法为最上佛法;于后始可藉与此明妃合修双身法,以取得“甘露”而为求受慧灌之弟子作慧灌之行:《《以灌顶净治:即以四种灌顶圆满而清净。》》(61-277)

如是净治明妃之后,尚不能作为明妃而用之,尚须锻炼此明妃修成瑜伽禅定(宝瓶气及明点之升降功夫),方能配合上师于慧灌过程中之乐空双运提降等行,而成就慧灌之甘露(而成就慧灌所需之淫液--密宗谓此为双具红白明点之菩提心甘露。男上师之精液为白菩提心甘露,明妃之淫液为红菩提心甘露):《《以瑜伽禅定净治:以瑜伽之力摄气,以能持菩提心(以具有能持精液明点不漏)者为之。》》(61-278)

此谓明妃之条件,于萨迦派而言,亦极严格,不具此诸条件者亦不能用之。如是严苛之标准,意谓:必须明妃亦能控制自己之性高潮,于上师许可时,方入等至(性高潮)中体会乐空双运之境界,如此方可取得明妃之红菩提心(淫液),如此配合上师而同入性高潮中,方能取得等分之红白菩提心(令男性及女性之性高潮相等,亦令双方之淫液分量相等),方能为密宗弟子作智慧灌顶之用。是故萨迦派之修行,欲觅取适格之明妃,亦非易事。觅得之后,尚有许多工作须要完成之,否则不能为弟子行此第三智慧灌顶也。

上来所言,乃是萨迦派所主张之明妃,彼所需具备之条件,较他派严格。觅得明妃而净治之后,入灌顶坛已,尚须语、欲、加持等匀:谓身语等匀、所欲等匀、加持等匀。此属上师于智慧秘密灌顶中所应为之事,容于第九章之双身法实修中举证述之,此处暂置。

此灌顶中是否必须使用明妃与上师合作,古印度已是众说纷纭,故宗喀巴如是云:《《…故在印度凡十七家,有说第三住摩尼乐(有说第三灌时上师应住于龟头引生之大乐中),从彼出菩提心(从彼大乐而射精、泄出白菩提心--精液--以供弟子舌尝之用)即为第四(即为第四灌顶);有说第三灌顶无间(上师与明妃同至性高潮而观乐空不二,上师与明妃同时双运乐触与空性观,即是无间。由此而取得之淫液称为红白菩提心,而由受灌顶之弟子)舌尝(此)菩提心为第二(灌顶);有说第三(灌顶为)无间(舌尝菩提心淫液),用余明妃(若必须再用其余之明妃,不止一位明妃者)为第四等(则为第四第三灌之灌顶)。》》(21-399)

由宗喀巴此段文意,谓由于第三秘密灌顶之是否须用明妃(若不用明妃,则由上师以观想之法而生乐,因此射精而取得精液菩提心。或由手淫之法射精)而取得白菩提心;或不仅用一位明妃,尚须用多位明妃,然后取得多位明妃与上师之合成红白菩提心,而为弟子灌顶及令弟子尝之,各派众说纷纭,并无定论,非是绝对之法。是故他派中亦有主张可仅以语言说明,令弟子了解即可者:《《谓传第四灌顶之时,如前晓示,唯以语言令生了解,即为弟子传彼灌顶。弟子亦唯由于语言立为得彼灌顶,是为成法器之第四灌顶。》》(21-397)

宗喀巴则认为,应有明妃合作而取得红白菩提心,以之作为秘密灌顶之用:《《为讲经等所传后密灌顶,谓由师长与自十二至二十岁九明等至(谓须由师长与自十二岁至二十岁各种不同年龄之九位明妃,一一与之交合而同入性高潮中而观乐空不二,而后一一射精于明妃下体中而收集之),俱种(具备九明之红白菩提--上师与明妃混合后之淫液--俱有男女双方之种子)金刚(此淫液名为金刚菩提心)注弟子口,依彼灌顶。如是第三灌顶前者,与一明(与一明妃)合受妙欢喜;后者随与九明等至(后者则是随即与九位明妃同入性高潮中),即由彼彼所生妙喜(而取得甘露为弟子灌顶),……》》(21-399~400)

是故究应与明妃合作而取得“菩提心种”?或唯上师自身之“白菩提心种”即可灌顶?或应与多位明妃共同合作而取得“红白菩提心种”?方能为弟子传秘密灌顶之法?各派对此并无一致之定论,宗喀巴则认为应与九位明妃同入“等至”,然后取得“俱种”,而灌入弟子之口,引生弟子舌尝之淫乐,方是如法清净之灌顶。

萨迦派则认为必须与明妃合作,方能为弟子传授秘密灌顶:《《第三得灌:寻思之分别有三:一、初即少量寻思者,密灌之物,于螺与蚌中现行(于阴户与阳物中出现),后置其舌上(然后置于弟子之舌上令尝)。二、略分别者(弟子若稍微分别此秘密物为不净者):其物以乳、酒等调和配置而赐饮之。三、大分别者(弟子若于此密灌淫液大生不净之分别心者):其物不能置舌上(弟子不敢尝食故),则仅示于喉间明点(则仅在弟子之喉间沾点即可)。》》(61-193~194)。既言螺蚌二物,则知是主张须用明妃者也。

如何请求金刚上师传授此秘密灌顶?宗喀巴云:《《先供物请白者:以幔帐等隔成屏处,弟子胜解:“师为金刚萨埵”,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生处无坏(生产之处无坏)、年满十二等之童女--奉献师长(以私处完好无坏而年满十二岁至二十岁童女九人奉献与师长同乐而作供养。“等”字谓十二岁一人、十三岁一人、…乃至满二十岁一人,共为九人)。如《大印空点》第二云:“贤首纤长目,容貌妙庄严(容貌必须美丽),十二或十六(年岁须在满十二或满十六岁之间),难得可二十(若有困难者,则可用满二十岁之未婚女人奉献师长行乐,以取得师长欢心)。廿上为余印(若超过二十岁以上者,则属于其余手印之用者,不适合作秘密灌顶之用),令悉地远离(会使得密灌所应得之悉地皆远离而不能获得故)。姊妹或自女,或妻奉师长。”》》(21-376)

如是随于自己之财力高下所能成办,以胜妙绝色之年轻少女,或以相貌稍劣之年轻少女,或以已经年届二十之女人,供养上师令悦。乃至财力微少、不足以募得他女,而以未逾二十之自妻、姊妹,或以家中年少之女儿,用来供养上师,取悦于上师,然后方可获得上师传此秘密灌顶之传授。此即是宗喀巴所说请求上师传与密灌之请白方法。

宗喀巴复云:《《修“密灌顶物”者,次由师长具主尊慢,将俗女身观空之后,(观想出)生天女身,先应加持金刚莲华(先应加持明妃之女阴),而(与明妃同)入等至(同入性高潮)(于性高潮时应)念诵:“嗡萨缚达塔伽达阿奴惹迦那,班拶娑跋缚,阿摩郭吭。”此出幕经与集密经。(然后再观)想以心间种子放光召请毗卢佛(密宗所说之双身像报身佛)与佛眼等入定(入性高潮中一心不乱、不起分别心)(再观想毗卢佛父母行淫大乐而流出红白菩提--淫液)从毗卢门(从自己顶门进)入自身中,大贪融化,经阿缚都底(经中脉)至金刚摩尼(至龟头),坚固俱生(令阳具坚挺不软而生起俱生乐不中断)。如集密后续云:“金刚莲华合(男女二根和合),集诸有金刚(收集诸有之金刚心--精液及女方之淫液),身语意加行(指行淫过程中之身语意业努力等行为),彼悉摄心(悉摄入于男女双方淫液菩提心)中,由金刚路出(由尿道出精),降于弟子口(再注入弟子之口中)。”》》(21-376~377)

宗喀巴又云:《《传密灌顶法者,次从莲取其金刚(接着从明妃之下体取其金刚心--淫液):以大指无名指取摩尼宝(以手指撮取上师射于明妃女阴中之精液),胜解“如来化汁与自菩提心无二”(应当生起胜解:如来化现之汁液与自己之菩提心精液无二);恐彼持“语金刚弥陀慢”之弟子见而不信,故遮其面,非彼手眼所及(不令弟子眼见或以手触及),诵金刚鬘经所说之:“过去金刚持,为佛子灌顶,以妙菩提心(以如是上妙之淫液菩提心),今为子灌顶。”又诵:“嗡啊班拶枳吽”等主尊咒,(将淫液--金刚心)置彼口中。弟子亦应想是毗卢佛等一切如来总集体性,念诵“阿贺摩诃苏喀”而咽,咒义为希有大安乐。次明妃从定起(然后明妃从一心受乐之境而起身),不着衣服,于莲华(于自己之女阴)中取甘露滴,如是置彼(如是置于彼受密灌之弟子)口中,彼亦如上而饮(弟子亦如前面上师所授一般而饮之)。言如是者,谓非眼手之境(不许弟子观见及手碰触之),亦以大指无名指取,如前诵咒及颂(而赐与弟子尝之)。言如上者,谓以总集一切佛心(观想一切佛父母合于上师与明妃身中而行淫受乐流出红白菩提心,由密宗行者收集之)而饮,亦如前诵“阿贺摩诃苏喀”。月称论师……等说:虽一弟子(虽然灌顶时只有一位弟子受灌),亦须父母俱传秘密灌顶(亦须上师与明妃二人在密灌坛场同时行淫而传秘密灌顶),缺一不成(若缺明妃或上师其中一人,即不如法)。》》(21-376~377)

由如是宗喀巴所说,及其所举密宗月称“菩萨”之说,则已显示秘密灌顶必须有明妃合作,方能具足红白菩提心,月称已说“虽一弟子,亦须父母俱传秘密灌顶,缺一不成”故。

随后之灌顶,宗喀巴如是云:《《如是五次第论及摄行论亦说:将菩提心(将淫液)安置瓶内或杯中而为(弟子)灌顶。明显双运论说:师长以大指无名指,(将淫液)授弟子口之后,仍将(其余)菩提心(淫液)放螺杯等中,和以香水,唱吉祥颂为先而为灌顶,引月密空点经为证。……秘密灌顶之体,如大印空点第二云:“由大无名合,受用入内身,尔时生正智,犹如童女乐。”谓以师长父母空点安置舌上(此说以上师及明妃之淫液安置于弟子之舌上),由尝彼而生妙乐三摩地(由尝彼淫液以引生淫乐而入妙乐之一心不乱境界)。……秘密灌顶之后,弟子先以“菩提金刚”等文请白师长。师长次以前所供养、具三昧耶与律仪之明妃,或其余有妙色像者(师长随即以受灌顶之弟子在方才所供养之美丽明妃数人,或其余具有妙色像之明妃,指示弟子),告(告诉弟子)云:“此悦意色像,佛观汝应依“佛”观察而认为:汝应依止此等妙色之明妃而修双身法),轮次第结合(自己中脉内之五轮须依次第与明妃之中脉五轮结合:谓全身皆须紧密结合,及由下体运入明妃中脉下端,而与明妃之明点在明妃之中脉五轮内结合运行),当受胜妙乐(应当由此享受殊胜之妙乐),由金刚跏趺(由坐姿之淫行及第四喜之乐空双运),心(精液及觉知心明点)入摩尼(移至龟头)(而引生第四喜大乐)。”令其了知(令弟子知晓此密意)(将诸位明妃付)与弟子(弟子随即与此众位明妃而共修双身法)。……明妃以红花等妙香涂饰(之)裸体(内有淫)(出)生,(手指自己之下体而指)示弟子曰:“希有妙莲花(这是希有美妙之莲花),具一切安乐(具备一切安乐),若如法依止,我常住彼前;亲近诸佛等,如作莲花事(若作双身修法之莲花事业),自在大乐王(此谓密宗所说之报身佛--譬如密宗之普贤王“如来”,恒于此中住(永远都是住在此莲花中)。奔拶(依止)木叉(解脱)(可喜可贺)。”》》(21-377~382)。此即西密黄教宗喀巴所说之密灌也。

为何缘故传授此第三秘密灌顶?宗喀巴又云:《《秘密灌顶(之目的),为令(弟子)成为信慧之田,守护三昧耶,及清净语。成“信田”者:谓于密咒(及)密行(双身修法)不生邪疑,信心坚固。令成发生彼信法器之理:谓将明妃奉献师长,及尝师长明妃等至二界(及尝二人交媾大乐后射精之男女混合后之淫液),由师长与本尊力故生殊胜乐,遣除不信。……空界,.拏热跋谓(为)师长父母(上师为父、明妃为母)金刚(阳具)莲华(阴户)交合(名为)空界。此中实具二界(此空界其实具有上师之种子及明妃之种子,故合名二界)以及香水(以及淫液),余者集其净分精华。清净语者,谓不异“主尊父母”“师长父母”等至(性高潮中之一心不乱境界)所生俱生喜之密物(所生第四喜而射精混合后之淫液),与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所化体性无可分别(谓诸佛亦由此红白菩提种子所生,故皆同此体性故无分别);具大力故,尝彼能生大印点中所说如童女乐。如是彼乐下至舌喉等处,能净彼彼诸处脉风,故能净语。由舌尝受菩提心味能净语者(由舌尝淫液味而能清净语业者),是密灌顶之力。由身领触二界(由色身领受上师与明妃行淫混合后之淫液所产生之)触尘、能净意者(而能清净意业者),是第三灌顶力。如是由彼胜物因缘,加持脉风及菩提心,故成修脉风猛利等瑜伽之器。由修彼等,成自加持幻三摩地之器,故于修习彼道获得自在。》》(21-416~418)

由宗喀巴如是等言,可知传授第三秘密灌顶之最主要目的,乃在于令弟子成为可以修学密宗双身合修法之“道器”;借由秘密灌顶之理论说明,及其内容说明,令弟子信受其法,不生怀疑而领解之,准备起修双身法,此是第三灌“慧灌”之主要目的。

传授此第三秘密灌顶时,师长须教授弟子、令了知四喜差别,如宗喀巴云:《《若谓“此处须以师长教授、了知四喜差别”;四喜云何?如穗论第五云:“此从波拉根本(此乃是从明点等观想,以双身法合修作为根本),从密莲华、金刚摩尼,生前欢喜等三(从秘密之阴户、男性之龟头而生起前三种欢乐之喜),于摩尼中生俱生喜(最后则于龟头中生起第四喜,名为俱生喜)。此是一种建立。”又引时轮宗云:“液始从髻处,至毫莲为喜(观想精液白菩提心“明点”从顶门处出现,降至金刚毫端“龟头”或阴户而生第一喜);胜喜与妙喜,从喉心处生“胜喜”“妙喜”,则是将龟头中能生淫乐之明点上升至心处与喉处而出生)。脐处起离喜“离喜”则是将明点降至脐轮时出生),乃至密莲华(乃至再降至秘密之阴户中亦可生离喜)。至密金刚宝,俱生喜不出“最秘密之金刚宝”第四喜,则是在明点降至龟头或阴户中而引生最大乐触时,却可忍住而不射精,因此而永住最高潮中连续不断,并因此获得世间最大之乐触,此喜即是第四喜,名为俱生喜,故说“最秘密之金刚宝--俱生喜不出精”。”前者从金刚根本起(前者是从金刚行者的根本“阳具”开始),未至摩尼中央(尚未到龟头之中央时),随处所别,生三种智喜(由明点随处所到而作分别:生出三种“智慧”之淫触喜乐)。由断上上品及上品中品三粗分别,安立欢喜、胜喜、妙喜(由于断除三种粗分别而安立“欢喜、胜喜、妙喜”三种)。虽有微细下品,由无粗者,立俱生喜(虽然还有微细下品之“嫌恶”分别存在,由于已无极粗之嫌恶之分别,所以建立第四喜为俱生喜)。……如鬘论云:“由慧合吉祥(由密法智慧之男女和合而生吉祥),正表示真实(正确地表显示现法界之真实相),从金刚跏趺(此真实相之证得,要从男女坐姿交合之法引生至乐,直到其乐引起呼吸暂停之时。详后数句中举示),心入摩尼中(将红白菩提心运入龟头中而生起)。”……谓四喜中立俱生智为此慧智(这是说:在四种欢喜中建立第四喜证得之“俱生喜智慧”为此双身法所证得之智慧)。生起之时,谓菩提心至金刚摩尼未出之际(俱生喜生起的时候,是说在精液已出至龟头,享受极乐而尚未射出之际)。金刚跏趺,谓住摩尼、二鼻孔内停息之时(金刚跏趺之意,是说:将明点及精液出至龟头引生极乐触,而控制不令出精,长受最高潮之乐触至几乎不能忍受,令鼻息停止之时,名为“金刚跏趺”。毳衣大师说生时与体性同前(毳衣大师说:俱生喜出生时节因缘及其体性,是与前面之三种喜相同--皆由淫触而出生),四欢喜中,说于胜喜、离喜、中间而生(于四欢喜中,都是要从淫触之前三种喜乐而出生)。萨惹哈师亦说俱生智为第三灌顶。若传女子灌顶,“于金刚处”当知为莲(若是为女子传授第三灌顶时,应令女弟子知晓“于金刚处”一语所说者是“阴户”。此如妙吉祥口授论第三灌顶时云:“由虚空界金刚合(由观想金刚界本尊父母和合及自身与明妃交合中之二人明点淫液相和合),具正眼者生大乐(具有真实知晓此法之正眼者,能因此生起大乐);若于正喜离欲喜(若于正受高潮之喜乐时,能远离射精贪爱之喜),见二中间远离坚(就见到远离二边之中间正道,而得远离射精之贪爱,令下体永远坚固不软而常受至乐永不间断)。莲空金刚摩尼宝(阴户空性与摩尼“龟头”是金刚乘之宝),莲藏二合金刚趺(阴户与阳具二者交合而进入至乐、鼻息暂停时),若时见心入摩尼(若当时看见明点精液运至龟头而能不射精),知彼安乐即为智(了知>彼受乐而不致射精,能永受至乐之道,即是金刚乘之智慧);此是圆满次第道(这是就是圆满“佛法”究竟修证之次第法门),最胜师长共宣说(这种法门是证得最殊胜境界之师长所共同宣说者)。贪离贪中皆无得(淫乐之贪与离射精之贪,此二者中之乐触正受其实皆无所得--并无物质之法可得),刹那妙智于彼显(但是在二根交合之刹那间生起之妙智,却于彼交合之际显现),八时一日或一月(密宗行者应当每日八个时辰,或全天、或整整一个月),年、劫、千劫受此智(或整整一年、整整一劫、整整一千劫中,不断地在第四喜之交合快乐中正受此智慧)。”正灌顶时受须臾顷,正修习时、长时领受经八时等(在正受灌顶时,只享受“舌尝上师与明妃之淫液时引生”短暂之快乐;经此灌顶后进入双身法之正修习时,则须长时间之领受此乐,譬如每日八个时辰受此乐。“等”字之意为:全天、整月、整年、整劫、整整千劫而受此乐)。》》(21-383~384)

宗喀巴于此段文字中所说之俱生乐、俱生喜…等,皆是淫乐之别名,唯于淫乐之引生部位差异及乐受之强弱久暂有别,而施设不同名称之“喜”名尔。教授此四种喜者,乃在于为密宗行者说明所证之“喜乐”层次差别,即是所证“佛果”之差别;并以受乐之时间长短有别,而言证量有高低差别,故说:正受第三“慧灌顶”时,只是于舌尝“上师与明妃交合后之淫液”时短时受乐,但于灌顶后之进修双身法时,则必须长时间与异性交合,而领受淫乐之高潮达于连续八个时辰(应系连续八个时辰,古时并无小时之设,一日分为十二时辰)。由能不射精而持久连续领受淫乐高潮故,说彼行者为“证量极高”“大修行者”,能领会其中之技巧及乐触,并能体会极长久乐空不二、乐空双运故。宗喀巴说:“为令密宗行者于此双身合修之法能得自在--能自行完全控制不射精而长受淫乐--故须传授此第三灌顶,指示双身修法之密意。”

第四目--第四灌:第四灌乃是完成第三密灌--慧灌--之后,与金刚上师第一次合修之法也;此灌及以后与自己之妻女母姨、或异性密宗同修之间,合修之乐空不二双身修法,皆属“内印”。第三秘密灌顶之慧灌则属于“外印”,弟子自身尚未能亲自与异性合修故,唯尝上师与明妃之红白菩提心而生乐故,非由自身之“正修行”而遍身领受乐空不二之乐故,由是说彼第三慧灌名为“外印”,谓此“舌尝淫液之乐”乃是由外法而生故,非由自身而生之“内法”故。

密宗弟子于第三灌中既未亲修,云何有“慧”?宗喀巴云:《《第三灌顶慧,谓胜智于此有故(是说“殊胜之智慧”乃是因此灌顶而有故),是为外印。智谓从彼所生离分别心“智”是说:从彼第三灌中所出生之离于“淫液甘露不清净”分别之智慧),清净俱生欢喜(能引生清净之俱生欢喜至乐),广如前说。由修第三灌顶所示之俱生智,最后离一切障周遍清净,即第四灌顶。此等由大乐味洗净意故(此等诸乐是因为由上师与明妃在灌顶坛交合至俱生乐现起而引生甘露淫液,令弟子舌尝之时而了知此是“大乐之味”,因此引生此乐之智慧而洗净弟子原有“淫液甘露不清净”之心意故),亦名灌顶(所以也可以名为灌顶)。可知除彼安立功能以及自在彼道立为灌顶。》》(21-418)

由宗喀巴如上之说明,即可了知:须得此“慧灌”之后,方能进修第四灌顶;受上师第四灌顶之时,与上师交合之际,由上师亲自指导双身法修证之理以后,方能与他人共修无上瑜伽之乐空双运。若未与上师入第四灌顶坛,接受上师之“临床(临坛)亲自指导,而迳行与他人合修双身法者,即是违犯禁行戒,成为犯密宗十四根本戒者;依密宗之说法,此人必下“金刚”地狱。

是故必须受上师第四灌顶之后,方可“修证”双身法,方能证得乐空不二之即身成佛“智慧”。从此便可通达密宗一切经典,方能成为真正有证量之金刚上师,第四灌是实修无上瑜伽之基础故,通达第四灌便知密宗一切修行法门之密意及实修之法故。然于正受第四灌之前,必须先觅求上师所欢喜之明妃,请求上师入坛行淫而生第四喜之乐,然后赐与“上乐味”“甘露”令尝,然后方可再择期受第四灌顶--与上师第一次合修双身法而由上师亲自临床指导,所以宗喀巴认为必须有第四灌顶,方能完成密宗即身成佛法门之灌顶与修证:

《《为讲经等所传“后密灌顶”(为欲令弟子“能讲一切密经”等故,所传与弟子之最后秘密灌顶),谓由师长与自十二至二十岁九明等至(是说由师长与自十二岁至二十岁各一人等九位明妃一一交合而同入性高潮中安住),俱种金刚注弟子口(引生大乐而出精,令与九位明妃之淫液和合、俱足十人之种子,而灌注于弟子之口中),依彼灌顶(依彼甘露种子而作灌顶)。如是第三灌顶前者,与一明合受妙欢喜(如是,第三灌顶前者唯与一位明妃交合而受妙欢喜)。后者,随与九明等至(后者第四灌顶则应随顺密经所说而与九位明妃同入性高潮等至),即由彼彼所生妙喜(即由彼彼“与每一位明妃”所出生之妙欢喜而产生甘露,而为弟子作第四灌顶)。第四灌顶前者,由菩提心住摩尼中不外漏注、俱生欢喜(于第四灌顶之前所证得者:唯是受灌之后,自己将精液及明点同时安住于龟头而不外漏者,此仅是俱生欢喜),是谓世俗第四灌顶(这只能说是“世俗谛”之第四灌顶,并非“胜义谛”之第四灌顶);此于其他咒曼陀罗仪轨,说是第三灌顶(这种灌顶在其他咒曼陀罗仪轨中,说只是第三灌顶而已)。若但得彼(如果只是得到这种灌顶),未得后者第四灌顶(而未曾得到最后之第四灌顶者),闻说一切经等,犹未自在(于闻说密宗诸经典时,仍未能于密经所说皆得自在--未能真知其义)。由时轮中得此灌顶,虽可闻一切经,然以未得上上第四灌顶(但因未曾接受上上第四灌顶),仍不能讲一切经故(仍然不能讲解一切密经之故)。能俱讲说一切经者(能宣讲一切密经中之一切密意者),须得第二瓶灌顶、密灌顶、慧智灌顶、第四灌顶(必须得到第二、第三、第四灌顶,方能为之)。前三,余经仪轨未曾宣说,须得后者第四灌顶,则与一切经同。余者易知。》》(21-399~400)

宗喀巴又云:《《胜义第四灌顶或名出世,难了解故,今当解说:如大疏云:“笑视执手交会四种灌顶,非真实义(男女行者欢笑、互相顾视、牵手、交合等四种灌顶仍非“真实义”;此中真实义者:无互抱持(此中所说真实义者,若无互相抱持而交合),观从业印之所生者(只是观察从事业手印--明妃--所出生,而非亲自交合者),非无二智(这不是无二之智慧)。所说真实义或胜义第四灌顶,为无二智(所说真实义或胜义第四灌顶者,是说“无二智”;所无之二,多次说为乐空(前者世俗灌顶所无之“二”,多次说为“乐、空”。经云:“从彼无转涅槃乐(从彼双身交合出生之“无转涅槃乐”,俱生不变为第四(必须证得“乐空双运”长时不射精而不中断之“不变妙乐”,方说为胜义第四灌顶)。”此说不变之乐名为第四(此密经经文之意乃是说:证得“乐空不二”之不变妙乐为第四灌顶之真义),故非任何安乐皆可(所以并非双身法中所证得之任何乐触即可说是已经完成第四灌顶),要是三摩地支以上安乐(必须是依止上师指导而证得三摩地等至--上师与弟子皆同时入住第四喜性高潮中--而现观“乐空不二”,具足证得此三昧七支功德以上之安乐,方可名为具足第四灌顶之胜义)。”》》(21-399~400)

宗喀巴为何主张:传第三灌顶之后,尚须再传第四灌顶?此乃因弟子甫学第三灌顶已,上师虽已对双身法之道理加以解说,仍恐弟子于无上瑜伽实修细节上之种种方便善巧、及其理论未能完全了知,而彼弟子于第三灌顶时所领受之乐触亦属极微少,与第四灌顶时所能领受之大乐,相差甚远,毕竟有异。

又第三灌顶时,弟子仍未能领受乐空不二,要须第四灌顶之传授--上师于与九位明妃交合之过程中,详细解说与弟子了知;然后由上师将九位明妃赐与弟子合修,上师在旁加以指导,方能于自己与九位明妃合修之时、领纳第四喜之“胜乐”,是故必须再以第四灌顶之因缘,令弟子亲自参与金刚上师及明妃合修第四灌顶,再与明妃合修第四喜,请上师亲自临床指导,于其与九位明妃共同体验之过程中,一一加以详细之说明,令弟子详细了知之,故说第三灌与第四灌有异;由是缘故,宗喀巴作如是言:

《《第三灌顶之俱生智,若安立为证真实者,则与第四灌顶乐空无别之俱生智,全无差别。若未证者,则与诸多论所说“为于弟子欲以殊胜方便表示真实义故传此灌顶”,及说“由修第三灌顶所表诠义能证真实”皆成相违。……若唯依智印灌顶(第三灌)者,亦须明了观想自与明妃成为欲天父母,持天慢等,胜解父母等至生菩提心至摩尼中(完全了解:男女双方皆至高潮时而出生精液淫液至龟头中),从此生乐(从此而出生大乐)。次应令忆正见安住其上,晓示灌顶(次应令弟子忆起“乐空不二”之正见,而安住于大乐之上,如是开示、令其晓了秘密灌顶之真义)。由修如是灌顶时所晓示之俱生智,能生果位俱生,故灌顶时必须悟入真实义之俱生(所以密灌时必须悟入此“真实义之俱生乐、俱生智”。》》(21-385~389)

于黄教以外之其余教派,果位(密宗佛位)之俱生智,要由悟入第四灌顶之真实义,以后方能证得,故须上师于与异性弟子合修之过程中,一一加以解说,弟子方能完全明白;又第四灌之“空乐无别俱生智”,及其民乐受之持久诀窍,以及其中之种种观行方便,皆须上师借着与弟子亲自合修之机会,方能一一给予具足之指导,故必须有第四灌顶之弟子与上师合修也。

黄教宗喀巴则如以上所举证文意而主张:须有十二至二十岁各一位之九位明妃以供上师之行淫而取得“大乐味”“甘露”,作为第四灌顶之用;然后上师将全部或部份明妃赐与弟子,令其受第四灌顶后即时亲自实行,由上师现场指导之,以令弟子证得“乐空不二”之俱生智,因此而圆满第四灌顶之“功德”,由此灌顶而“成就”六地乃至十地法王之果位。此是黄教宗喀巴主张之异于其余三大派者。

于此第四次之“无上智慧”灌顶后,再与女金刚上师多次合修,或与其他明妃佛母合修(密宗女行者则应与男上师及其他男性--又名勇识、勇父--合修)者,则属于无上瑜伽之修行,已非灌顶所摄也,此容第九章中另行述之。

上师传授此第四灌修行之道,内容概略有三,即是:身金刚波浪道、语金刚波浪道、意金刚波浪道;即是于合修双身法之过程中,实地传授身语意之行为:

《《身金刚波浪道:先行净治身等之“前行静虑九支”等,及以命懃等七种气瑜伽前行,激发动摇下气(令下体之气发动而坚固不软化);为身波浪者(身之腾挪及令生乐),修气相合(观想中脉气与对方中脉气在明妃下体内相合…等)。…语波浪道:避(于)寂静处,身跏趺或挺直(坐姿相抱交合之势,上身挺直),低首如顶礼以顺引气,口呼“琴吽”等;先“寂”者,系小声而引,后“忿”者,系大声而引,由喉出气令远近处等能闻声音;如彼,以语之导引而震身,以震身而震脉,以震脉而震菩提心,由此而生乐;而顺气导引向上,身强体健、容光焕发,且于下行气能得自在(不会轻易漏泄精液故名自在)。意波浪道:此亦由依实印或智印而净治道(此亦是由实体明妃或观想明妃而净治之道),其分三:清净方便相续、清净智慧相续、各各清净方便智慧相续;其若为实印者(若是以实体明妃或实体勇父修之,非以“观想明妃、观想勇父”而修者),则由各自同时行(则于交合时各自观想及各自作“生起淫乐、运行气脉”等行),而后他行方便智慧二合(然后与对方共行“男方之方便、女方之智慧”二法和合,同入高潮等至);若为智(若以女方为主),则由方便行(则由男方作诸令女方生乐之方便行)。一、清净方便相续:如三灌时身语等三(种)等匀而为,复由以刹那中方便(男精)、智慧(女方之淫液)相融而住,乃行于父母二者之界(种子)净分胜蕊处(子宫颈及龟头),于中脉下端,如山嘴相接(男方中脉下端之杵尖与女方中脉下端之子宫口相啣接),如汇水于池(射精后与女方之淫液相融合,即是红白菩提相融,犹如二水汇集于一池)(此时应观想)如芥子许之明点色甚白,化光由右血脉行至脐轮,于脐轮其光若破晓之日冉冉而升、其光大粲,粲后日之遍照,若肺鼓气胀胀而起。又行右血脉,观其于心轮亦具三法,又行血脉,至喉轮、亦具三法。复行血脉至右耳放光而出,由其光中复现本尊坛城,于一切有情之相续行四灌顶,有情众成本尊;由有情众之本尊与其所放之光二者相交混,转甘露精粹,安住于顶门梵穴外中脉口处。复念顶轮具三法,其光红色降于喉轮,具千日之光辉,复降至心轮,于自相续转成五身之验相,其色亦转成五色。脐轮以下,因界易集聚之故(因种子精液淫液易于收集聚合之故),脉清净之道由脐而生,于如前佛母之莲宫(于如前所说明妃之子宫),以明点之形相而住。其右所执之波浪凝坚(所成之明点净分),圆满集于右血脉中,于懃息得自在,谓“空解脱门”,此(即是证得)初果。如彼亦行于左脉者,能执之波浪凝坚,圆满集于左精脉,于命息得自在,谓“无愿解脱门”,此为(证得)二果。如彼行于中脉者,能所二执之波浪凝坚,净治中脉,于住息得自在,谓“无相解脱门”,此为(证得)三果。 二、清净智慧相续:如彼于智慧之相续亦如是了知,然仅由左右二脉至双耳,而无外射。行中脉则由顶轮梵穴处放射收回,此可行可不行,随其所欲。于三波浪凝坚,三脉净治,气入、住、出三行等自在,配三解脱门亦如前了知。 三、方便智慧相续各各清净者:复次,为各别清净方便智慧相续之故,于父、由其中脉界净分以光明相而行(由其于性高潮时所提升而入中脉内之种子--精液--之净分,以光明相而上行),融入顶髻;母亦如是(女方亦如是修证之),父母二者唯念五身任运成就。如彼,清净方便相续需三刹那,清净智慧相续需三刹那,各各清净需一刹那,故共七刹那,其中无需就其气之入、住,亦无需修四座之决定。又,金刚者,为乐以无分别庄严。波浪者,为分别之鬘炼。凝坚者,为融入金刚无分别之体性。其所生任何觉受并无决定,然随其所生能轻易保持。》》(61-295~299)。以上所举,乃是萨迦派之修法。

白教说:此第四灌亦名胜义灌顶,由受此第四灌顶之秘密智慧灌顶--与异性上师第一次合修双身法,可得见道而入初地:《《现在这第二个阿僧祗劫就要见道啦!你如何见道见得这么快呢?人家要等第二个阿僧祗劫才见道,你的见道就马上可以见道,是什么道理呢?这个也就是因为这个上师啊,他有这个灌顶殊胜,同时他自己是已经见道了,并且他把见道的菩萨引到你身上来;人家过去所有什么三大阿僧祗劫、千大阿僧祗劫、百大阿僧祗劫、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祗劫的菩萨统统把他引到你身上来了,使你的智慧千倍万倍的增长起来了,结果他就易得见道。同时所谓胜义灌顶--这个第四灌--这个胜义灌顶就是见道的问题,所以胜义灌顶一得了,就等于见道了,因为胜义灌顶所讲的胜义就是成佛的这个最后的这个究竟见解呀!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所演出来的法啊就谓之胜义,所以第四灌就是胜义灌顶。》》(32-175~176)

密宗行者因为听到上师开示说:接受第四灌顶就可以立即证得见道功德。而见道位依密宗之说法即是成为初地菩萨,所以密宗行者有许多人接受第四灌顶而与异性上师作第一次之双身法合修;合修之后,他们因此认为已经成为初地菩萨,因而轻视显教之修行者证量粗浅--显教行者悟得第八识时只是第七住位故。却不知密宗第四灌之见道,其实是密宗上师之自身妄想,在真正之佛法中,仍是“常见见”之凡夫,根本尚未进入显教第七住之见道位。

复次,见道乃是证得第八识阿赖耶,唯是第七住菩萨;复须修学别相智及一切种智,具足了知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如是发起初地入地心所应有之无生法忍慧;又复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加以勇发十无尽愿而不退转--能为护持正法而破尽一切外道法、无所畏惧,不顾虑名闻利养,如是修除异生性而发起道种性,并由前述之无生法忍慧而通达见道之般若义,方入初地,并非初见道时立成通达位之初地菩萨。

云何言密宗之第四灌顶未能真正见道?此谓密宗虽言“第四灌为胜义灌顶,能得见道”,其实仍堕常见外道见之意识心中,并未见道:《《胜义灌顶一得的时候,马上要见明体。至少有一个外轮廓,就是说你虽没有见到无云晴空,但是你顿然有个念停,念停之后,顿然觉得没有我、觉得很宽广、很轻松,这个身体没得重量了的样子,似乎这个重量好比丢了的样子,好比个大包袱丢下来一样地。》》(32-266)。如是所言见道而成初地菩萨者,仍堕于意识觉知心所得之境界中,并未证得佛教中所言之般若智,以念停之境界体验作为见道故,以念停后之轻安无罣碍境界之安住体验作为见道故。

红白花教如是,黄教宗喀巴更如是,悉以淫乐意识境界作为密宗见道之主体;如是,未能证得第八识心之中道性、空性、涅槃性、清净性、常住性者,而言大乘佛法之见道,而言已证初地菩萨功德,其实只是密宗所发明之“初地”功德,只是密宗自己所印证之“初地”证量,只是密宗所自称之“初地”智慧,与显教所说之初地功德及证量智慧等,悉皆了不相干也,悉皆成就大妄语罪也。

而今密宗之一切“初地菩萨”尚不能证得第八识,于此识之总相智尚且未得,尚且不能进入大乘佛教初见道之第七住位,何况能得佛教初地菩萨之智慧?而彼等所说之“见道智慧”,皆是外道邪见,与佛法中之般若智慧完全无关,焉可说为初地智慧?皆成大妄语罪者也。

密宗认为接受第四灌顶,与异性上师合修过双身法,接受上师之亲自指导后,已体验乐空双运之境界后,已成为圣位菩萨;认为其见地具有身利、身心二利、心利之了解:身利为四种果--等流果、异熟果、士用果、无垢果。心利则在脐轮、心轮、喉轮、顶轮。并言:《《以等流为灭白发,以异熟为能做力,能为士夫增长相,以无垢转成无死。……等》》(61-301~303)

如是所说迥异佛教正法,亦将一切种智之唯识境界名相乱解乱用、乱配乱套,令密宗行者对于佛教法义滋生严重误解,导致密宗行者对佛法之知解支离破碎及多所误会;显教行者不知其谬,亦信受之,同堕如是窘境,后果极为严重;是故密宗古今上师所说之佛法,其实并非佛法,乃是外道化之自意解释之“密宗佛法”。如是种种邪谬之见,容俟第十四章中再行解说辨正之。

其宗趣为身証广大空乐--获得等觉功德,得到身利、心利、身心二利果报,所得之证量“超过” 释迦世尊,故说其所证果位为第十三地之半地(密宗佛地之“前半地”,名为“证得广大空乐,悟证于一切轮涅空乐之中,无取舍、断证”,成就报身佛果,详见61-301~303所述。如是所言,绝非佛法,谓如是之见,悉皆尚在意识相应地故,未曾进入意根及如来藏相应地故,未离凡夫与外道之知见故,容俟第十四章中再行解说辨正之。

如是密宗“妙觉圣者”临命终时,应修四法--前行、串修、配用事业《《生善趣法、夺舍法、生往别洲之法、大手印道之颇哇迁识法》》详见61-304~312。此皆邪见,容后再述,此暂置之。

此第四灌之第一次灌顶,以能证得“佛地真如”故,故名胜义灌顶:《《又第三灌之称智慧者,就“用智慧明妃”而言,为大乐智慧。第四灌顶法身无生无我空性、配合空乐不二,方可称胜义灌顶,即是真如也。是故密宗根本戒第十四条,不得毁谤“女智慧”,非直言真如之智,而属明妃大乐九种姿态也。》》(34-109)

如是所言:第三灌之所以称为智慧密灌者,乃因明妃具有女阴,能令人证得双身法之“智慧”,故以明妃为主之第三灌顶即名为智慧灌顶。但第三灌时,只重上师与明妃之共修俱生大乐,及令弟子舌尝上师与明妃之红白菩提心(上师之精液与明妃互相混合之淫液)而引生其乐,及双身法修证大意之说明而已;弟子既未亲修,故其所知有限,所引生之乐亦有限(唯有舌尝故),故未能真受空乐不二之体性,亦未能证得“佛地之真如心”,故仍非胜义灌顶。要须第四次灌顶之亲自与异性上师合修,于亲自体验之过程中,由上师一一指点说明,而后始能于与异性合修之过程中证得“佛地之真如心”,并引发身中遍身乐而体会乐空不二之意,故说第四灌顶方是胜义灌顶。

又说女人因有女阴而能助人证得乐空不二之佛智,故以女人及女阴代表智慧,故不许任何人诽谤“女人代表智慧”之语。乃至说此智慧者,是说“明妃受大乐时之九种姿态”;了知此者即是有智之人,即是证得“菩提般若”之人。

密宗以此第四灌之因,是故能证得第四喜,而说证得此境界者名为证得“报身佛真如”者。如是证得“真如”,与显教诸经世尊所说之佛地第八识为真如者,完全不同。密宗由如是“修证”之证量故,动辄自谓已证“佛地真如”,而嘲笑显教诸菩萨所证“第八识阿赖耶、异熟识”为因地之修证,谓为证量粗浅。

犹如无智之人,以自己所有之脚踏车当作保时捷跑车,嘲笑所未见过之他人所有六百CC哈雷机车微劣,因此洋洋自得。密宗诸师亦复如是,将自宗所证淫乐之第四喜境界,误认为证得“佛地真如”,根本不知不证第八识;却来嘲笑显教菩萨所证之第八阿赖耶、异熟识之证量粗浅,不能证得“佛地真如”;如是愚行,与彼无智愚人如出一辙,而诸无智之人崇拜信服密宗上师至五体投地、完全不疑,故说密宗行者真是世间至愚之人也。

密宗古今上师,由如是邪谬知见故,于佛所说经外,别行建立淫乐第四喜中之觉知心为佛地真如,是故彼等极力否定第八识阿赖耶,不承认有第八识阿赖耶,是故所修所证般若菩提,完全与三乘诸经佛说迥异,绝非佛法。如是密宗之法义,有智之人闻之,便觉啼笑皆非,而无智之密宗行者竟信奉不疑,乃至鼎力奉献护持之,真令人深觉往世邪见熏习之种子习气坚强、不可思议也。

第五目--内灌顶:内灌顶者,莲花生上师云:《《欲令明点增长,行事业手印,当用十六岁莲(阴户)(乳房)皆肥者,腰细令男(人)生不(能)(受之快)乐,自他本尊身明显。三处三字,脐红啥字安住莲月座上。(开始合修之后,应观想)(身)(上)天灵盖下脑髓皮肉由白杭(字)向下如水银,明点十六如芥子围之,顶上肉髻莲日上、上师金刚持佛父母双运间(所观想上师本尊及明妃共同行淫而生起乐空双运境界时)、降红白甘露入(降下红白甘露进入行者之头顶)梵门,到(应是“倒”字)“杭”鲜明增广红白光明,充满明点十六,降喉乃至心。持命八明点即安住于此,余八降脐,存四为持命明点;余四降密处,存二持命,余二降至杵尖、与贪自法尔解脱之绿黄色呸字相融,身中脉处明点充满,此为持气所缘双运甚深法,为全身安乐广大之要诀。与亥母(与明妃)密修脉界(密修中脉及种子之)本尊同时双运(自己与明妃亦如是,与观想之上师本尊明妃同时双运而修)(自夜间乃至)黎明不断而行。力大根明显,脉界不乱,主要教授即此。于具性相(之明妃)前,加持自他密处(加持自己及明妃之下体),最后不存平庸凡夫想(不将自己及明妃作平庸凡夫之想),二根相合(与明妃之下体相交合)(而作)种种贪(淫之)行;(正修之时)当作种种身心松缓,安住无缘本净上,此为如池塞孔真实教授。动摇时(若心动摇而即将射精时),初修者,乐起即当持(乐触生起时即当持住不动),于乐知量而动摇(于乐触应当善知自己能忍受之程度而配合动摇);乐生(则停住)不动,松缓其心为要。当如龟法:如水池中冷,慢慢向外行;一遇太阳太热,慢慢向池内行,此为上口诀。善巧之法:如太猛行,则如悬崖落石,不能返矣。当如上喻:身明显本尊,心松缓无执,安住本净为要。由上降下有四喜,由下升上有四喜,双运四喜,自顶十六点降喉为欢喜,为瓶灌,为通达明点双运。从喉降心为胜喜,为密灌,为通达空乐双运。到脐为离喜,为通达第三灌,舍喜执著,断二执分别,空色(所观想本尊无肉质之色身)如离云晴空,法身显现(空乐双运时觉知心不动,即是法身显现)(明点降)到密处(常受其大乐而不泄者),为俱生喜,为四灌,为通达空乐俱生智。上根即于法身本体上认识,若能安住于此,提散功能自然具足;中根,中气鼓腹,具身要,目视顶杭字,净分可返,以羊抖法,令遍全身,由上升上四喜,明点在杵尖不流失(精液长住于龟头而受大乐,不因大乐而流失),升于三脉会合处,有啊字,彼为大乐般若佛母;此明点集合第一种空色,如离云晴空,通达胜观见,大乘见道登地;此时中脉结开,从此至脐明点上升次第为二地、三地,其功德具清净正见,为诸续所许。明点充满脐轮时,脐上住父元音,佛所说十二教授、无碍了知。从脐以下为具足莲花种性功德。此后到心、安乐充满,心间脉开,法身智慧大增,无分内外光明显现身脉界,如四肢能显四洲,离能所修,通达修道智。此后到喉开脉,得报身成就,佛所说一切教授辩证,皆得自在,不同诸语言皆能通达。此后到顶大乐轮,现证无学道光明,到华藏世界,地道一时圆满,通达道种智及十地见。由此到肉髻,充满其中,中脉三十二脉结,令开解已,一刹那圆满断证功德,得从本以来普贤王如来位,现证十六地无上智。从上降下四喜,为资粮加行一切世间道;由下升上为出世道,一生成佛。即此甚深女子之道,专一精进为要,对治、清净见、精进,三者必具,不可以自欺。于女子行漏失菩提(于女子身上行此双身修法时,若漏失“白菩提”精液者),犯别解脱戒;自心贪图安乐(唯求自己之安乐享受而不理会女方是否亦同到高潮者),犯菩萨戒;断丧明点(若射精而漏失精液明点者)、即断一切本尊空行心命,犯密宗根本戒,念咒无有力量,为本尊及一切空行所舍,事业不成办,护法由自垢染而自遮断,一切事业不能成功,是故明点当勿漏失(是故应当守护精液不令漏失),同伴犯戒者当离开。吾子!汝欲修此密宗法,当爱护明点(当爱护精液)如护佛目。当知次第生起四喜,初与业印平等住(刚开始时应与明妃平等而住于性高潮中)(然后再)从顶降喉、身乐生起;由欢喜智,舍二执(由此大乐而舍离人我执与法我执),契合二乘见(契合二乘所修之解脱道见地);净分到心、乐更大(至性高潮时所提升之双方红白菩提净分,若能上升至心轮时,其乐更大);由胜喜断我执分别,契合菩萨见;明点到脐,身普遍大乐,由离喜智、断手印执,契密宗见;此后到密处,安乐无分别,无说之因,生俱生喜,断三灌欢喜智分别,契无上秘密,持明点见。如是于安乐体上观察,领纳无说、澈见本性,于彼觉受不散,当精进焉。》》(34-553~556)

此是莲花生之《亥母甚深引导》口诀中所说,藉事业手印--实体明妃--而速成就身中明点之修法,亦名为内灌顶。

此内灌顶中亦有种种四灌之名:《《俱生正智,广大生起全依乎此“俱生正智”之广大生起,全都依此双身修法而起)。于我无羞摄持,如瓶、磁亦依乎此。三处空行妙缘常亲亦依乎此。令彼净信亦依乎此。教授增益亦依乎此。又回忆十九岁时住色多紧寺,梦一年幼悦意沙门,身相庄严,衣着圆满,手持宝剑、经函,四幼女四方侍。余以为(是)寂天菩萨,求密集金刚灌顶,如是依次得四灌。四女眷中,其窈窕特甚者,与我吻,我抚其双乳;复交抱之曰:“此为瓶灌顶”。持剑主尊化身与四女等持,令观生贪心(彼主尊化身与四女同时入住淫乐之中,令观赏而生起欲得淫乐之贪心)。彼等双运合流菩提心(彼等双方交合而流出之淫液)满天灵盖(注满于人头骨所制成之供盆中),予又酌(我又尝之),色香如冰片,曰:“此为密灌顶”。交女令与密密相契(将女交与我,令我与女上下身分皆密密相契),上按乳、下插莲,大乐生,流明点(流出精液),曰:“观察观察,此为慧灌”。由念吽字明点上升,遍身安乐,曰:“此四灌”。 又云:“执手为瓶灌,淫语为密灌,抚乳为慧灌,吻口为四灌,此则灌中之四灌也。 上师父母平等住为瓶灌,闻师父母莲杵抽掷为密灌,因此明点下降为慧灌,生起欲行贪心为第四灌,此则密灌中之四灌也。 抱少女为瓶灌,互弄莲杵为密灌,抽掷为慧灌,明点降、大乐生起为第四灌,此则慧灌中之四灌也。 红白明点集合上升,四轮依次遍满,为四喜,即第四灌之四灌也。”》》(34-618)。此是西藏密宗上师假冒觉囊巴祖师“打那拉达(多罗那他)之名而说之口诀,由陈健民上师所译之记录。

灌顶若要如法而行者,其仪轨极为繁杂,篇幅极大故抄录不易;而且抄录彼仪轨细节,对于辨正密宗法义并无直接之意义,故不录之。读者欲知其详,可以迳行购阅书末参考书籍第76册,依此书中所示秘密之意而解读之,自知其意,是故不于此书中再作举述,唯作法义之辨正。

第四节 双身淫乐之法绝非华严经所说之法

密宗古今诸师常说:男女合修之双身法,是显教《华严经》中所说之法,佛入灭前未曾言说,故由后来出世之“佛”莲花生而开示之。如是建立密教之“合法”地位。然而此说有违事实。显教经中并无此法,此乃第八、九世纪起方有者;陈玉蛟教授(后来出家为释如石法师)云:

《《印度的无上瑜伽密,兴起于第八世纪前后,在此以前的大乘显教论典相当纯粹,几乎看不出有全面结合密教修行体系的趋势。第七世纪、以实践著名的寂天,在他的名著《学处集要》中,也只是引用了一些真言而已,不涉及密教的修法的全体。到了第九世纪达磨波罗王时,兴建超戒寺,显密并弘。自此以后,密教日益兴盛。不过,一般(密教的)学者写作显密论著时,大都分别处理,各成体系,很少把显密之学贯通成一个道次第,即:以菩提心贯通显密,先三归、三学;由戒得定,由定得通,(再)双运智慧与方便;最后升进密乘,以不共修法(男女合修之双身法)疾速圆满福慧资粮,成就正觉。如此显密一贯的修道次第,除了《菩提道灯》与《难处释》以外,(在此之前)恐怕很难再找到同样性质的论著了。》》(6-53)

是故密教之双身修法,确属后来由印度教内之性力派学说收纳入密宗“佛教”,经过长期之演变结集及综合整理,先有《金刚顶经》之密咒仪轨等祈求之法,方有后来之《大日经》所说男女合修即身成佛之双身修法。为取信于人,更创造《莲花生应化史略》一书,于书中将莲花生高推为阿弥陀佛莲花化生于人间之化身佛,以邀大众生信。然而关于莲花生化生之事,却是漏洞百出,不能取信于有智之人;此容后叙。

由密续出现人间之时间及次第而观,由密续所说诸法之处处严重违背三乘法义而观,由密宗古今诸大修行者之语录而观,可以确定密宗之道确实是外道法。亦可由如是事实确定:密宗早期确实无此双身合修之法门,乃是后来从印度教及婆罗门教内之分支教派中,吸取其分支教派之性力派学说而混入佛教中,成为今日之密宗即身成佛“无上密”法门。由天竺密宗种种密续之内涵,及出现于人间之前后次第以观,如是事实已可确定,密宗行者无法推翻之,但亦不愿承认之。

密宗学人及诸上师每言《华严经》中早已有说双身合修淫乐法门,所以认定密宗之男女双身合修法必定是佛法、必定可以令人即身成佛。然而华严记载婆须蜜多菩萨所传授者,乃是藉众生贪于绝美女色之心理,而引入佛道。婆须蜜多所传授者乃是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非如密宗诸师所传授之意识觉知心,非如密宗诸师所说之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也。此容于后(本章第十一节中)再叙,此处暂表不述。

亦有学人责余为诬谤密宗,谓彼学密多年,未闻上师曾说此双身修法。此乃上师观察其因缘未熟,故于因灌及第一二灌顶时不为之宣说,以防其道心未极坚固前,因不信此法而生怀疑、乃至泄漏此法,以免日后妨碍密宗道之弘扬,此是密宗诸上师间之默契。是故若有人责我诽谤密宗者,乃是其人学浅,不知密宗之根本道理与修行法门也。所以者何?若余所言真是无根诽谤密宗者,则西藏密宗四大派诸法王、及诸喇嘛上师岂能坐视不理?任由余于诸书中大肆诽谤之?而竟无人愿出面澄清及制止余之“恶行”耶?无是理也。

然今现见陈履安居士所言“密宗在台湾弘法之诸大修行者”皆默然以对,无人能出面否定余之所说,无人能如陈履安居士所说而出面否定:倡言密宗确无男女合修淫乐之双身法。乃至见余共论法义之勇气亦无,只能默认其有,不能公开否认为无。

若密宗诸师确定密宗实无此法,则应公开出面否认之,维护密宗之颜面,以免世人见密宗喇嘛时悉皆投以怪异眼光。若确认双身修法确实真能利益众生--确能令人证得解脱果及佛菩提果,则应以其道德勇气,出而维护密宗之“无上密”即身成佛法,密宗诸师皆认为双身法能真实利益众生故。若已见密宗确实无此双身合修之法,而遭平实无根诽谤为有此邪见邪行,则应共同俱签真名、合力对平实群起而攻--公开联合具书真名要求辨正,不应个别以化名而在互联网上对余作种种人身攻击、无根诽谤。

若已见密宗双身合修法确是能真实利益众生之无上密法、被平实如此严厉指责破坏,而竟无勇气公开出面为密宗之无上大法辨正真伪,则此密宗诸大修行者皆无资格学密、修密、弘密,皆是自私自利之人故,不能为法而舍弃自身之利害考量故。若已确认密宗之贪道成佛理论确属邪道,则应幡然悔悟,改絃更张,以自利利他,方能不违学密时广利众生之本誓也,岂可默然以观、坐视不管?如是瑟缩之作风,与密宗诸师弘法时一向强势、一向摆高姿态之作风大异,非是密宗道者之风格也。

密宗之学风,一向对于学密之人有严格之要求;乃至入门之后,尚须殷勤事师、事事请教:《《然投得明师之后,亦必不时求教,方能有获;盖有道之师必待其徒询问,方始教之,否则决不自动传授。此乃密教之定规。》》(62-292)。是故一般学密之人若未能博取上师之欢心,而欲求得上师传授“如法”之密灌者,迨无可能。

“如法”之密灌尚无可能,何况第四灌之双身合修真刀实枪指导、与随后之双身合修即身成佛无上密耶?只有自身具有绝美姿色(包括男色)或某一特殊之气质,引起密宗喇嘛或女上师之觊觎姿色气质者,方能不依博取欢心之法而得其传授双身修法;上师喇嘛欲借机一亲芳泽、乃至再三故。而密宗上师因看中男女色,故而主动欲传无上双身密法与弟子者,所在多有,于今台湾仍然随处可以举之,非是绝无仅有之事也(出家喇嘛与在家上师悉有。为免造成二度伤害,及顾虑隐私权故,暂不公布之。唯除彼等人继续为密宗邪道张眼)

如是之事,常有所闻,非从间接之人而闻,绝非危言耸听也。是故,一般学密之人,不容易闻此双身修法;若有学密之人未闻此双身法者,当知彼人乃是浅学之人,或是未得上师欢心之人。如是浅学及未得上师欢心之密宗行者,甫闻余之辨正双身法时,便谓余为诽谤密宗,便责余“须下地狱受报”;殊不知密宗诸师方是真正破坏佛教法义者,方是真正须下地狱受长劫果报者(尤以黄教之应成派中观师达赖等人为最)

而诸密宗浅学之人不知密宗之真正本质,反而因于不如实了知密宗严重破坏佛教正法之本质,而出面为西藏密宗力争;表面以观,似在护持佛法,其实却在帮助密宗破坏真正之佛法;如是“护佛正法”之作为,其实却是在为自己缮写“入住地狱申请书”,以供舍寿后之长时居住受报,可怜之至。

密宗上师如是开示云:《《“秘密经”中有云:“世有四物不可离弃,即一、花,二、酒,三、媾合,四、宝之物(上师与明妃淫合后之淫液)是也。”前三项粗视之,似乎不甚良好;但有力者可加持之,以成供佛之无上妙品,所谓功到自然成也。花有内花外花之别,外花即是花卉之花,内花女子有之(此谓女阴,以莲花隐喻之);此女子之花苟善于用之,则有莫大利益;苟不善用之,则贻害无穷焉。此中秘密,尔等将来工夫到家之时自会知之,兹且不谈。……此处所云之媾合,非平常男女行房可比,其中别有密意,他日自知。》》(62-290~291)

如是之言,广载于密宗典籍中,云何密宗浅学之人竟未知之,而言余说密宗有此法门为诽谤密宗之法耶?岂唯红白花教如是,号称最清净之改革派黄教,亦复如是;于宗喀巴之《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亦如是倡言男女合修之“双身成佛”法。密宗浅学之人尚未真正入门,不知密宗之藏污纳垢、理论邪谬,而反因余之破邪显正以救彼之误入魔道,翻谤余为破坏佛法之邪魔外道,颠倒至此。

始从天竺之“晚期佛教”--波罗王朝之密宗佛教,已是如此;传入西藏后之噶当派,以及后来分裂为红白花黄之四大教派,一向皆然(乃至后来以如来藏之他空见破斥双身法、而不能见容于四大派之觉囊巴,亦不得不以如是双身修法为表相,表面弘传“时轮金刚”作为掩护,而密传他空见之如来藏正法)。传至后来之西藏密宗,一向如是以双身法为主修,一向如是以双身法作为修练“观想、宝瓶气、拙火”等法之鹄的;乃至今时广弘于全球之西藏密宗黄教“佛法”,悉皆如是,无一能免。

然而今时台湾之密宗上师,亦非全数无条件赞同双身合修之法,譬如郑莲生上师如是言:《《密宗双身法讲即身成佛,但在末法时期,几乎无人敢传,无人能修(其实仍有不少人私下在传、在修),因为条件太严格、办不到。比如男方气脉要能将无为真气由生殖器吸上至顶再下,再由下而上,达到完全自控而不漏(泄精液),并在特殊闭关的地点生起明点,在极冷、极热之下皆能不漏(泄精液)。而女性之明点--红菩提,起码要气化了,能上下升降,放出、收回,受剌激亦不动心,并且能以自己之明点运入男性体内、帮彼修行,且能收回;如此功夫,等于是空行母,非是一般凡夫之身梦想所可企及的。》》(62-348)

可见密宗内之上师,亦非一切人皆赞成广传双身法。姑不论其见解正确与否,但凭如是功夫之规定,已可料知密宗今时极难觅得如是具足功夫之人,何况弘传之?纵使现今密宗之内真有如是能人,而能将自己真气借由双身法,而由下体之密合,运行明点入异性身中,以助其证得乐空双运境界,并能教导其乐空不二之理者,仍然是外道法,与二乘解脱道及大乘佛菩提道完全无关,仍不可言是佛教之修行法门也。

综而言之,密宗之双身合修法门所传授者,乃是意识觉知心为主之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与般若智完全无关,亦与二乘法之解脱智完全无关。于佛菩提智中,说之为“意识相应地”之外道法。至于《华严经》中之婆须蜜多菩萨所传者,则是第八识如来藏之法,迥异密宗如是法道,是故说密宗以错会之知见,而攀缘双身法于显教之《华严经》,乃是迁强附会之说法,绝非真正之佛法也。

第五节 修双身法者须先选择具相之女

密宗男性行者欲修此法者,须先选择具相之女,此女谓“明妃”;若是已经完成生起次第、并已完成第四灌,及已合修过双身法之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之女人,即是佛母、空行母。

如何选择具相之女人为明妃?萨迦派如是说:《《寅一、具兽女:…。寅二、具螺女:…。寅三、具象女:…。寅四、具纹女:…。寅五、众相女:…。此外亦有谓具莲女种性者:…。》》此诸明妃之种种别异,详前第八章第三节道灌顶之第三目中说明,此勿重举。

亦如宗喀巴所云:《《明妃颜殊妙,年可十五六,香花善庄严,欲乐于坛中。德带摩摩格,慧者加持彼,放寂静庄严,佛住虚空界。》》(21-303)。亦须选择“颜殊妙,年可十五六”者,加以“香及花”而庄严彼女,然后方与彼女共行淫欲之乐于坛城佛像之前,故宗喀巴作如是言:“明妃颜殊妙……欲乐于坛中”

亦如陈健民所说:《《理论上为什么要五个?因为五个就是表五方佛母、五智,要这样配合啊!因此要选体性不一样的空行女,有金刚部的空行母,有莲花部的空行母等等。》》(32-238)

此是选择女性之不同个性、及不同性器官者,以体会诸女人在乐空双运时之种性不同,及体会过程中所产生之差异,因而体会种种不同女人之反应所导致之乐空双运有何不同,由此而具足双身法之智慧差别。

第三辑-摘录精华篇
第九章 无上瑜伽
第七节 采阴补阳─于异性身中提取明点

采阴补阳之意者,谓藉双身合修之法,在交合时,运气从女人身中提取女方之明点(提取女方之婬液或其净分),以求增益自己之脉气明点,希望能于双身修法中早日进入所求之“乐空双运”境界,令婬乐之大乐现前而不致射精,以便长住于大乐境界中而“乐空双运”、体验“乐空不二”,由此证验具足而“快速成佛”

《《就采药言:道家所谓采药,是于经期初发之后,余红未断以前(残余之月经尚未完全停止之前),在干的时候(在剩余少量月经未流出之时),就是道家所谓采药时期。而张三丰所谓“方用中间算年月﹄,指此言也。而采药复有两种,有壬铅、癸铅之分,壬铅是女子暖气,癸铅就是女子天癸(月经)。采癸铅者既如上述,而一般道家认为采取癸铅无甚意义,称之为泥水丹法。而采取壬铅才是正宗。而壬铅采得后,昏迷七天;若功夫不好的,常有因此而致死者。由此可以证明,修道功是很危险的。又可证明道功修得的是趋入魔坏脉的功夫。若密法则选择年轻身体好的,为最主要,并无所谓采药;但以寻得大乐脉,用各种跏趺(用各种性高潮忍住不泄之功夫)以寻之,所采的就是明点融化的时期。修成就者,双双虹身飞去色究竟天。无论如何,绝无有昏迷者。》》(32-467)

所谓跏趺,非谓显教所言之打坐修定,乃是以双身法中之种种姿势及方便而令乐触极强,以致鼻息暂断之境界;详前所举宗喀巴文中叙述,此不重赘。陈健民于此文中所言:“修成就者,双双虹身飞去色究竟天。”乃是臆想之言也,此说有二过:一者,虹光身不能飞去色究竟天;二者,修双身法之乐空不二境界,永不能去至色究竟天。

所以者何?谓虹光身乃欲界之不净身,乃由修婬乐之法而成就者,尚不能生至欲界六天,何况能去至色界?何况能去至色界之顶?

此谓欲界六天之天人,其男女欲皆较人间之密宗行者淡薄故;密宗修学双身法之行者,其男女欲是人间有情中之最重者故,于双身法中努力求婬乐之极乐及长久乐触觉受故。欲界六天及人间虽皆仍有男女欲,然贪婬乐之心有轻重厚薄之分,而以人间为最重,越往上升则越轻。

譬如人间之婬欲乐触,要须男女二根之交合,至于性高潮已,方得暂时满足其贪;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之天人,仍有二根交会,至性高潮已,于婬根中有风气出,得满足贪心;第三天之夜摩天,男女互抱而得满足贪心,已不须男女二根交会也;第四天之兜率陀天诸天人,只须互相牵手而得满足贪心;第五天之化乐天诸天人,只须男女互视而笑,便得满足其欲贪;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诸天人,则只须男女互视谛观,便满足婬欲。

如是,越往上提升,其男女互贪之贪求心便越淡薄;而二根交会之婬欲乐触,仅至第二天即止,于第三天起已无二根交会之婬触乐受也。今者密宗诸师不知此理,极力寻求婬乐觉受之至于其极,并求触受之遍身及长久受乐,而于其中观“空”,所观之“空”又非 佛所言二乘法之“空”,亦非 佛所言大乘法之“如来藏空性”;如是极执著欲贪之心,如何可能上生欲界天?欲求上生至四王天,亦必定求不可得也,何况色界天?何况色界顶之色究竟天?有智之人所不信之。

若于男女互视之贪亦已断除,而有基本定力者,方能上生于初禅天中,成色界天人。色界天人无男女相,皆是中性身,不分男女性,皆无男女根故,亦无五脏六腑而不受团食故。若人能远离男女根之乐触贪心,并远离异性相处之贪、而有基本定力(初禅)者,方可于舍寿后生于色界之初禅天中;若人生前极力追求婬乐之触受者,非唯不能上生色界,并已成为人间最贪男女婬乐者,尚不能生往欲界天中最低之四王天中,何况能生于色界之初禅天?尚不能生于色界中层次最低之初禅天,何况能生于二三四禅天?尚不能生于欲界六天最低之四王天,何况能生于四果罗汉所不能到之色究竟天?是故密宗所言双身修法能令人往生色究竟天之语,乃是自意妄想,笼罩学人之说也。

复次,密宗诸师所修之双身法,尚不能证得初禅定境,何况能生于色界天中?而且是色界顶之色究竟天?无是理也。所以者何?此谓生于色界天者,首须证得初禅定;欲证初禅定者,首要之务在于断除心婬,于“眼见异性之贪”尚且已断,何况牵手、拥抱、二根相入乃至性高潮?何况如密宗行者之追求长时受乐及极大之乐?此乃极重之婬乐贪求,虽然自称心中无贪,其实皆是自我安慰之语,本质真是大贪极贪之性也。

观乎莲花生所授之双身修法内涵,又观密宗行者于双身修法境界中受乐时之观想以婬乐供养下体中之“诸佛﹄者,可见彼等行者及“诸佛﹄皆是欲贪极重之“人”,云何可言长住婬乐触受境界之中而无贪心?真乃口是心非之人也;此乃事实,具载于密续之中,无可狡辩。

如是密宗行者,既未证得初禅定境,亦未断除欲界男女婬乐之贪,而双身法之大乐俱生乐等正是欲界中之极重贪,欲界中之婬贪者无过于此,云何而言能生欲界六天、色界天?乃至狂言能生阿罗汉所不能至之色界顶——色究竟天?无是理也。

复次,纵如密宗诸师所言而修,并能“证得”虹光身者,然而虹光身乃欲界人间之法,由欲界中最粗重之婬乐中所修证而成就者故,不能与色界天相应故。如是,欲界婬触之法尚不能去至色界天之初禅天中,何况四果人所不能至之色究竟天?而人间之初地菩萨舍寿往生色究竟天时,乃是于中阴界时别生色究竟天身而生于彼,以彼所证之道种智所得果报而生于色究竟天,乃是道种智之可爱异熟果也,乃是断除异生性、永伏性障后之可爱异熟果也,乃是勇发十无尽愿、努力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离众生相”…等功德力所生之可爱异熟果也,此乃报得;非以中阴身或别修之一身(如虹光身)而生于彼也,虹光身不能住于欲界天及色界天故、与欲界天身及色界天身迥异故;彼身不具道种智故,双身修法不能永伏异生性故,虹光身所依之双身法本质即是“异生性法”故,异生性法所成就之虹光身永不能与色究竟天相应故;虹光身之证得者不能稍解初地之道种智故,永不能生起色究竟天之可爱异熟果也,初禅至色究竟天悉永离婬触故。

密宗诸师不晓此理─不知双身法之修行永远不能证得佛菩提、永远不能证得道种智,永远不能证得初地功德,而妄想以双身法所修得之虹光身欲升色究竟天,真乃愚痴之人也。指导或帮助明妃之上师本人,尚不能生往欲界天,何况能令明妃随之同时飞往色界天?而且是色究竟天?无是理也。密宗喇嘛如是违教悖理之妄想,而弟子如是信受,云何可谓为佛教之真实佛法?更谓为超胜于显教之佛法?根本是外道法也。

莲花生上师口传,以行婬之法而提取明妃明点(婬液净分)、可以当生成就金刚身(成究竟佛)之法如下:《《自明点能自在已,提女者有二种:一、依气,二、依物。初、依气者,被提女人已生子者七,不及未生子者一;有夫者七,不及无夫者一;身端悦意者七,不如年青者七。年十三至二十五者可提,年二十六至三十五者,唯能资以自提尔,彼明点无有可被提者。

各种空行中,以莲花种性者可提(原注:可提即易提也,彼易漏故),说为长寿所依。莲花女、肉红白鲜嫩,其红菩提如雨而降,腰细,身材适中,美丽悦意;男一见生乐,女一被触则自欢跃战栗,此(乃)身中存(有)精华者;以杵近其莲,自然生出大乐声;杵入其中,如小孩吮乳,自知含茹,此即莲种;距外间四指中,有脉圆形,于彼当先觅脉;觅脉加行,则在吻、抱、搜胁等行为;彼乐生起,以杵外探,多说贪语。彼面红气喘身抖,莲内有水润,此时不可即行(此时不可即行提取其明点),当以“补品、酒”服之;再以冰片、丁香、红白檀令服,令其明点净分增长,然后平等住(然后双方同时住于高潮中)。当男女大乐相等时,方可提上,此属脉好者。

(若)于此不能提,当行觅脉方便:于女身搽酒、蜂蜜、酥油;另作毯质杵,形大如自大杵;唯应略长,头宜略尖,以绫缠之,上涂鹫油、酒及酥油,插入其(插入明妃之)肛门中;另作二线球置其腰,以薄腰带缠之;背枕以鞍,令仰卧;由此二、腰落近臀部,脉从阴门伸出,如小鱼、如乳头,以指拨开莲瓣,于彼脉用药涂之,以手伸(入而探其)脉,可令出莲六指(可以使其伸出阴户达六指之长);中四指、下亦二指。引此脉插入杵孔中,则可提矣;于乐平等时(于二人皆已至性高潮时),自明点努力提上。果提上已,身亦生暖烘烘之相;此后生不(能)忍乐,当行散法,如羊抖身。

又法:以毯杵入莲,女出欢声,以左四指将指甲磨光,敷药于脉,可以长伸而出、极柔;肛门中毯杵当取出,然(后)入莲而提(原注:杵入、毯杵出,当同时行,如军对仗一进一退)

又法:以毯杵插入(明妃之)肛门,肢分抱紧,然后以药涂脉,插入杵孔,杵稍入后,即将毯杵取出(贡师云:二杵同时内逼,女应力而死,宜慎重之)

开脉之药:生蜂糖、干乳(原注:亲师云:乳桶内常粘之乳。贡师云:取乳后,余乳在垂者是)、白狗杵(白狗之阳具)、管仲、花椒、鸟取花、硵沙,涂其脉上,并涂杵莲;杵入莲中,勿上气下按;生猛贪,下部动作宜慢,杵含脉必生大乐,自身提散当励行,令明点坚固。

他身明点者,自马头明显,心目专注于缘马头眉间之白纹。杵左右上下力动,女子发抖、出娇声、喘气。自杵孔内之吽,勾其莲中红吽,念长吽,提至顶与杭相合,具足六支身要(原注:如翻目等)。用力而行,必提无疑。……

以拳法提者:杵入莲,女“不忍乐”生起,杵亦热;乐生时,自己顶上为所缘,杵从根全部插入,又稍向外提升,念长吽三,(观想)母化光入杵孔中,从中脉至顶杭、无二,普遍全身、安住空乐无二定上;杵忽弯软而烧热犹存,此为能提之相也,他日必得鲜色光明等功能。

具性相“空行母”,从十六至二十五岁,上等一夜(可提取)十次,中等四次,三次乃下等,最下等一次不间;气必能入中脉。其相:二乳等出,空乐无二、自然出生。其受持光明:行者可出五色光。乐之觉受:虽入丛剌,身乐不阙,此名狮子游戏三摩地,此为依“具性相业印”之功德。

又自业印决定时,当为彼说大小乘法,为行第四灌顶,心细柔而摄受之。当令听我吩咐,我亦当守秘密,则一切空行皆可摄持。气息受持猛利法:左右中气猛利呼出,以猛利气吸女子。前气下按,后气上提,持气不放,气所住处松缓而住,识安本净,身安乐炽然,凡所显皆为安乐,俱生智不断出生,得自身不死成就。

其能提净分者,长寿无病、面容光洁,受持三界财物,摄一切空行母,并得其授记,名称普闻;语可随类说法,以空乐觉受度日,成办事业八成就,得俱生法身,成办虹光报身、及各种化身无间出生;三身无二,得安乐大身;上等现生成办金刚身,中等中阴成就空行,下等第二生成佛。》》(34-560~562、563~564)

如是成佛之教授,大异三乘诸经中所说之佛道,本质乃是“外道邪见邪修”之法也。如莲花生所言:“其能提净分者,长寿无病、面容光洁,受持三界财物,摄一切空行母,并得其授记,名称普闻”,即有大过。譬如莲花生于此段开示之后言如是境界即是已成究竟佛之人,云何如是真实成佛之人尚须空行母(明妃)为其授记成佛?无是理也。

复次,授记者乃于未成佛之无量劫前为之,非于成佛之时为之,云何莲花生言行者于成佛时得到空行母之授记?无是理也。

又:如是成佛之人,既已成佛而具足功德、能摄受一切空行母,如是之 “佛”云何尚须于“成佛”时由明妃为其印证?“成佛”时之授记者名为印证、而非授记故。是故莲花生上师如是开示者,过失极多,云何是已成佛之人所应说者?

莲花生乃是密教教主,是密宗所崇敬之报身“佛”,密宗诸师一向说莲花生之智慧证量是报身佛之智慧故,一向说莲花生所传法是报身佛成佛之法,而言 释迦佛所传法是化身佛成佛之法、不能令人成就报身佛故。然而如是“报身佛莲花生”所说之法,竟连未成佛之菩萨们都能随意破斥其邪谬,如是而可言其为“已成报身佛”者,无有是处!

复次,虹光身非是佛之庄严报身,不净气分所成就者故,不重新赘言。莲花生又言:“语可随类说法,以空乐觉受度日,成办事业八成就,得俱生法身,成办虹光报身、及各种化身无间出生;三身无二,得安乐大身;上等现生成办金刚身,中等中阴成就空行,下等第二生成佛”,如是之言亦有大过。

谓莲花生所言如是“成佛”者,尚不能了知最粗浅之二乘解脱道(莲花生尚执取长时安住婬乐触受中之意识觉知心为佛地真如心故,欲以如是心而常住于无余涅槃中故),尚且未是声闻法中之见道初果人,何况能知佛菩提道之般若所函盖之“中道观”及一切种智?故说莲花生所言成就化身、报身、法身之言,皆是自意妄想所说也,非是佛法。

复次,密宗诸师历来多言:密宗之内,自 释迦以来,曾有多位祖师已成报身佛、究竟佛;莲花生则是密宗之第一佛、是密教教主。然而此等密宗之佛,其实仍是具足凡夫,菩萨七住位之般若智尚无,云何而可自封为佛?密宗诸师云何可以高推其为报身佛?

又:报身佛之常住大乐,实以断尽烦恼障、所知障,令第八识之种子永不变易,如是名常;如是之“究竟常”能令第八识与别境五、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一一心所皆有其不可思议之妙行,非等觉菩萨所知,故名大乐,而非以婬乐之乐为其大乐,此乐是无常变异之法故。

密宗莲花生“佛”则是以长住于婬乐之触受、并且是一直保持在性高潮中之大乐,作为密宗“报身佛”之常住大乐,莲花生言如是“成佛”之人以“空乐觉受度日”故,而密宗一切人所说之空乐即是双身法中婬乐性高潮之第四喜故,此婬乐是密宗乐空不二、乐空双运之乐故。

然而如是欲贪乃是欲界中最粗重之贪著,尚不能得解脱欲界之功德,何况能得解脱色界之功德?尚不能得解脱色界之功德,何况能得解脱无色界之功德?尚不能解脱无色界之功德,何况能解脱三界系缚之功德?尚不能得二乘解脱三界系缚之功德,何况能得阿罗汉所不知之菩萨般若慧功德?尚不能得菩萨般若慧,何况能得佛地智慧?如是具足凡夫,而狂言能成“报身佛”、已成“报身佛”,有是理乎!

莲花生既言如是成佛者语可随类说法,颇能再度示现化身而破斥平实之说者否?密宗诸师既常倡言可以即身即生成究竟佛,应当多有即身修成报身佛果者,颇还有人能出面破斥平实所说之理否?密宗岂真无人即身修成“报身佛”境界者耶?至今无人能前来破斥平实之法,而继续任由平实破斥密宗之“根本大法——双身法”

若真无人即身修成“报身佛”境界,则即身成佛之说显然虚妄;若有人已即身修成“报身佛”境界智慧者,则应生不忍之心,出世破斥平实、以救密宗之即将危亡也。既真实可以即身成佛,所成之佛复是报身佛,“更胜于释迦化身佛”,应当有足够能力随意破斥平实之言说也,上地必知下地法故,上地必能指导下地故。

假使当今之世密宗诸师未能有人成“报身佛”,亦当已有成就“化身佛”者;化身佛亦应能指导平实也,云何无有一人敢于出面而具真名破斥平实?云何竟无一人能来收服平实为徒、令入密宗修学能成“报身佛”之法者?

密宗诸师不应如江灿腾先生之言:“不屑与平实居士言论”,所以者何?谓密宗诸师眼见平实破坏密宗之道如是严重,若不加以破斥摧灭,密宗于未来五十年中必将渐渐式微而至灭绝,如是严重行为与后果,密宗诸师云何而有闲情作如是自外之言?不应正理也。

若彼密宗诸师悉不能以真名出面破斥平实者,则已显示彼等之怯懦及不具般若智也;如是焉得谓为果地修行之已成佛道者?若彼密宗诸师眼见平实具体而有系列、有计划之破斥密宗,竟然不知不觉其严重性,竟不能知如是作为必将导致密宗未来之灭绝,则彼密宗诸师显然皆非有智之人,不能见其严重后果故。密宗诸师及佛门中一切学人,于平实此言盍各思之?盍共思之?

是故莲花生所言:修此双身法而能常住婬触高潮大乐之“成就报身佛”,而能成就“语可随类说法”者,真乃妄语之言也,真乃依于自意思维之邪见妄想也,绝非真正之佛法也;完全违背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故,完全未能证得第八识真如故,悉未证得般若智故。

是故平实于此高声呼吁:密宗学人应当早日详细深入探究密宗法义之正邪,应当以冷静理智之心态而探究密宗法义之正邪;如是冷静理智详细深入探究之后,方能真知密宗之本质也,方能真知应当何去何从,而作正确之抉择也。此乃密宗一切学人当急之务,万勿轻忽、因循苟且,万勿继续深入密宗邪道邪法邪修之中,成就大妄语及破坏正法之大恶业,贻害自身。

密宗之男性行者可从女性行者身中提取明点而“迅速成佛”,反之,明妃亦可从勇父身中提取明点以令自己受益:《《又佛母提佛父者:自亥母顶,亥头红色,专注于此;(于坐姿相抱体位)以左右踵靠佛父臀部,二手交叉捻自大趾,念长吽,(令男性行者射精,然后提取)男明点如水银入于脐上,与脐红□字(梵字,略之)无间和合;目上翻等六支如前。行七或十次,男净分必可提(男性之精液净分必可提入自己身中)。男乐增上时不可放松,当乘势用力而动(以令男性射精),此为要诀。此后当行散等拳法,用力为之。》》(34-562-5)。以上所举,皆是莲花生之口诀。

莲花生之《金刚引水教授》中亦言可以从明妃身中提取明点,非唯一处密续中言之也:《《具足种性者,欲依事业手印(欲依明妃而修双身法者),当于密乘甚深引导法中所说具相手印者(具相之明妃)吸取净分,当自习自力、得界分稳固后(须自己先练习至久住性高潮而不会漏泄精液,功夫稳固后),方可行。此手印,须端严悦意(之女),莲花暖(性器官温暖),种丰盈(婬液丰富),十三至二十五岁间,无嫉妒悭吝,不为世法所染。此种方便摄受自在后,俱生时(女方至性高潮时),须吻口、抱腰、咂舌,竭力以种种方便,令(明妃)生贪心(生起欲受性高潮之贪心),发生安乐(令明妃发生性高潮之觉受)。见其面紫红,气喘声颤动,手足抖战时,行者自观(下体中有)本尊马头、印观亥母,如生起次第而修加持两(人之)密处。其觅脉方便,于前已述。于自他二根(于自己与明妃之男女根)相合时,生乐当如龟徐行,认识喜乐,乐大恐失菩提(乐太强时恐漏泄精液,应知自身所能承受之量,以免漏失)。观杵摩尼顶(观想龟头尖端)有青黑色吽,头向内,勾向外,心定于本来清净上,离一切戏论边际(不起语言妄想等),缘此青黑色吽字(而一念不生、住于此“定”中)。初修业(初修此事业手印法)者,必缘以观想,犹龟、有桩焉。但大行者能定“安乐无分明体”上,自能令定增上(能长久住于此大乐而又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使此“定境”日益增上)。后持逆提法,如他身事业中已详。取其精华者,当知手印莲花(当知明妃下体)净分之脉头:手触之如有二头状。次想金刚顶(顶轮),经五轮(经中脉之五轮)直提;中脉上达梵穴、下达莲花,想莲花(再观明妃之下体中)并无经血、黄水等浊分,手印(明妃)具足一切相,用长吽字吸提入中脉,想吽又生吽、如丝线相连之数珠。此时头应左右摆动,不断念长吽、短吽,应以海冲须弥(以宝瓶气将红白菩提向中脉之顶端冲)、眼上翻、舌抵颚、身缩抵背,直往上提。

次、身覆于手印上(身体卧于明妃身上,二根相合),两足长伸;第二指触地,以二手大指紧按中无名小指之屈曲上,两指伸按地,尾闾臀部稍向外张,行者余身不令触地;口诵长吽,想手印(观想明妃之)红界净分(红菩提种子之净分)、如紫茸花之红润,化净分(观想明妃之婬液气化)、以吽勾吸入中脉,依次入四轮(由海底轮上升,依次经过中脉其余四轮而至顶轮),收顶杭,无分别住(一念不生而住于婬乐之中,住于体会空乐不二、而又双运空乐之境界中);但背腹相合、下气猛提、颔压喉结,眼上视等,与余相同。

若于各轮用气功之次,吸菩提决能提升矣。得吸提相后,须行分布全身、如羊抖身法,并放手三跳等。若分别净浊二分,当多行阿鲁事业(原注:亲师云:即放收肛门,自能排浊分、得净分)。后应行狮子游戏拳法,遣一切障,心定于本净净见上(觉知心定住于婬乐之触受本来清净无染之清净见上),上气随自然出入;若于具相观生执著,于所缘明点当生凝结之过患。

未行此法前,当备荳蔻、丁香、红花、乳细末,和酥酪置座旁,至此以药涂其脉上(涂于明妃之海螺脉上)。行者须先习身要:应具六法口诀、诵长短吽,身不可令日光照,修习一月后,自然吸取。此中扼要:知己杵入孔中(已确定自己之金刚杵已入于明妃之海螺脉孔中),气乃可提,终成马阴藏相(如此即可成就三十二相中之马阴藏相);明点即落莲中,亦可返(若有上提之功夫者,即使精液因不能忍住高潮而射于明妃之下体中,亦可以此功夫而吸提、回至自身之中)。自净分得坚固,具足性相印者,亦可提入。

印身当无病(所用之明妃应当为无病者),精华无染污(明妃之婬液应无染污者─须未感染性病等)

其提有三法:上提者,以下行气得坚固者,可行;中提者,自生本尊,领纳三昧耶物:于母降净分时(于明妃分泌大量婬液时),口中含阿米打甘露(口中含着酒),以竹筒吸取(以竹筒吸取明妃所排泄之婬液入口中),与甘露相合(与口中之酒相融合),以舌自搅动(令婬液与酒相融合,并领受其味道),供养自界本尊(观想以此味道供养自己下体内之本尊佛父佛母,然后吞服而滋养身体)。由此圆满资粮,领纳秘密三昧耶物,殊胜游戏能令长寿(由如此修行供养于“佛”,及吞服此种极殊胜之秘密三昧耶甘露,所以能使成佛之资粮圆满;如此殊胜之金刚游戏能使色身长寿),后抖身。

下提者,身界增广时(种子婬液增广时),母降点(明妃排放婬液),其腰(下)垫枕,莲下以盘承之(于明妃下体之下以盘接取婬液),不可为阳光所照,以右鼻孔接竹筒而吸之,二手按二鼻孔,令气专由筒达右孔,决可提其净分,事后抖身。

其提净观想者,面前虚空莲日月上,上师无量寿佛父母双运间(观想所成之无量寿佛抱明妃而享受婬乐),降流红白甘露(降下男女二“佛”之婬液),充满自顶与鼻孔,趋入一切身脉界内。母明点能提已,其相已详前。 此中三昧耶者:离能所取执著。

下提口诀者:以各种方便令生大乐:螃蟹、黑虫、??(藏文物名,意不详)、鸡下冠令食(令明妃食用),可开脉口(可打开明妃下体之海螺脉口);腰以下用油涂之。

起分观想:大杵入莲,深入其中,当知自乐之量;又当知母(当知佛母明妃)生起乐相,即以手抱紧女腰、自身端正,女左脉开、降红菩提,自杵如筒,由此提净分,浊分留住(浊分,即是婬液之物质,留住不提取,只提取其气分);净分从中脉入杭、十六明点间,空声而提,二足大趾内勾,二手第二三指在自背后左右支身(原注:与前异,前卧提,今坐提也)除于大趾外,其余身分不可支地,提下气六加行中,唯四洲不缩(原注:即不缩手足),余皆相同。

(若)无念昏迷,缩如绒球,不忍,出恶声,此为被提相;此后分离,安住本净,抖身行狮子游戏、五轮等拳法。女现衰相,当以食品补之,否则易衰老。

又除障等,此处未明显说者,余处详,希哉!空行心血法奇哉!亥母六教授,吾为贪爱移喜错嘉而说(我乃是因为贪爱移喜错嘉而说出此法)。藏之名山,愿未来具种姓者早遇之。》》(34-564)

此乃莲花生上师传授与“空行母”移喜错嘉之《金刚引水教授》口诀中所言者,此法目的在于引导明妃大生婬水,而后提取之,令自身可以借此修成“佛道”之意也。此亦属于密宗即身成佛法门中、双身修法之口诀,男性学密之人最后所必须知悉之要诀也。

密宗双身合修法门,大多以男性行者为中心而说,名为父续;其以女性行者之立场而说者名为母续。如是,从女性行者之立场而说之母续较少,实非完全平等之法也;显教中则不如是,一切男女所应当修学之法门无有差别,悉皆同以第八识为修证主体,悉皆同以眼见佛性、同以修证一切种智为主体,所修法门平等无二,无所差别,各人之真如佛性无二、无有领受之差别相故。显密之法有如是之异者。

母续中说密宗中女行者(明妃、金刚空行母、度母、佛母、莲花事业女…)修证无上瑜伽即身成佛之法者有四:一、观想而修,二、于指上自修,三、以软和物自修,四、与勇士和合。

一、观想者,莲花生上师于《女印受持密修》中如是说:《《初发菩提心,于三根本启白,(然后观想)(己)一刹那(间变)成亥母,(并观想自己之)(下体)四瓣(大小阴唇四瓣)中有阿字庄严,心间由☆(梵字)成佛部空行,顶☆(梵字)金刚空行,喉☆(梵字)宝生空行,脐☆(梵字)莲花空行,密处☆(梵字)事业空行,身相手印等,于大乐密修中当知。于彼面前,想一令自(己)生贪(欲心之)佛父马头金刚,心有啥字成佛勇士,顶☆(梵字)、喉☆(梵字)、脐☆(梵字)、密☆(梵字)各成四部勇士,余如大乐密修(其余未说者详如大乐金刚密法中所说而修)(所观想之勇)父金刚杵(下体)观成五股(观成五股金刚杵)者,内有供养空行母之物(内有供养空行母之精液—白菩提),充满(所观成之下体中之本尊)佛父母一切毛孔,生起杂类勇士空行,如芝麻开荚(而出现)

自他身外修眷属者,则东有金刚空行勇士如常,乃至北方者。于莲花四隅瓣上亦修四空行母,如是(观想)男女交合,世间过失无有染犯,如虫蠕动而入(观想所成之勇父金刚杵如虫蠕动而入,以引生婬乐)(复又)以顶(上)(身中诸)毛孔诸空行为所缘,(观想)彼等空行勇士生起大乐,莲花跏趺坐,踵(脚后根)(住自己之)大小便口之中间,金刚拳置脐,观想(自己之)(下体)中红啥(字)具双圈,☆(梵字)为空行命字、入(所观成之佛父之金刚)杵中,彼杵(佛父之下体中有)供养物(白菩提─精液)如雨而降(似如)冰片,以此啥字(将佛父下体内之白菩提)勾来供(养)顶上上师(及身中五轮之)五处空行(勇父母)等。最后如羊抖身,如马滚地,安住本体;中气鼓出,令其坚固;初本尊身如影相降时,如龟之口诀者(详前数节中所说),于顶注意。气次第松缓,以猛利对治行之,此为三要诀。 提时用虎呕法,手足心置地,口中念☆(梵字)九次,于左、右、中,三三行之以狐嗅法,从右提,右呼三次,左、中亦如是;身要于左、中提时,拳按乳,身稍向左右前偏,如头带蛇起势;观想者,于男杵内吽勾之,红白明点沿女中脉供养上师空行如前。令明点安住法者,跏趺二手置膝,中气鼓出,目视虚空,身如羊抖;二手如射箭式、拍胁下而行,下身转变,以跏趺跳起、又跏趺坐。拳从膝沿上平伸而出,地角压喉,上身左右各三扭,手到处搽,以狮子游戏法,多次行、可以除一切障。最后持气安住本净,回向发愿。领纳四喜,无间而修。》》(34-569~570)

如上所述,须同男性行者一般引生四喜(四种婬乐),并修“乐空双运”,令长住于四种性高潮之觉受(四喜)中而观察“乐空不二”;如是长住于婬乐触受中,令婬乐不断现前而享受之,并须具有“婬乐本性清净,婬乐无形无色故是空性之“见地”同时存在,如是即名“乐空双运”

此法须精勤修之,不得荒懈。直至后来能于一切时中皆住于如是婬乐之中,即是已成就佛地大乐,已成就“报身”;密宗之报身佛皆是常住于如是“大乐”之中故。凡此皆属意婬之法,与凡夫众生意婬妄想无二,焉得名为佛法正修行耶?

第四辑-摘录精华篇
第十四章 余诸邪见—恣意解释佛法修证之名相
第一节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佛法中之加行者,谓“伏、除”二取,证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此四法者总名“顺抉择分”。此乃一切种智中之所立见道位之前,为求大乘见道而建立之法,于唯识五位中,说此名为加行位所证四法。此四法者:谓大乘行者,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多、广修六波罗蜜多,所谓菩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满足者,为进修见道智慧乃至初地道种智,故修此四种加行之法,以证解脱果而不取涅槃,进修佛果。

四加行之法证,乃依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行而立。四寻思者,谓行者寻思“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寻思此四法假有实无。然后现观:“若离能取之识——意识及前五识——则无此四法;而此四法所依之能取识亦非真实有。”如是现前观察,发起“明得定”而发“下寻思”,现观所取空,建立此位寻思之果为“暖”位。

再作寻思而发起“上寻思”,现观“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诸法皆是六识所变,故一切所取诸法(六尘万法)皆是假名施设,绝非实有;若无前六识,则无万法现前而可亲触。如是现观者,乃是依“上寻思”而现观“所取一切法空”,即此现观立为“顶”位,此是世间之“顶”法故。

依顶位之智,于“一切法皆无所取”已能印定;复依“下如实智”而观察能取非实——了知“能取”万法之觉知心(意识)非实、心顺乐之而能安忍。如是印前“所取非有”,顺乐后观之“能取不实”,说名证得“印顺忍”,是名“忍”法,“下如实智”具足。

证印顺忍后,印定“所取空”、顺乐“能取空”,复作观行而发起“上如实智”;依上如实智而不退没,如是心心无间——不曾起心怀疑自己现前观察所证之“能所取俱空”——双印能取所取俱空。从此以后,心心无间,不久后必入见道位——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或入第七住位、或入十行、十回向位,乃至入初地等。以此“双印能所取空”,将来必入大乘见道故,说此位乃是世间第一无上之法,故名“世第一法”

然而密宗古今诸师,由于未能取证此四加行法故,皆将此四种佛法名相之总名——四加行——擅作解释,以外道法之实质而冠以四加行之名义,令人误以为密宗之法即是佛法,并令人误以为密宗即是佛教。

譬如密勒日巴歌曰:《《施肥净信与加行,以五甘露作浸润》》,于《密勒日巴大师全集》之中,有如是批注:《《加行——密宗之准备性的初步修行,以为“起、正分”或大手印之修法、作为前行准备基础之工作。普通有四种,所谓四加行是也:一、十万大礼拜,二、十万上师咒,三、十万金刚萨埵百字咒以忏罪,四、十万供养曼陀罗、或曼达。》》(4-2-220)

如是所言,与真正佛法中所修之四加行完全相异,与佛法所说四加行无关。密勒之书中批注如是错误,阿底峡对四加行之解释亦复错会:《《修密咒的条件:一、梵行者……知真者无过。……。二、在家众:关于“知真者无过”这句颂文的意义,我有许多上师恩赐的教授:1、有位贤善的上师说:“如果菩萨了知有情的利益,而他的心又被慈悲所左右,那么无论他怎么做,都没错,而且其福德反而随之增长。”这是指证得小品忍位的菩萨。

2、某位圣哲说:“知一切法如幻,并明了彼真实性的瑜伽士,不会有任何过错。如说:‘瑜伽士若知:诸法如水月,则彼将不受,罪福等所染。内外此诸法,是心且如幻,复非常非断,不分别二俱,执实毒不染。谁能见如是,知幻且无过。’”这是指:证得小品世第一法的菩萨没有过失。

3、关于上师福德比丘对“不生过失”的看法,应该阅读上师所做的那部论。他的观点是:即使初学者也没有过错。

4、其它的圣哲则说:“依照《圣迦叶所问经、授记变妇女经、吉祥最胜第一续、有义调伏续》,以及上述以外的其它密续和圣龙树、阿阇梨提婆等所造的那些论典的方式去做,就不会有过错。”意指:“知真者无过”是在证得小品顶位的时候。

5、其它的圣哲说:“引发一切法无生的胜义菩提心,并且已经在心中生出胜义菩提心的人也没有过错,因为明了诸法真实性者没有过错。”意指:“见真谛者不会有过错。”》》(6-257~258)

阿底峡如是解释四加行法之证量,与佛法完全无涉。阿底峡如是错会四加行,白教之大修行者陈健民亦复如是错会,皆是借用佛法名相而实说外道法者:

《《四加行就是在未得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以前,先应该要把四加行修好。现在我对于你们啊,因为你们年龄的关系,你们夫妇的感情好啊,兴趣也相同啊,所以就希望你们气功修好了,就可以开始依二灌里头的观想来修供养法:所谓男的供养女的,女的供养男的。

我虽说过这个话,然而呢,主要还是要这个四加行稳当了,才不会发生毛病。所以现在我要补充说明这个四加行的重要性。这是在表里头没有的。四加行的内容,一个就是归依、一个就是礼拜、一个就是百字明、一个就是供曼达。

如果你懂得五轮的本尊,五部空行母的本尊,互相可以由修供养法来作供养(由男行者以双身合修之法供养女行者,反之,女行者亦然)。假如有一边可以不漏点,无论男的、女的,有一边不漏点,都可以修这个供养法,……普通夫妇关系上讲起来呢,你如果是有供养的意乐,那么你偶然在供养的时候,你漏点放水的时候(你射精与女方的时候),你就想到这是供养对方,也还是多少有些功德。

但是目的既是要成就灵热,要成就拙火,你就不能像普通夫妇一样常常的多搞啊!所以呢,顶多一个月两次啊。并且行房时要观:在两眉间有一正三角形,内有文殊菩萨;这会使你们漏失的明点减少。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马上就把四加行的四十万都搞满了,所以我就特别把每一个都分成三段:譬如皈依,你先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你把这个三皈依念完之后,又加上四皈依,就有金刚上师,再加上这个本尊、空行、护法,那么就等于七皈依的样子了。

礼拜呢,……或者是柔和瓶气啊,修到相当程度,可以投身拜下去,不会出什么毛病了,再补充这种大礼拜;照道理呢,这个投身的才是四加行十万的这个大礼拜。……百字明也是一样的,你可以先念“阿”字十万,然后修“金刚本体莫舍我”十万,最后才修全部十万。

曼达也是一样地你先供这个东西的,然后供这个三十七个东西的,然后才再供三身曼达。……如果已经被金刚(勇父)所舍了,已经被莲花(空行母、明妃)所舍了,也就是如果被佛所舍了,被空行母所舍了,那你随做个什么功德都不成啊!……你从前在他们的前面犯了很不少的罪,使他们不喜欢;莲花也是,使空行母不喜欢。

如果他们男的使莲花——即空行母——不喜欢;女的使金刚萨埵这些不喜欢,那么就随修什么仪轨、修什么气功、做什么火供,都没得效的。所以由百字明把这些罪业清净了之后呢,你做一个功德,都会有天龙的保护,都会有佛菩萨金刚的垂怜,都把你们所有的功德记录起来,所以以后修行就没得障碍。因此男的应该是念“莲花本体莫舍我”,……女的就要“金刚本体莫舍我”。》》(32-250~254)

如是错会四加行者,非唯一端,复作是说:《《般若乘所说暖顶忍三者,即上三品,修此三者之法,分戏论、无戏论。戏论者,作禁住行,续云:少得暖位已,禁住行成办。无戏论者则行内行。

内行者续所云:远离业手印,智印相亦舍,行大手印母,离世间一切分别,修别摄支、静虑支,得五眼六通,为身曼陀罗,一切脉清净,现证身坛城,果位与般若乘同。庄严经论云:“依于禅定得神通。”又颂云:“显现一切法,无隔能相通,于彼真实理,无观一切见,如是法身圆,为清净相故;具慧诸形相;?行心摄持,如此乃成办,菩萨之等持。除意之所说,不见一切义,如增法光明,起坚固精进,法光明增长,唯是心上住,此后现境者,皆成心所现;尔时所取境,远离于散乱。”如上为暖顶忍位。彼又云:于彼唯剩有,能取散乱心,尔时无间定,迅速能了知,能取心亦离。时轮亦云:别持支等持,加持一切咒,依于静虑支,可得五神通。如是与上相同。简言之,依于别摄等二支,为加行道。》》(34-480)

白教上师如是,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亦复如是错会错解:《《辛四、三暖相:壬一、分别前行暖相:虽于等引中修本尊身等,于其觉受之所现中升起以前见闻之嬉戏事或希有之游艺等等,而心执其上;此处其它宗派说为放逸相,然本宗则主张其为以本身所作之因而生禅定,故谓分别前行暖相。

壬二、九界集摄之暖相:心无住于不观待心气集合而分别本身因者,谓九界集摄之暖相。所谓“九界”者,即是五甘露及四大种之气作用共九,以其等之净分可为自身之元气及心之所依,如以芝麻油遍涂于身而在,其相或如“果嘎哩嘎”鸟之颈羽,或如冰雪电霜之映彩,诸色纷然。

“集摄”,是以修行之力回气于内,行于一切脉移九界之净分,集摄于四坛城宫殿等。

所谓“暖”为:以其力加持含藏后,于觉受之所现中,觉见六道城邑或烟等相、或如来身等。

壬三、明点降集之暖相:以修行之力转气回风,用拙火开解脉及融净分:1、其明点降之暖时,生明点痛。2、明点动之暖时,生乐。3、明点坚固之暖时,生功德。》》(61-159~160)

密宗如是自行方便解释佛法名相,而用以说明其所弘传之外道法等;然后向人说其如是修证为佛法上之修证。若有真正佛门行人说其四加行之修证时,彼等密宗行者由不解显教佛法真旨故,便谓显教修行者之证量粗浅,不解真正之四加行,而谓密宗所说之四加行方是真正之四加行;若究其实,却是密宗行者自生错会。如是错会而言已修、已证显教之法者,真乃误会之大者也。如是误会之现象,普遍存在于密宗上师与诸学人之间。譬如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注》中所说:

《《加行道:暖(原注:分别前行暖、九界集摄暖、明点降集暖),顶(原注:外、内),忍,世第一法(原注:出轮回、出世间)。……壬一、暖:此即四灌顶中之四种道,依此为积聚见觉受暖相智之因,故颂中云此为:“资粮道”。复次,由修四道而生四见者为“加行道暖智”,此中复分大中小三种暖:癸一、为易生分别妄计故称“分别前行暖”,此为小。 癸二、为以难生三分别妄计故称“九界集摄暖”为中。 癸三、为以极难生分别妄计故称“明点降集暖”为大。…。

“集”者:中集界中一切所生之暖,为中者,其景象坚固且能断外内之虫,得决不生恶趣,其它经典(密宗之经典)亦云此为中“忍”位。

壬二、“顶”位有二:癸一、外顶:以心气集摄于精血二脉之尖顶,外之有界顶则为世道之最上端。 癸二、内顶:内顶为中脉顶,以心气集摄于外相之阿字,为出世间道之下端。

壬三、“忍”:如此,以前无之无生法忍,于空性义理无所惧之忍,为“忍”

壬四、“世第一法”有二:癸一、出轮回法之世第一法:以心气集摄于中脉,遮遣能所二取分别之部分者为之。 癸二、出世间道法等悉圆足之世第一法:能得出世间初地以上之诸道悉圆足者,且能生身无漏(于此世证得“保持性高潮中绝不漏精之智慧”、心无分别之因(详第九章所说双身修法中之乐空无二、一心不乱)而为无碍者。》》(61-432~437)

如上所举,密宗之无生法忍者,乃是以中脉明点、宝瓶气、双身法之合修,而能长住性高潮、并永保不泄明点者,为无生,为无生法之忍,自名已证“无生法忍”。复以此“无生法忍”而谓为四加行中之“忍”,完全不懂四加行之忍与无生法忍之大异其趣,亦完全不知此二修证在果位上之悬殊。如是而言无上密法之“果地修行”法门,原来却是以误会之“佛法”修证,而自矜于显教。

又如《大乐光明——金刚乘之大手印》一书中,作如是言:《《四加行: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进学更深密法而设计,它们可清净行者身、口、意三业之业障,使修道易于成就;也可以产生一些资粮使行者更易了解较深的密法;这种除障、积集资粮的过程常常被比成农夫耕田、种植,第一步要除掉石块、杂草,然后浇水、施肥等等,正如这些工作保证了成功的收成,同样地,这些准备工作保证密法修习成功。

简略列出四加行如下:1、皈依、发菩提心:从此成为佛子、大乘行者。2、供曼达:这是累积福德资粮的方法。3、观想金刚萨埵及念诵百字明:这是清净业障的方法。4、上师相应法:这是获得上师加持的方法。》》(72-19)

如是四加行,与佛法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完全无关,而言能使密宗行者证得佛法上之证量,有何意义?复次,密宗诸师一向重视上师相应法;然而密宗诸师既皆未曾见道,所传、所修、所证皆非佛法,完全不具佛法上之证量,其弟子精勤而修上师相应法者,有何功德资粮之可言耶?唯能与上师于双身法上有所相应尔。

《藏密修法秘典》卷一如是言:《《四加行法,在密乘中,称为前行共道。显密二道所共修故,显密修者前导行故。》》(119-105)

宗喀巴所辑《皈依发心仪观行述记》中云:《《瑜伽行人修习密宗大法,应先修学四种加行,清净相续,积集资粮,获得加持,而后始易相应。四加行者:一、皈依发心,二、金刚萨埵百字明或三十五佛忏,三、供曼陀罗,四、上师瑜伽。》》(119-107)

如是所言“四加行”既是显密之共道,则应显密无二,云何密宗所说之四加行迥异显教至此严重之地步?不应正理也。由此可知密宗者,实乃假藉佛教名相及教相,而说外道法者;本质乃是外现佛教、内修外道法之附佛法外道也。

更有近代之密宗上师自创四加行者,譬如蒋贡康楚之开示:《《蒋贡仁波切在所有开示前,均以“将心转向佛法之四念处”开始。此四念,或曰“四共加行”,即1、人身难得,2、死亡无常,3、轮回过患,4、业报因果。仁波切尤强调初机者应多方面参考这类数据,这是最基本的教义,应根植于我们心中。》》(181-48)

佛法甚深微妙,本已不易修证,今者蒋贡康楚更自创四加行,混淆佛法名相,令人更加不知所从。如是依于自意妄想而解释佛法名相者,在密宗之内屡见不鲜,所在多有,不胜枚举。如是作为,密宗上师代代仿行,则能渐渐转易佛法实质内涵而转变为外道法。

如是渐渐转易佛教内涵之作为,大众往往忽视而无觉察,不知其严重性,是故天竺佛教便在如此情况下,渐渐被密宗之外道性力派思想所取代,而令天竺“晚期佛教”本质转变成为外道法,佛教遂告灭亡,此即是天竺波罗王朝之“佛教”,即是认同应成派中观之佛教研究学者、及印顺法师所说之“晚期佛教”,其实已非佛教,衹是披着佛教外衣之外道罢了。

后来被回教国家所灭之“晚期佛教”,衹是徒有佛教表相之密宗性力派思想之邪教而已。是故佛教并非灭在回教手中,实是提前百余年便已灭在密宗手中;在回教军队消灭波罗王朝之前,已经没有真正之佛教存在,只余身披佛教外衣之密宗外道在弘传外道性力派思想而已,佛教在波罗王朝被回教所灭之前,已经完全消失于天竺也。由此缘故,说密宗渐渐转易佛教法义之行为,即是毁坏佛教之最严重行为;如是作为,而可言为“弘扬佛法”者,黑马亦可说为白鹿也。

第二节 密宗之不共加行

密宗又有不共加行:《《不共加行者:拙火、三脉、四轮、修明空。 外拙火:一切无缘上□(梵字,略之)自成亥母,内外莹澈。 心专一而修身中脉轮,如前观想,此为内拙火。 密拙火者,三脉集合处□(梵字,略之)红火遍全身、习拳法、六灶印、修带、身抖等(此诸密意请阅第二辑第九章),当行。 乐增长故、顶上罕向下,拙火照上,明点融化,脉中充满,不变本体无生离心者,是为密密真实拙火,具足堪能士,于大乐智慧修三身。 本来清净地,坚固摄持,于一切利众生事当令增长,乐亦增长(此说增长婬乐之法,详本章第三十二节引述)。》》(34-549)

修赫噜噶者,其不共加行与上文所举类似:《《观想:所有外境及一切有情融化入蓝光,光再溶入我,我后我的身体溶入光,从头从脚两端同时融化,越变越小,最后溶入我心中蓝色□字(梵字,略之)。□(梵字,略之)字逐渐从底部溶入那打□(梵字,略之),即□(梵文)之前缀,最后连那打也消失了,溶入空性光明。

此时起高度胜解:我心和吓噜噶心无二无别,如水入水,注观此法身,心并现起佛慢;心想我即是法身,这是“持死为道”证法身的简单禅修,它的目的在放下你的凡夫身,清净死亡,使圆满次第的光明成熟,种下得佛真法身的种子。

然后观想:从法身空的境界而出,我的心立即转化成肘至腕长度的蓝光,直立于八瓣杂色莲花中央的日轮上。然后想:现在我已变成圆满报身,并现起如是佛慢。这是简单的“持中阴为道”证报身佛的方法。此法主要目的在清净一般中阴状态,使圆满次第的幻身成熟,种下得真报身的种子。

然后继续:我的心马上从蓝光形式转化成吓噶,身蓝,一面二臂,持杵铃,和金刚亥母交抱。想:现在我已变成化身,并现起如是佛慢。这是简单的持“转生为道”证化身的方法,此法主要目的在使圆满次第九行证三身之修化身成就,并种下真得佛之真正化身之种子。此时你可以专注吓噜噶身上或念诵咒语;如果你念咒,就专注心中□(梵文)字,观咒语之各字母围绕□(梵文)字,并念咒。(原注:虽然这些是以吓噜噶为例,但同样适用于金刚亥母、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等等本尊,不同的衹是本尊身、颜色等等观想差异)。》》(72-20~21)

复有五加行:《《凡专心学密者,必先修习五种加行,忏罪积福,始得闭关修持,可期成就。五种加行者:谓诵皈依十万,得入佛门故。礼佛十万,消罪供佛故。百字明十万,悔除无始罪障故。水碗十万,曼达十万,修集福慧资粮故。如是五种加行圆满修已。犹如秽布,已复洁净。然后取得本尊,依法闭关修持,直趋佛果,无有诸障。》》(119-81)

宗喀巴之加行等妄想如下:《《次修“空”性,如同死有,抉择我我所执五蕴无性,彼相悉灭,如舍旧蕴。此后乃至未入表中有字,所有一切配加行道,‘教授穗’云:“趣向死没如加行位,胜解行地,是决择真实之加行性故。后由‘过去有’灭,生‘中有’位,如是由加行位临最后刹那灭,即最后刹那性极欢喜地无间道位。”初地之无间道,即加行道最后上品世第一法。以下十地配胎中诸位故。‘庄严经论’亦云:“尔时速当证,无间三摩地。”于世第一法作如是说故。从入表中有字,乃至天身未满,是见修道,配十地位,‘教授穗’云:“其后如中有生,色之后成入胎位。当知菩萨无间道灭后为十地,以此诸地有障在故。”》》(21-513~514)

宗喀巴与密宗古今诸师一般无二,皆认双身法中受乐之觉知心为常住不坏心,亦认打坐至无语言妄想时之觉知心为常住不坏心,如是而言“决择我我所执五蕴无性,彼相悉灭,如舍旧蕴”,其实仍堕“五蕴我”之中,五蕴相未灭,未舍旧蕴,觉知心即是“五蕴我”中识蕴之意识心故。如是坚执五蕴中之意识心为常、而说五蕴无常名为空性,完全误会 佛说空性之义,与诸常见外道一般无二。 佛说空性者,乃是说众生法界之根源——第八识如来藏,宗喀巴则以五蕴无常之空相作为空性,与 佛所说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故说宗喀巴仍然不知不解“五蕴空”之理,执识蕴之意识为不生灭法故, 佛说意识是生灭法故,是十八界所摄之有为法故。

宗喀巴既不能了知五蕴之内涵,而执五蕴中之意识为不生灭法,则与常见外道凡夫无异,仍堕“我、我所”之执,根本未曾离执,完全未起抉择慧,尚无顺抉择分,而言“彼相悉灭,如舍旧蕴”者,悉属空言,无有实义也。

宗喀巴复以如是“常见见”之邪知邪修,而配大乘菩萨法之十地修证,将菩萨十地之果证乱配一场,令初学者以为菩萨之修证果真如密宗之所说者,其实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教正法,其实是误导众生,其实与佛法之修证完全无关也。

宗喀巴常引显教诸经之文,以证自己之说为符 佛说;然若加以详实比对之后,往往发现宗喀巴所引佛语并非如彼所引之意,乃是宗喀巴断章取义之说;如是行为,屡见于宗喀巴之种种著作中,不乏其例。以应成派中观为其中心思想之印顺法师亦复如是,往往滥引经中佛语而断章取义,有时甚至断句取义,藉以附会己说。如是不诚实之现象,非是学佛之人所应为者也;彼等诸事,余已举证于拙著诸书中,读者详阅可知,此处从略。

密宗对于唯识种智之学,无力修证,索性加以否定(如月称、阿底峡、宗喀巴、历代达赖、印顺法师…等应成派中观师)。其余天竺密宗诸师及藏密之红、白、花教诸师,悉属自续派中观师之流类,悉以“意识自己”而欲永续存在故,悉以意识自己而欲来往三世、相续不断故,故说此等诸人为自续派之中观师。

此等自续派中观师皆因不能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是故不解唯识种智,然复不愿令人以为彼等不解唯识种智之学,是故便以随意解释之方式,转易唯识学之法相意义,将之转化成密宗得自外道之修行法门之义,而诳一切人,以之说为真正之佛法。

时日既久,应成派中观之黄教师徒亦复如是引用之,成为普遍误导众生、诳惑众生、取代佛教正统之密宗主流,真正之佛教于焉正式消灭,唯存表相佛教——弘传外道法而假名为佛法之密宗。是故密宗诸师自古以来,常用唯识等种智名相而作种种说法,令人以为密宗真正是佛教之修行宗派;如是现象存在,已历千余年,至今未绝而更严重于往昔。

今观密宗所说如是四加行、五加行等,实与真正之佛法无关,而密宗中人自行如是施设,以与真正佛法中之四加行互相混淆。今时若不加以厘清,而日后若仍由密宗坐大者,则往昔天竺密宗淹没真正佛教法义之故事,仍将重演于今时之世界各地,则佛教势必从此永亡,不待月光菩萨降世之时而亡。

第三节 密宗荒谬之修集资粮法

密宗修集成佛资粮迥异显教,乃是自设之妄想。譬如以供献曼达作为修集资粮之法:《《复次,为积集顺缘之资粮故须献曼达,其法:观面前虚空中杂宝装饰之座上有莲、月,其上复有自己之根本上师,彼为三世诸佛身语意之体性,与金刚持无异,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以自心所悦之相而住。

于其曼达盘上献七堆米花,为所缘之依凭,自性根本清净之吠琉璃地基上,四洲、须弥山、日、月、人、天,无不圆满齐备。复次,于世间界中悉皆充盈由自己悉皆无执之所供养一切资具,誓愿集积自主三世圆满受用身之一切善根,不观前面之一切客众,一再献供,祈请加持自己能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如是祈请,且持一定数量次。

复于上师生强烈敬信,谓“除遣违缘”:诵念百字明,及观自顶上金刚萨埵安住,一面二臂,持铃杵;佛母金刚慢母持钺刀颅器。二身皆白,以诸宝、骨饰庄严,金刚跏趺相交抱(即普贤王如来坐姿双身交抱受乐之像),其心间月轮坛城上白色吽字,由彼生甘露相续(由彼金刚上师与师母交合受乐而出生婬液甘露,连续不断出生),充盈薄伽梵金刚萨埵佛父母身中(充盈于上师佛金刚菩萨父母身中),复如云兴雨般(复观上师与佛母如夫妻坐姿行婬之行为一样),其甘露(他们行婬受乐而流出之婬液甘露)续自顶门而入(连续从密宗者自己之顶门灌入),消除一切黑相(以所观想金刚萨埵与明妃行婬之甘露灌入自身而消除身中种种不净之相),甘露续清净二垢道已(以如是甘露继续清净自己之尿道与直肠之后),复自二足心流出(复观此种甘露从自己之二足心流出),智甘露(所观想金刚萨埵与明妃行婬而流出之婬液甘露)盈满身中诸处(充盈?满自己身中各个处所),复诵黑鲁嘎百字明。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垢,经年累月而行之。

以其二者之持数定量,献其数于上师,若其同口,则生大障碍及劣定;若异口,则生妙定及障碍少。》》(61-224、225)

密宗上师如是教令徒众:以七堆炒熟之米花,放置于曼达(供盘)内,而观想供养人天等,谓一再修此供养而可成就“成佛之资粮”;非如显教之以世间真正财物布施众生及供养三宝。若如是观想供养,而可成就菩萨之道、积集成佛之资粮者,则本缘部诸经佛说往世修菩萨行之种种利众诸行,皆可免矣。而此观想既非真实以利众生,云何可成就三大无量数劫方能具足之资粮?是耶?非耶?有智之人盍共思之。

复次所观想供养境界之相分,纵使成真,真能利益鬼神道众生,然皆唯利鬼神道众生(人天皆不受此供故),皆不利益人间众生,则与佛说“当于人中修菩萨道——于利人之中成就佛道”之教诫相违也。如是密宗祖师所设之献曼达,其意唯是欲令众生对上师生起绝对不疑之敬信,以便日后传授双身法时能信受不疑尔,终非真正修集资粮之道也,有智之人思之即知,必定不受其惑。

复次,所观想自己之上师,众中独尊,“周匝一切传承祖师、及诸佛菩萨围绕”,即是崇敬上师更甚于佛菩萨之意也。欲令密宗行者对其上师生起绝对敬信之意,企图极明,有智之人思之即知,勿需多言。密宗行者以此婬秽观想,想顶上金刚上师行婬所生之婬液灌入自己顶门而遍身中,欲清净自身,其实正如污泥洗衣,永无清净之日。如是修集“成佛资粮、清净污垢”,而言“如此积集资粮、净治除垢,经年累月而行之”,欲求“生现证悟,禅定、无边功德相续”,无乃妄想无智者之所说、所修耶?如人缘木而求诸鱼,乌可得之?

萨迦派又言:《《…禅定(此禅定者谓双身法中一心不乱之乐空双运也)之因、资粮道功德果:即本颂中云:“由资粮道”者,此中又四:壬一、外形相资粮道:以观本尊上师不异,迎请于面前虚空,修五供(详第一辑所说),乃至受持究竟无学道灌顶(详第二辑第八章所说密灌慧灌第四灌)之间,能生三自性见之因,为“外形相资粮道”

壬二、内密咒资粮道:上品由三要诀至下品心气集摄于脐轮之间,以此为生自生智见之因,为“内密咒资粮道”

壬三、密灌顶资粮道:上品由三想,下品心气集摄于佛母莲宫之间(集摄于所抱明妃子宫之间),以此为俱生智见因之资粮,是谓“密灌顶资粮道”

壬四、究竟实相资粮道:上品喜等十二明妃俱三想加持(对于与自己合修双身法之十二位明妃,皆以壬一、壬二、壬三之观想而加持之),至下品心气集摄于彼最胜蕊处之间(集摄于所抱明妃下体之内),以此为生极净最胜空乐见智因之资粮,为“究竟真如资粮道”。概言之,于积聚禅定之因,即承许为“资粮道”。》》(61-442~443)

如是以双身法而修诸观想加持,即是密宗萨迦派《道果本颂——金刚句偈注》所说之密宗资粮道修持之法。如是邪婬荒谬之法,而可言为佛法者,则此佛法不学也罢,唯益沈沦增贪而已,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悉皆无关,云何可谓为佛法耶?

复次,密宗上师令弟子作是观想:想自己顶上有上师本尊与明妃行婬受乐而流下婬液甘露,从自己之顶门灌注身中,?满自身,以清净自己黑业。如是观想之法,除建立弟子对上师之绝对信心外,亦借此而引生异性弟子对上师之贪着心,终至可以遂其共婬之意,如是即可达成共修双身法之目的,密宗之道即可流传不绝。所以者何?谓异性弟子既日日观想上师行婬,而以婬液灌注自身?满,则异性弟子不对上师生起共婬之意者,实亦甚难也。

由是之故,密宗上师与异性弟子共婬之事,乃是久修密宗法道之上师与其异性弟子间之常事,亦是上师与异性弟子间之永久秘密,不能令配偶与家人知之,亦不得令外人知之。由是因缘,导致密教道场常有性丑闻发生,势所必然故;稍有不慎而泄漏与上师合修之秘密时,必令弟子之配偶与家人心生龃龉故,则使共修之婬行秘密爆发,往往喧腾于新闻媒体之上多日,便成伤害佛教之新闻。然实此等诸多丑闻,皆与佛教无关,衹是附佛教之密宗外道所为之事。

密宗本非佛教,而社会大众及诸新闻媒体悉皆不知,乃至佛教中之诸大法师亦悉不知真相,便致密宗外道所发生之性丑闻一再伤害佛教名声,由此导致部份社会人士开始阻止家人学佛。于今之计,应当正本清源,令社会及新闻媒体普皆了解密宗之本质,令大众普知密宗实非佛教,则尔后密宗一再爆发性丑闻时对佛教之伤害,便可终止,否则佛教终将永无宁日。

密宗以如是上师相应法,令弟子观想上师与明妃行婬,而降下甘露清净自身罪业之行,作为修集佛法见道与成佛资粮之法,极为荒婬邪恶,本是恶见所生之法故;亦与修学佛道之积集资粮完全无关,根本不应作为佛法上之资粮道也。

第四节 密宗对缘起法之误会

密宗所言缘起之法,并非显教中所说之缘起法,乃谓中脉明点观想及宝瓶气之修证,与佛法中之缘起法无关。譬如萨迦派所说之三缘起:

《《壬一、回风缘起:持心而回风转气、回风转气而持心,以其力产生种种跳、动、跑、喧哗等相。

壬二、景像缘起有四:一、身脉景象:心气集摄于遍动之精血左右二脉三十二脉结之汇合处,觉见隐蔽,心气集摄于七万二仟条极细微脉处、且觉知觉见自身极小进入自身脉干中等。 二、脉字景象:以心气集摄于心间之□(梵字:宗)等字处,如置“消除愚昧、黑暗”之灯,及以心气集摄于六道种子字,觉知六道之处等。 三、界甘露景象:若五甘露等分均摄于心间种子字时,觉见五种姓如来,增长眉间、密处之二种红白甘露力(详第九章之双身法所说),觉见三千世界之日月。 四、气景象:持地(原注:水火风)气等自住脐处时,觉见烟等相。

壬三、梦缘起:依前述景象时,前述之景象为因,以睡眠为缘,其景象所生之梦者为梦缘起。

如此,问:其梦之觉受与梦之缘起有何差别?则曰:梦觉受之因仅是持气,觉受果则仅产生梦马等等浮动之相,范围较小。

梦之缘起是:因——依内之四坛城诸多相异缘起;缘——则以睡眠为触缘;果——则生种种相异之梦,范围较大。》》(61-156)

如是所言之缘起,皆在观想中脉明点及修宝瓶气上用功,而非佛法中所说之缘起法——现观十八界之缘起性空——依十二因缘而现前观察蕴处界等一切法空,无一法具有常住不坏之体性。由是之故,密宗古今诸师于因缘法不能证解,所说、所修、所证皆是外道观想及气功等有为法故;如是修行,尚不能了知声闻初果之修证实质,何况声闻罗汉所不能知之菩萨明心证真所得般若智慧?故说密法虚妄,非佛法也。

亦如萨迦派“五缘起”之说:《《五缘起所圆满道:外缘起、内缘起、密缘起、真如缘起、究竟缘起。

本颂中云:“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句,即是述此,其五缘起者:庚一、外缘起:为转气回风及景象、梦等外境相粗略之所现。 庚二、内缘起:为心气集摄于脉字宫殿。 庚三、密缘起:为由断世间道而现出世间道身脉坛城等四坛城。 庚四、真如缘起:为初地以上之外验相升现明点,内验相升现气,真如验相升现心功德。 庚五、究竟缘起:为融入四行于十三地。 如此,以五缘起圆满世出世间一切道者,谓“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61-382、387~388)

如是所说缘起之法,皆在世间法、有为法、无常法之中脉明点气功上用心,所修、所证皆是世间有为漏无常之法,与解脱道及佛菩提完全无关,乃是外道法,乃是外于自心藏识而求佛法,名为心外求法者。

如是心外求法之密宗外道法门,竟敢诳唬佛教学人,谓其外道法上之修证可以令人证得佛法中第十三地之果证,而言“以五缘起圆满世出世间一切道”,而言如是修行之人即是“以五缘起所生圆满道”;如是以外道法代替真正之佛法,却说密宗方是最究竟之佛法——狂言密法是显教修法所不能及者,颠倒殊甚也。

第五节 密宗邪谬之无漏法

密宗所说之无漏法,亦复迥异佛说。譬如“三无漏”:《《本颂中云:“身无漏”者,转身脉处成化身,其中有二:一、身之秘密不可思议者:中脉顶髻不显。二、一切身者:为殊胜、非殊胜变化身者,其一切行以三律仪而调伏所化者。

本颂中云:“语无漏”者,转脉字处成圆满报身,其又有二:一、语之秘密不可思议:语量无能执,以外内均闻故。二、一切语者:以诸和悦语音为无量种种众生说法。

本颂中云:“意无漏”者,转界甘露处为法身,其又有二:一、意之秘密不可思议:法性如所有知;二、一切意者:有法尽所有知。》》(61-166~167)

密宗所说如是三无漏法者,亦是依于中脉明点及宝瓶气而说修证,与佛法完全无关。而彼等所说如是三种“无漏”之修行法门,仍以双身法为其中心思想,故主张以三种律仪——双身法中之身口意行——而调伏所度化之人。至于“意无漏”所说之法,仍未能离于双身法之“界甘露”——以精液为种子甘露;由是缘故,以精液之能生处为法界之根源,而观想密处有法身佛双身交抱婬合故能生一切三世诸佛,故说“转界甘露处为法身”,如是而证乐空双运、乐空不二者,即已成就法身佛境界,而言“意之秘密不可思议:法性如所有知;有法尽所有知”

然究其言、观其行、察其证,皆是欲界世间之有为有漏法,并非无漏法;如是亲住之境界,余悉知之,并无不可思议之意密存焉。而彼等已证如是“意无漏”之密宗古今诸师,虽然自言于“法性如所有知;有法尽所有知”,其实完全误会解脱道及佛菩提,尚非二乘小果修证之见道者,何况大乘菩萨果位之修证者?如是而言三无漏、秘密缘起者,本质完全是外道,与佛法并无丝毫相应之处。

第六节 密宗对四缘之误会

密宗所说之四缘,亦悖佛语,完全在密宗所说之常见外道法上用心。譬如《大手印教授抉微》中云:《《按:修习大手印之四缘者,了达轮回苦,决心出离,专修大印为因缘(一)。上师能与行者加持,及其本人之经验教授,能令行者开悟,故为修习大印之增上缘(二)。行者了达一切无明、分别、烦恼等皆为法身,能持为修习大印之道,此为缘缘(三)。一切行持,不离此法身上所显现种种,而此无依无护之大印,任何所作、任何时间无不相应,此为等无间缘(四)。如上四缘而以上师加持为主缘。且所谓根本上师者,即能令行者顿见明体之上师;金刚上师者,谓俱生之缘所能感召者,得师弟同体,永不分离,如彼金刚,不为他破也。且所谓瑜伽者,正以为法界本体,上师加持及弟子之得加持而见明体,三者本来同体,本来相应,故曰瑜伽也。此即修上师相应而通大印之理趣。》》(34-843)

当知四缘者,乃是一切种智中所说之八识心王中相应之法,无关外法。今者密宗将此四缘而说上师与弟子间修学乐空双运大手印之四缘,真乃不伦不类之说也。所以者何?谓四缘者,乃是八识心王间所显心行,与上师弟子间之关系无涉。密宗却言四缘以上师之加持为主缘…等,真乃误导众生之言也。如是以外道法而代替 佛之正法,即是密教所惯用之手段。

复次,密宗所言“师弟同体,永不分离,如彼金刚”者,有大过焉:如是则谓有情生命本体乃是未学佛法之前曾被分割,今由修学密法故,回复为“师弟同体”,而认为报身佛既是与“母佛”双身交抱之像,则弟子与上师合修双身法后,其灵体即因与上师交合而为一个法界明体,故应当将己明体经由下体运入异性上师身中,与上师结合,而完成双身法之修证,将来成佛时与异性上师永不分离、如彼金刚萨埵与佛母交抱受乐而永不分离之状。审如是,则法界明体是可分割者,是故后来亦可合并为一,永不分离如彼金刚。此真邪见,迥异 佛说,云何而可言为佛教之修行法门?密宗上师则以此为由,而鼓励异性弟子与其常相交合,以求成就“佛道”

复次,《甚深内义》中,让蒋多杰云:《《四缘者,颂云:
于彼习气阿赖耶,因缘等咸集于此,中间显现增上缘。
由眼等根达于识,所缘缘者为色等,境中显现应了知。
又所谓无间缘者,彼彼灭已无间生,第六意识常现起。

初、因缘等习气咸集于阿赖耶识,前已述一切种即此处所谓因缘,若无此,则无因缘,其余一切有情之因如喻言之。如摄大乘论云:“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故无此识认持,诸非正分别种子颠倒因,则无有矣!必具阿赖耶识,已如上述。

二、增上缘者,颂云:于中显现增上缘,由眼等根达于识。由六识之增上缘者,中间显现五根及识根:眼根如葡萄,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新偃月,身如腰鼓颡,皆是净色根。所谓色者,从四大之因出生,净者与识相连,且明显故,内种子成功能与相连故,为阿赖耶识所摄持故,显现五根其理不违。意根者,彼无间在阿赖耶识中生灭,又为六识无间所摄故,一说名为意界。又有谓第八识功能分出、能开意识生门,是属处类。所谓法处者,有为法处、无为法处,由彼意与法,即心与境之中出生缘起。

三、缘缘者即色等,境中显现色声香味触,有为法无为法等是。色者,为四大种或大种所造,凡眼所行境,显色形色是;声音、耳所行境,从执受及无执受种出生。香者鼻所行境,好香、恶香及其余香。味者,舌所行境,六味。触者,身所行境,轻重软粗、寒热、饥渴。法者,无为法,及有时显现之法,从有表出生;所取法,自在圆满法、?计法,受想思等。无为法者,六灭及空真如,彼等异名有八;略摄之,则为一切所了知境。

四、等无间缘者,颂云:彼彼灭已无间生。声闻乘差别部许为六识,各各灭后,无间之缘,虽然彼非必以灭为因也。解深密经云:前六识灭已。此意界与无间意说为一,由此传第八识无间意,在一切种八识中,如水与波,依阿赖耶识而动摇,出生无间缘,如前所述。前六识缘,若以一出生,无间缘亦以一出生;多出生,亦以多出生,如彼数相同。彼之灭者,指前六识灭时,作无间后缘相近,故曰无间。是故说彼无间而生,亦不相违。三十颂云:五与根本识,五识如何出,与识俱或非。根本识为阿赖耶识,五识与三缘相俱出生,此说与识俱之理,即此第八识,亦许为彼之增上缘,故由无间意出生已,乃有根尘识,此说或非正理。第六意识如何出生?三十颂云:“生起意识者,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如上所云:五识中第六识,暂时摄于阿赖耶识,故不显现,余一切时皆出生。颂曰所谓第六意识者,即指此也。第六意识亦有无间,依于阿赖耶识之等无间意所分出。亦或谓第六意识分出,则与第六意识同已。又前六识若就果位上说,与三缘出生可符正理,瑜伽师地论云:四缘者说因缘,为心所生。若就胜义上言,一切从缘起生,成立彼等之一切说,为皆而已;如此引证,甚繁且止。如上释因缘已。》》(34-348~350)亦即(46-28~30)

如是所说四缘者,处处违背四阿含中佛语;亦违大乘经中佛语,复又违背诸菩萨论中意旨,不克一一枚举,且举其过之大者言之。

密宗之《甚深内义》所引《《如摄大乘论云:“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者,‘摄大乘论’文中并无此句;然有相似之句:《复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幻、焰、梦、翳为譬喻故。此若无者,由不实?计种子故,颠倒缘相、应不得成。》意谓:阿赖耶识含藏种子之正理者,复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之含藏种子体性,故以蕴处界等犹如幻化、阳焰、梦境、如翳而譬喻之。此阿赖耶识若无者,则由不实之?计执种子故而产生之颠倒缘相(执蕴等实有——譬如宗喀巴之执意识常住不坏——之颠倒攀缘相)等现象与言说,应不得成立。是故《摄大乘论》所说之“阿赖耶识,幻、焰、梦、翳为譬喻故”所说之理,乃谓阿赖耶识实有,非如密宗所言之“阿赖耶识,如阳焰、如幻、如翳”,密宗上师不了真义,妄作情解,便生错会;更以书论贻误后人,非所宜也。

复次,彼《摄大乘论》文中,处处证成“实有阿赖耶识”之理,亦处处证成一切法之根源即是阿赖耶识:世出世间法皆依阿赖耶识而得出生;若无阿赖耶识,即无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今者密宗以未能证得阿赖耶识故,遂否定之,乃反其意而曲解曰:“故无此识认持,诸非正分别种子颠倒因,则无有矣!”则是否定阿赖耶识,妄谓:“若不执不证阿赖耶识,若阿赖耶识不认持诸法,则‘一切邪分别种子之颠倒因’便得消灭”;密宗如是故意曲解论意而附合己意,印顺法师亦复如是,故意曲解《摄大乘论》之文意,颠倒而说论意为主张无有阿赖耶识,与论意完全相悖;如是作法与密宗诸师如出一辙,非是诚实人之作为也,如是所说焉得谓为佛法耶?《甚深内义》此段文中错解错引之处极多,篇幅所限,不克一一枚举,有智之人自能简择。

第七节 密宗自己发明之漏尽通

密宗古今上师所证之“漏尽通、无漏通”,亦皆不同佛法中之漏尽通。西密四大派之法皆是以双身法之乐空不二、乐空双运为修证标的,故其漏尽通者,乃以男女交合而至性高潮时之不射精:精液不外漏,或漏后能回收至腹中,而谓漏尽。譬如:

《《明点漏则所依退败者,其能为禅定中之障碍(密宗以双身法之大乐正受而一心不乱为禅定正修,若射精则不能长住性高潮中而长时一心受乐、一心不乱),故须守护(令不泄漏)“六漏”者,即:生乐?满盈中漏、鬼魔习气梦中漏、病患诸扰液中漏、明妃作缘贪中漏、饮食不调觉中漏、行止不端过中漏。》》(61-419)。此乃谓精不泄漏而言无漏,非谓佛教正法中所说之烦恼漏尽也。由此可知密宗对佛教正法之扭曲解释,严重无比。

亦如:《《出世间道法等悉圆足之世第一法:能得出世间初地以上之诸道悉圆足者,且能(在有)(之)(证得精液)无漏”、心无分别之因,而为无碍著。》》(61-436-8)。显教中之世第一法尚未亲证大乘见道,乃是四加行位之最后位,犹待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已,方入大乘见道位之第七住位中,犹待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已,方入初地通达位也。是故密宗对显教所说之四加行内涵,完全错会,而以自意随便解释之,便用来“弘法”以误众生也。

复次,此文中所谓无漏者,乃谓生身无漏;谓于此世身上即修成物质明点(精液)无漏,而于乐空双运之际、心不分别种种身外之法等,谓为证得无漏之初地圣人也。以此双身法为基础而修道,若能融入密宗之“四行”者,即可成佛,名为究竟无学道,故云:《《…二地至十二地间则有十一种验相于“修道”,以融入四行为“究竟无学道”。》》(61-437)。究竟无学道者,谓修成究竟佛地之境界也。

《甚深内义》中言:《《所谓漏失者,所依身漏失地有四:即上下道及毛孔,余根门。能依心漏失亦有四:贪爱、无明、不正见(原文中少一,唯列三法)。四者舍已,得究竟果。》》(34-437)

《甚深内义》中,主张以双身法之婬欲第四喜大乐而可出离生死,故作是言:《《生死流转:颂云:

不清净迷乱有情,不知刹那之大乐,不知己乐向外攀,
乐坏乃生起三毒。不由己愿入轮回,初为具乐之贪欲,
中者则为痴无明,复为离贪之瞋心。求乐自贪及悭吝,
嫉妒皆起作不善,是故堕落于恶趣。

谁流转?颂言:“不净错乱诸有情”,不知何者?颂言:“不知刹那之大乐(不知性高潮出现时之刹那大乐),何不知?颂答:“不知己乐向外攀(不知自己身中有此大乐而向外攀缘身外不实之乐),乐坏乃生起三毒(身外之乐终究会坏失,由坏失故便起了三毒),不由己愿入轮回”,俱生智当由观察了别故。》》(34-435~436)

如是,密宗以双身法所证之欲界婬行第四喜大乐,作为究竟成佛时之报身佛常住大乐,故以修成“长住最高婬乐第四喜境界,而精液不漏失”,作为漏尽通,作为佛法之正修行。密宗所谓一世之中即身成佛者,精义在此;《甚深内义》书中所说者,意亦在于此,是故处处所说皆以隐语而说,以免密意外泄;由于显教中人不能知解如是密意,故名彼书为《甚深内义》。

密宗古今诸师,悉皆不知漏尽通之本质即是断除“我见及我执之现行”,又复错会我见与我执之内涵,而以不贪射精之乐及精液不漏作为漏尽,如是妄想肤浅之外道世间法,而谓为无上密法,有何佛法密意可言耶?《甚深内义》中更说众生由于不知自己身中具有如是大乐,而向外求乐,故轮转生死;殊不知密宗如是追求婬行中“俱生乐——第四喜”之乐者,正是欲界漏中最粗重之外乐因——外于自心如来藏而求身触外法之乐,正是“不知自己本有第八识涅槃之究竟乐,而向外求男女欲之无常乐者”,欲界众生因此欲界之男女欲贪而致受生于欲界人间故——唯除乘愿再来诸菩萨——乃竟以此邪见,而责众生之轮回乃因不知贪求自身第四喜婬乐大贪所致,于漏尽通之误会严重至此,世无其匹。

《甚深内义》复云:《《漏有如下之次第:从一界乃至五界。时轮注‘殊胜不变略摄’云:若明点漏失,则为生三界之因。“色界无男女二根,无色界无身,何故有漏失?”答曰:四无色界者,其普遍定中有空之水、空之火、空之风、空之地四者,故有漏失。四究竟天者,其普遍定中,有风之火、风之水等四者,故亦许漏失。于是乃至有火之四者、水之四者、地之四者,此则从广果天乃至梵众天之漏失因;如上十六色界与四无色界为二十处,皆由五大各各内涵五大小种为漏失因,由前所说因缘,故有老死。》》(34-355)

密宗如是胡言乱语,而仍有人信之、终生奉行不渝,真乃无知之极也。无色界虽有四天,实唯一界,非有四无色界也。复次,究竟天者,唯在色界顶,为五不还天之第五天,方名色界究竟之天也;色究竟天唯有一天,非有四天也。密宗不知三界之境界,而胡言乱语,更造成书论,遗误后人,非所宜也。

复次,无色界既无身根,故于欲界之十八界法中,唯有意根、定中法尘、意识三界现前,全无“有色根”等十五界法,不应言尚有四大之漏失也。密宗所说无色界定中“空之四大”者,乃是擅自发明之名相,实无“空之四大”等法可供无色界“天人”漏失也。四大之极微互不相涉故,故无所谓“风之火、风之水、空之地、空之水”等可言也;空则无物,不应言有空之地水火风也。凡此种种谬说,皆因误会《楞严经》中佛语真旨,故作如是妄语,皆是揣测之言尔。

色究竟天人唯是影像,非是物质之色法,乃是物质之边际境界,过此即成虚空也,是故言为色法之究竟处,故名色究竟天,不应言有“空之火、风之火”等物质色法也。如是天界已无密宗所言之精液漏失,由此可证:“密宗所言之漏尽通,只适用于欲界人间尔,完全不适用于色界及无色界也。”何以故?谓“唯有欲界之人间外道弘传此双身法,方能有受诸婬乐而不射精之情事故”,故精液无漏之法,只合人间外道有之,非诸天有此邪法弘传也。

“四大之漏”所言可通者,则密宗诸师及诸密续亦应补说“人间之密宗行者如何修行可致四大之漏消除之法”;而古今密宗诸师悉不言此,应有大妄语之嫌。譬如莲花生之未曾证得此四大不漏之法,唯言婬液不漏之法,则应莲花生实际尚未成就密宗之佛果,尚未修证此色界无色界之“无漏法”故。审如是者,则密宗所说即身成佛之法乃是妄想,并非真能使人证得四大无漏之法。

复次,色界及无色界天人,若非菩萨证悟者而乘愿生彼者,皆是有漏之人——未断我见我执,然非密宗所谓四大之漏也。密宗上师不知佛语真旨,错会 佛所开示无漏之正义,而以精液之不漏作为佛法无漏道之修证正途。若密宗所言为正,则色界及无色界天人悉成已证无漏道之四果圣人也;然因 佛说色界天及无色界诸天人亦属凡夫,未曾证得无漏道,故密宗上师对于他人所质“色界及无色界诸天之无精液可漏者,亦应是证果圣人”一语,便不能置答,乃发明此说,妄谓色界天人及无色界天人仍有风大之火、风大之水……等漏失,故仍是有漏凡夫。凡此皆因密宗上师对于 佛说漏尽之真义不能得其正解,遂有如是《甚深内义》之无漏笑谭出现人间而流传之。

复次,设使将来密宗上师读毕拙著,而于无漏法之修证如实正修而符 佛说者,亦仅是声闻解脱道之行门,尚未可言是成佛之法也。成佛要赖般若种智之成就,及福德之具足方能成就故。是故诸声闻罗汉唯成小乘四果圣人,不能成佛,云何密宗可以说无漏即是成佛?不应正理!密宗对于佛法之误解,及依自意而作之妄解,如是严重,所说完全不同 佛说真旨,云何可称之为佛教之密宗耶?断无是理!而印顺法师竟强词夺理,为密宗张眼,强言密宗是佛教正统宗派之一支,迷寐至此,夫复何言!

第八节 密宗所证之四果五果

密宗擅将佛法中一切种智之名相,加以扭曲之解释,以符合其引自外道之双身法。譬如“四果”之说:《《由修道而生之受用觉受为诸法极净真实下固四喜之见,其亦谓:“以等流为灭白发,以异熟为能做力,能为士夫增长相,以无垢转成无死。”……等流果者:若界净分固于脐(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升之净分能安住于脐轮),脐轮轮周数掌际,如镜面或双覆口碗相对,以指触不可得,且甚白具光泽。如此,能去除白发及皱纹,身之肌肤得转柔嫩。

异熟果者:界净分固于心间(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升之净分能安住于心轮),以如遍入天子之力而无敌。

士用果者:界净分固于喉间(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升之净分能安住于喉轮),舌能至眉间、二肩高圆、贪欲、身极暖热、生贪执、吮小舌乳(咽津),能多日不食,且身不憔悴。

无垢果者:菩提心固于顶轮(若性高潮时从精液及女方婬液所提升之净分能安住于顶轮),其寿能达二百岁等,非永不死》》(61-300~303)

如是所言之等流果、异熟果、士用果者,余今释其密语隐义已,令诸已证般若之人阅而不禁哂之。若有多年研究唯识学、而真解唯识正义者,阅此密宗言说已,必定喷饭大笑。佛法名相而可如是随意解释者,则人人皆可如是自行解释;则人人皆可自谓已成佛道,所说之修证境界内涵不必一定符合 佛说意旨故。

密宗复又自创五果之说,混淆显教唯识一切种智之说:《《……是中,“离系果”乃以暖相之次第坚固从而于自他之身升现本尊,语升现密咒,意升现无分别禅定相续不断。

又因此得尽知旁生等类之语,亦能应其语而语,凡诸所现能觉无碍,为“异熟果”

复次,身内乐受不断(证得双身法之第四喜已,并能延伸至平常不抱明妃之一切时中亦可乐受不断者),纵以苦缘交迫而亦生乐不绝者,为第三之“等流俱生果”

复次,烦恼倏息,八法之分别递减,一切之所执者小,为“士用果”“无垢果”

壬二、初宗趣时升现之四果:亲见化身佛陀,自性中明现本尊,生起次第坚固乃离下劣身。以百种语向百种所化之众生说法,离下劣语。

心中升起无根本、后得二位之定,离下劣意;以此等功德乃为“离系果”

又穿山透壁而无碍,纳三千世界于一粟而无大小,能以一变多,复以多变一等,以此功德而为“异熟果”

又以心气入中脉,双跏于尊母(若能以净分菩提心宝瓶气而入明妃之中脉内,并观想“本尊父母双运”于明妃之中脉内),无漏之乐得相续不绝者(而令精液不漏、长保乐触常存,而相续不绝者)“等流俱生果”

又、景象等诸定如其所有而止,所断不顺之类力小,对治之智力大,成妄进退者为“士用果”“无垢果”。》》(61-444~446)

密宗如是而言唯识之“五果”,并引显教经中所说诸大菩萨境界之名相以自庄严,其实完全不实,误会唯识五果之义极为严重,显见唯是密宗上师之臆想夸大言辞尔。

此谓诸大菩萨如是等“果证名相”所说之菩萨五果内涵,要因明心见性而证得般若慧之后,发起根本无分别智而渐生后得无分别智;于般若之别相智具足之后,进修一切种智,通达般若见道之智、而起无生法之忍已,始进入初地;复积集福德资粮,广修布施波罗蜜,及进修一切种智,渐入诸地、圆满诸地功德后始得发起与圆满。今观密宗古今诸师所说言语、所著经续,其中所言般若等,显见彼等未有一人已证第八识如来藏。未证如来藏者,当知必无实相般若之慧,唯是相似般若尔。

然相似般若者,谓学地菩萨依 佛说如来藏之体性而说,虽未实证,而所说完全依显教经典阐释;所说虽非实证之言,然未敢妄以自意所想而说。密宗则非如是,纯就自意所想而说,名虽般若、其实绝非般若,尚不能言为六住菩萨所说之相似般若,何况能言为七住菩萨所说之实相般若?所说悉皆违背 佛说般若之意故,亦复违背六住菩萨所说之相似般若故。所言既非般若正说,尚不能与相似般若相符,何况能令人证得实相般若?由是可知:密宗古今诸师所造密经密续中所说密法,绝不能令人证得显教诸经所说之诸大菩萨境界;造续之人尚未证得第六住菩萨所证之相似般若故,更未证得第七住菩萨所证之实相般若总相智故,皆是依自意妄想而说故,皆是依外道之双身婬乐堕落邪见而说、而修故。

复次,离系果者,乃是断除我见我执而得离于三界系缚之果报,非是密宗所说“明点观想…等世间有为法、所获得之一念不生、不分别外五尘之境界”也;而此一念不生亦不分别之境界,仍非真实无念、非无分别,仍有较细之“离语言妄念”故,仍有极细之“离语言而不能了知其意之妄念”故,此是证第四禅者所断之妄念故。然而密宗古今上师所说之一念不生,衹是离语言境而已,尚不能取证初禅,何况能断如是诸种妄念耶?故非真正之一念不生也。

复次,既住婬乐之境,而能观察乐之是否减退,故于乐受之中常作种种生乐之加行,藉以保持常住乐受之最高潮而不离于性高潮境界,则知受乐之中必有分别,焉得谓为无分别耶?是故密宗古今上师所说之无分别者,非如 佛所说第八识之真正无分别,而是妄以意识心之不起语言文字等相、便作为已住无分别之境中也,悉皆误会 佛说无分别之真旨也。如是密宗之“佛、十地菩萨”,误会佛法如是之巨,尚且不如正修佛法之学地凡夫,根本即是外道邪见者,焉得称贤号圣、以笼罩正修佛法之显教学人耶?

复次,神足通之穿山越壁、一多互变等,乃是世间修得之有为法,非是一切种智中所言之异熟果也。若有往世修学神通,而致今世出生后有报得神通者,方是异熟果之依报,而仍非真正之异熟果也;而此异熟果依报,仍非由密宗之双身法勤修所得也,乃由往世之修学神通加行果报所得也。今世若修双身法而求婬乐第四喜者,不久必定复失神通,得不偿失,婬乐违背神通之修证与保任故,必令神通丧失故。

菩萨则由广施众生以财法及无畏,故来世获得种种可爱之世间果报,此等方是异熟果也;谓由种种事行故,异身而熟、异地而熟、异时而熟之果报,方名异熟果也;或如密宗师徒之以外道法取代佛法,成破法者,来世必得三途果报身,失于人身,彼来世之三途身即是异熟果,异时、异身、异处而熟故,异熟果纯依正报而言故。密宗不解唯识种智之名相,妄以自意而解释之,便生如是笑话,今时不免平实之拈提阐释,正是求荣反辱。

复次,神通之修证,若以密宗所说之中脉明点观想及宝瓶气、双身法等法门而修者,永劫不能成就,神通非可依彼所说而修成故,密宗古今诸师皆未曾证得真正之神通故,皆是后人之渲染附会而成者故;极少数有小神通者,乃是报得,非依密宗之法而修得故。若真能依密教之法而修得者,今时应有极多密宗上师已得神通,云何现见诸多密宗上师皆无神通?皆需装神弄鬼而笼罩学人耶?

复次,异熟果者,乃是有情造善恶业已,来世或多世之后,获得可爱或不可爱之正报身,名为异熟果;或菩萨造诸净业福业已,而令彼菩萨未来世必定获得可爱正报身,名为“菩萨可爱异熟果”;或菩萨正修种种利众法行,令众生得于世利、法利,而于来世或多世之后,缘熟时现起种种可爱之依报,亦是“菩萨可爱异熟果”

或菩萨初学般若,性障仍重,不知自省,乃对助其证悟之师作种种无根有根诽谤,或作种种抵制其师弘传正法之事,成就世间法界所说“欺师灭祖”之行为,导致来世受诸不可爱之果报,及种种障道之事出生,凡此皆属异熟果。由此诸报乃是异时而熟、异身而报,故名异熟果报,非如密宗所说能知旁生众生之语而与之言语者也。

复次,等流果者,乃谓众生因于往昔无量世之世间法熏习,故令八识心王之一一识,各各有自心种子从第八识中前后相等流注而相续不断,成就世间之“了境名言”;亦因由此八识心王之种子前后流注、相续而生,能生“了境名言”,是故成就世间法之种种果报,故名等流果。此果要因异熟果中之“异熟生”而有,非可独立存在;亦因此果而有等无间缘之功能示现,亦非一一识之等流果皆能?于三界中现,此属一切种智范畴,篇幅所限,暂置不论。

士用果者,乃谓众生因于异熟果、等流果故,处在三界中便有其世间士夫等用,谓行来去止、士农工商等种种世间行之果报;非是密宗所说修学中脉明点、宝瓶气、拙火、双身法乐触等所得之世间果报。

复次,唯识种智中所说五果者,谓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离系果、增上果,非如密宗之随于自意而创造之、而编配之。密宗所谓“等流俱生果”者,乃是彼等将双身法之婬乐境界修证、依于自意而创造之名相,非是 佛所说法;等流果本身即是俱生之果报故,不须于等流果之上别加俱生二字。无垢果者,亦是密宗依于自意妄想而创造之果位名相,非是佛法中所说者;而密宗所说之无垢果,其实正是欲界垢,正是 佛所极力破斥之欲界中最粗重贪,第四喜乃是一般凡夫俗人中之最下贱者所堕境界,而密宗说之为最究竟果,颠倒殊甚。

然密宗所说一切妄想境界及一切有为法之修证——譬如“等流俱生果、无垢果…等”——其实亦皆未离唯识种智五果所显境界,不出其外,悉皆函盖于其中;而彼等自不能知,乃别别创造名相、欲显其异、欲显其妙,然终难逃后来智者之法眼鉴照与检点;初意本欲诤于显教、上于显教,而今不免显教智者之一一评破、自取其辱。如是,密宗之法邪谬,绝无可取之处,绝非真正之佛法,完全与佛法相悖故。

密宗其余古今上师所说等流等五果者,亦悉乱言一气、违 佛所说;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拈提破斥,读者欲知五果之详,请阅拙著《楞伽经详解》诸辑书中所述即明,今不赘言。

  • 出版社:正智
  • 装订:平装,32开,共四辑
  • 出版地:台湾
  • 语言:繁体中文
  • 第一辑【出版日期】2002年02月 【书号】 957-30019-1-8
  • 第二辑【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书号】 957-30019-2-6
  • 第三辑【出版日期】2002年06月 【书号】 957-30019-4-2
  • 第四辑【出版日期】2002年08月 【书号】 957-30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