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觉教团
【定价】180元/台币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 一) mp3音讯下载内容介绍
四阿含诸经所说法义,以二乘菩提为主,专在世俗法之蕴、处、界上观行其是生灭、虚妄、从而断我见、我执,证得解脱四果,然阿含诸经所说,不是只有二乘解脱之法,亦隐含大乘不可思议妙理,处处隐覆密意宣说有第八识心,只是二乘声闻不证、不知。
此《阿含正义(一)》单元不仅宣演二乘解脱道的真义,亦略说大乘的真实义,令诸学人能真实了知如何才能真断我见,进断我执。
每套皆内含 12片光碟,流通价 NT$ 180元
影音目录
| VOL | 集次 | 单元讲题 | 亲教师 |
| VOL.1 | 1 | 实证佛教观行法门 | 蔡正礼老师 |
| 2 | 记忆研究与心理解剖 | ||
| 3 | 生命解剖学 | ||
| 4 | 《阿含正义》的划时代贡献 | ||
| 5 | 唯识学探源 (一) | 柯正村老师 | |
| 6 | 唯识学探源 (二) | ||
| 7 | 唯识学探源 (三) | ||
| 8 | 大乘是佛说 (一) | 郭正益老师 | |
| 9 | 大乘是佛说 (二) | ||
| 10 | 大乘是佛说 (三) | ||
| 11 | 大乘是佛说 (四) | ||
| 12 | 三会说法 | 高正龄老师 | |
| VOL.2 | 13 | 佛法会演变吗? (上) | |
| 14 | 佛法会演变吗? (下) | ||
| 15 | 出离观与安隐观 (一) | ||
| 16 | 出离观与安隐观(二) | 游正明老师 | |
| 17 | 出离观与安隐观 (三) | ||
| 18 | 出离观与安隐观 (四) | ||
| 19 | 出离观与安隐观 (五) | ||
| 20 | 出离观与安隐观(六) | 游正光老师 | |
| 21 | 出离观与安隐观 (七) | ||
| 22 | 出离观与安隐观 (八) | ||
| 23 | 出离观与安隐观 (九) | ||
| 24 | 六根体性 (一) | 侯正惠老师 | |
| VOL.3 | 25 | 六根体性 (二) | |
| 26 | 六根体性 (三) | ||
| 27 | 六根体性 (四) | ||
| 28 | 六尘与六入--五欲过患 | 高正国老师 | |
| 29 | 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 ||
| 30 | 能取与所取--二俱无所得 | ||
| 31 | 能取与所取--应离虚妄分别 | ||
| 32 | 断我见略说 | 刘正莉老师 | |
| 33 | 十八界之六识界 (上) | ||
| 34 | 十八界之六识界 (下) | ||
| 35 | 阿含与唯识 | ||
| 36 | 五阴的概略内涵 (一) | 卢正娴老师 | |
| VOL.4 | 37 | 五阴的概略内涵 (二) | |
| 38 | 五阴的概略内涵 (三) | ||
| 39 | 五阴的缘起 | ||
| 40 | 八识心王简说 | 章正钧老师 | |
| 41 | 识阴不能去到后世 | ||
| 42 | 五阴与五盛阴之差别 | ||
| 43 | 四识住与七识住 | ||
| 44 | 外道神我梵我 (一) | 曾正贤老师 | |
| 45 | 外道神我梵我 (二) | ||
| 46 | 外道神我梵我 (三) | ||
| 47 | 外道神我梵我 (四) | ||
| 48 | 苦圣谛 (上) | 叶正纬老师 | |
| VOL.5 | 49 | 苦圣谛 (下) | |
| 50 | 集圣谛、灭圣谛 | ||
| 51 | 道圣谛、异生性 | ||
| 52 | 四食的总论 | 詹正墩老师 | |
| 53 | 抟食 | ||
| 54 | 触食 | ||
| 55 | 意思食 | ||
| 56 | 识食与八背舍 (一) | 杨正旭老师 | |
| 57 | 识食与八背舍 (二) | ||
| 58 | 识食与八背舍 (三) | ||
| 59 | 识食与八背舍 (四) | ||
| 60 | 灭四食者方证解脱 | 余正文老师 | |
| VOL.6 | 61 | 四食与佛菩提修证之关系 | |
| 62 | 十二因缘之名色缘识-- 六识身、七识身(上) | ||
| 63 | 十二因缘之名色缘识-- 六识身、七识身(下) | ||
| 64 | 十因缘之名色缘识 (一) | 甘正祺老师 | |
| 65 | 十因缘之名色缘识 (二) | ||
| 66 | 十因缘之名色缘识 (三) | ||
| 67 | 十因缘之名色缘识 (四) | ||
| 68 | 十因缘观与十二因缘观的关联(一) | 周正铭老师 | |
| 69 | 十因缘观与十二因缘观的关联(二) | < /tr> | |
| 70 | 十因缘观与十二因缘观的关联(三) | < /tr> | |
| 71 | 十因缘观与十二因缘观的关联(四) | < /tr> | |
| 72 | 流转与还灭 (一) | 余正伟老师 | |
| VOL.7 | 73 | 流转与还灭 (二) | |
| 74 | 流转与还灭 (三) | ||
| 75 | 流转与还灭 (四) | ||
| 76 | 识阴是修道的关键 (一) | 许正翰老师 | |
| 77 | 识阴是修道的关键 (二) | ||
| 78 | 识阴是修道的关键 (三) | ||
| 79 | 识阴是修道的关键 (四) | ||
| 80 | 识阴的定义 | 何正珍老师 | |
| 81 | 识阴的出生与识阴的苦 | ||
| 82 | 识阴的苦集与苦灭 | ||
| 83 | 识阴苦灭之道 | ||
| 84 | 名色以第八识为根本(一) | 蔡正元老师 | |
| VOL.8 | 85 | 名色以第八识为根本(二) | tr> |
| 86 | 名色以第八识为根本(三) | ||
| 87 | 名色以第八识为根本(四) | ||
| 88 | 我与无我 (一) | 游正光老师 | |
| 89 | 我与无我 (二) | ||
| 90 | 我与无我 (三) | 高正国老师 | |
| 91 | 我与无我 (四) | ||
| 92 | 熏习与本际 (上) | 林正仁老师 | |
| 93 | 熏习与本际 (下) | ||
| 94 | 命根与本识 (上) | ||
| 95 | 命根与本识 (下) | ||
| 96 | 众生我、神我、如来藏我(一) | 孙正德老师 | < /tr>|
| VOL.9 | 97 | 众生我、神我、如来藏我(二) | < /tr> |
| 98 | 众生我、神我、如来藏我(三) | tr> | |
| 99 | 众生我、神我、如来藏我(四) | tr> | |
| 100 | 空性即是万法本源如来藏 | 陆正元老师 | |
| 101 | 阿含经已有隐说自性清净心 | ||
| 102 | 如来藏阿赖耶是不了义说? | ||
| 103 | 如来藏没有众生我性 | ||
| 104 | 假藏传佛教不曾实际传授过如来藏法(上) | 郭正昌老师 | |
| 105 | 假藏传佛教不曾实际传授过如来藏法(下) | ||
| 106 | 天界有佛法弘传 | ||
| 107 | 密教兴佛教亡的史实 | ||
| 108 | 大乘是佛说 (一) | 吴正洁老师 | |
| VOL.10 | 109 | 大乘是佛说 (二) | |
| 110 | 大乘是佛说 (三) | ||
| 111 | 大乘是佛说 (四) | ||
| 112 | 诸行无常 (一) | 张正圜老师 | |
| 113 | 诸行无常 (二) | ||
| 114 | 诸行无常 (三) | ||
| 115 | 诸行无常 (四) | ||
| 116 | 阿含经中诸法无我的显说与隐说(一) | 范正雯老师< /td> | |
| 117 | 阿含经中诸法无我的显说与隐说(二) | < /td> | |
| 118 | 阿含经中诸法无我的显说与隐说(三) | < /td> | |
| 119 | 阿含经中诸法无我的显说与隐说(四) | < /td> | |
| 120 | 涅槃寂静 (一) | 白正伟老师 | |
| VOL.11 | 121 | 涅槃寂静 (二) | |
| 122 | 涅槃寂静 (三) | ||
| 123 | 涅槃寂静 (四) | ||
| 124 | 佛法中的智慧 | 林正才老师 | |
| 125 | 阿含部经典已说一切种智 | ||
| 126 | 三法印不得外于如来藏 (上) | ||
| 127 | 三法印不得外于如来藏 (下) | ||
| 128 | 业果报系统 (一) | 赵正子老师 | |
| 129 | 业果报系统 (二) | ||
| 130 | 业果报系统 (三) | ||
| VOL.12 | 1~130 | MP3语音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