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實導師
【出版日期】參見 詳細資料
【書號】參見 詳細資料
【定價】NT$250 / 輯
新書快訊書籍簡介
自序
內容試閱
本書目錄
詳細資料
勝鬘經所說三乘菩提之異同,於本講記中有深入詳解,顯示菩薩所證如來藏實相是不共二乘之智慧境界;又兼述二乘所斷一念無明與大乘所斷無始無明之關聯與含攝,能令學人建立三乘菩提整體知見,兼顧權實而不再執偏排正、執小謗大,始能真修成佛之道。
書籍簡介
如來藏為三乘菩提之所依,若離如來藏心體及其含藏之一切種子,即無三界有情及一切世間法,亦無二乘菩提緣起性空之出世間法;本經詳說無始無明、一念無明皆依如來藏而有之正理,藉著詳解煩惱障與所知障間之關係,令學人深入了知二乘菩提與佛菩提相異之妙理;聞後即可了知佛菩提之殊勝處及三乘修道之方向與原理,邁向攝受正法而速成佛道的境界中。平實導師講述,共六輯,每輯預計約三百餘頁。
所謂原始佛法,必須函蓋前後三轉法輪的成佛之道全部佛法;因為,只有這樣具足函蓋三乘菩提以後,才能顯示釋迦佛已經圓滿化緣了——四阿含諸經並不曾說到成佛之道,只說到成就羅漢解脫於分段生死之道的法義;也因為前後三轉法輪的法義全部都是釋迦佛親口所說,才能具足了成佛之道,而非如同四阿含諸經一樣地嚴重欠缺成佛之道的原理與實行之法道。但印順法師不瞭解前後三轉法輪諸經的意涵,連聲聞羅漢們所結集出來的四阿含諸經的意涵,都嚴重地誤會了,當然更無法如實理解大乘諸經的意涵。印順又因為信受部派佛教時期的聲聞凡夫論師們的六識論錯誤觀點,所以全面否定大乘法,認定大乘非佛說;並將大乘諸經的義理曲解為同於二乘解脫道的法義,再以聲聞凡夫論師的六識論邪見,套用在原本為八識論的二乘解脫道上面,於是連二乘解脫道本質的四阿含諸經中的義理,都嚴重地誤會了。立足於這種誤會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前提下,只承認四阿含所說的解脫道為原始佛法,認為大乘諸經皆非佛說,故只將四阿含定義為原始佛法,將第二、第三轉法輪諸大乘經排除於原始佛法之外,意謂大乘諸經都非釋迦佛親口所說,這是嚴重扭曲佛教歷史之後所作的不正確定義。一開始學佛時若是信受了印順這樣偏差的觀點以後,將無可避免地落入六識論的邪見中,於是連斷我見都成為奢談了,遑論實證大乘實相般若!
復次,大乘法之證悟,不許外於教門;若外於經典聖教開示,而言「所悟雖異於教門,然亦是宗門之悟」,當知即是錯悟,謂其所悟必定已經異於宗門之悟,經教所說法義正是說明宗門所悟內涵故;明得此理,始知宗門之悟,一向不得外於教門也。但若已經求證於大乘經典,印證自己確實證悟已,欲了知悟後進修之道,欲憑藉所悟如來藏而生起深妙般若智慧者,及欲快速進入初地者,皆應先行深入《勝鬘經》真義,由此了知大乘道與二乘道之異同與關聯,然後對於自己應如何求得真正之大乘般若開悟,以及悟後應如何含攝二乘道,進而快速進修般若別相正義而具備入地之資,即能自知而無所疑也!
二乘人所證智慧為出離三界分段生死之智慧,只是聲聞法中的解脫道智慧,所斷者僅為我所執、我見、我執,不曾及於法界實相之了知與親證,是故一切不迴心大乘之阿羅漢,不論為慧解脫、俱解脫、三明六通大解脫,皆無法生起實相般若;此謂不迴心阿羅漢,雖知ㄧ切法界皆唯如來藏之所生,然唯是親聞世尊如是聖教而未能實證,是故凡遇親證之菩薩時,皆無從開口共論般若。乃至諸菩薩與言無餘涅槃中之實際者,亦皆茫然無措而不能回應,唯有迴避不言一途。諸不迴心阿羅漢,之所以致此者,皆因未證名色本、名色因、名色習之如來藏心所致也!譬如阿含中佛語聖教分明:「解名色本,即得應真。」謂名色之根本乃是如來藏心—— 十方三界一切有情之名色,皆從如來藏心中出生,並皆以如來藏為本;是故,證或不證名色因、名色本之如來藏者,即成是否能入大乘別教而成實義菩薩之分野;惜乎今人能知此者極為稀有,皆坐密宗應成派中觀六識論邪見所祟,致使當代諸大山頭大法師等,悉被釋印順六識論邪見所祟而盲目追隨,同聲否定大乘及阿含經教中所倡八識論正理,則彼諸大法師及其徒眾即失大乘見道因緣,兼亦成就謗菩薩藏之大惡業,成一闡提。
然而,已經實證如來藏之實義菩薩,雖已位階不退位之第七住已,是否即能了知成佛之道內涵?實猶未必!謂此時之第七住實義菩薩雖有般若實相智慧,亦唯有總相智爾,尚未具足別相智故。般若實相智慧之別相智者,其義廣繁,非如二乘解脫道之見惑、思惑意涵狹隘易知故;是故親證如來藏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已,仍須親隨真善知識修學,方能快速而深入理解三乘菩提之異同,方能快速現觀三乘菩提之關聯而了知二乘菩提之侷限,而能了知二乘菩提含攝在大乘菩提中之定位,然後深知無始無明含攝二乘菩提所斷一念無明之真實義,則能了知三乘菩提之關聯與全貌,欲求通達實相般若之別相智,斯有期冀;則能將長劫入於短劫中,數世之中即得圓成三賢位第一大阿僧祇劫之實修,滅盡大乘見道應斷之廣闊異生性,樂意培植入地應有之大福德:為人所不能為,說人所不能說,行人所不願行,乃至喪身捨命亦在所不惜,要護正法、要救眾生及諸表相大師,乃至生起增上意樂而真發十無盡願,入如來家、成真佛子。凡此,皆要以親證如來藏為先,確實理解無始無明為次,實際救護廣被誤導之學人而進成大福德為後,始有入地進修第二大阿僧祇劫道業之可能。一切求欲實證佛法者,於此皆應了知。
凡欲深入了知如是正理者,於《勝鬘經》皆必須深入研讀,並將其中法義實際現觀,實證勝鬘夫人所說法義,即能印證自己所悟是否確實契合法界實相,亦能藉此而建立三賢位所應通達之智慧,然後付諸實行而快速圓成第一大阿僧祇劫之道業。若屬尚未實證如來藏而未發起實相般若者,不論已斷、未斷三縛結,皆可依講記而了別三乘菩提之異同,則能自行抉擇而入道:或依《識蘊真義、阿含正義》而深入理解、實際觀行,實證二乘菩提;或依《真假開悟、心經密意、宗門正眼、宗門密意、真實如來藏、楞伽經詳解、悟前與悟後、宗通與說通……》等書,依大乘正理多聞熏習乃至實修;若得實證如來藏已,即入菩薩數中,成真菩薩,名菩薩僧,位階不退菩薩位中,庶免受生一世而唐修佛法也。《勝鬘經》雖然文義深邃難解,今余已將此經法義深入詳說,整理成文而為講記,付梓流通以利大乘學人及諸方大師,若願反覆細讀此書而詳加思惟理解者,無不受益。今以出版之時將屆,合述緣起,即以為序。
佛子 平 實 謹序
公元二○○八年大暑 於竹桂山居
第三輯-摘錄精華篇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乘章〉第五
(上承第二輯〈一乘章〉未完部分:)
但是這個涅槃的一味、等味、解脫味,印順怎麼說呢?來看看他的說法:【從此三德的平等,顯得大般涅槃的常住究竟,所以《大般涅槃經》說:涅槃是三德祕藏。】我們再來看看楷書的第七點中,我怎麼評論他的說法:「只有從如來藏的本自解脫、本來涅槃、本自清淨,方可說是究竟涅槃,方可說大般涅槃是常住而且究竟的,方可說涅槃是三德祕藏;若是二乘將滅止生的方便涅槃,便不可說二乘涅槃是三德祕藏了。」
因為如來藏是本來解脫、本來清淨、本來涅槃,而這個法於一切眾生、於十方法界一切國土中都是如此,不會有任何一個眾生的如來藏是後來才清淨、後來才解脫、後來才涅槃,都是本來就清淨涅槃的。可是印順所說的解脫道(成佛之道)以及所證的涅槃,是要在捨報之時把名色滅盡的,滅盡以後剩下的如來藏在哪裡呢?他並不知道。他又不知道如來藏本身即是涅槃,不懂涅槃是依如來藏而施設的,他現觀不到。所以印順既沒有般若德,也沒有解脫德,更沒有法身德。他那個涅槃將來必然是斷滅空,因為他捨壽後已經不在了、斷滅了,而剩下他的如來藏在哪裡呢?他始終都沒有去碰觸到,又公開把第八識如來藏否定,所以他的涅槃見解落入斷滅空中;正是將滅止生,不是本來就不生,這在六祖《壇經》中早就斥責過了。
想要把名色滅盡,未來世中不再出生而叫作無生,是二乘法;未來世不再出生了,這樣說為無生,也是沒有錯;但那個無生是將滅止生,是用滅掉自己來停止未來世再生,由於未來不再受生、出生,所以稱為無生。問題是菩薩所證的涅槃,是本來不生,不是滅了以後才不生的,這與二乘法有著很大的不同。本來就不生所以未來就不會滅,而阿羅漢的法是把有生的名色滅除,滅除以後變成未來不生而叫作無生,那是以滅來停止生,是滅掉名色而不再有生。可是菩薩所證的是本來就無生,無始以來就沒有出生過,那就不會有滅,是名色仍然存在時就已經不生了,所以菩薩證的是本來不生。
本來不生這個法,阿羅漢看不見;可是菩薩從所有的有情身上——上自諸佛下至地獄的痛苦有情——都現前這樣看見,都是本來無生,這才叫作涅槃一味。菩薩也預見阿羅漢、辟支佛將來入了涅槃以後,他們都不在了,但他們的如來藏還是繼續無生;這樣的無生當然也無滅,無生無滅就是涅槃。在菩薩看來,三乘聖人的涅槃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味的,所有有情的涅槃都是如此。二乘人入了無餘涅槃以後無生了,但他們的涅槃還是依本來就涅槃的如來藏而施設的涅槃,不是因為滅掉他們的五蘊才說有涅槃,所以菩薩看待一切聖者所證的涅槃時,都是平等的。不是從滅掉五蘊而說涅槃是平等的,因為二乘聖人滅掉五蘊以後,總不能夠把滅掉五蘊後的斷滅空叫作涅槃吧!否則涅槃怎麼能被佛稱為常住不變?
可是如今印順自己說「涅槃是常住的」,卻又說阿羅漢五蘊名色滅盡以後是涅槃,而沒有留下第八識如來藏常住不壞,那他的涅槃顯然還是斷滅見的臆想,不是實證的。他為了補救這個過失,所以又發明一個創見(真是他的創見);他說名色滅盡了以後,那個滅相不會再滅了,所以叫作真如,所以涅槃是常住。如果這樣說得通,哪一天有因緣遇見他,我就把他身上的衣服都扒光燒掉了說:「你的衣服現在是常住涅槃,同意不同意?」我要問他同意或不同意。如果衣服是身外之物,不算數!「好,那我把您印順的名色毀滅掉,再放一把火把您燒了,然後再用一陣強風把您的骨灰吹散,那您這個名色的滅相就永遠不會再被任何人消滅了,您就永住於真如境界中了!」他一定不肯接受他自己講的這種真如。
可惜的是,他已經無法跟我對話,因為他已在中陰了,不久就會往生投胎或到別處去了。若是他的中陰身還在,我會對他的中陰身講:「您還有中陰在,所以您仍然沒有實證涅槃。」讓他無法以二乘涅槃來自處,教他無法回答,灰頭土臉!但是我會再告訴他:「您目前中陰現前時,當下也是涅槃的。請問您的涅槃在哪裡?您還沒有現觀,但是我卻現觀您在中陰境界也是涅槃,而您以前活著時也是涅槃;您若立刻去投胎了,入母胎去了,您已經不在了,還是一樣涅槃。」他仍然將是聽得一頭霧水、茫無頭緒。
地獄眾生受苦無量時一樣也是涅槃,與阿羅漢所不知的本來涅槃是完全一樣的;這樣的涅槃才是真的一味、等味,因為都是解脫味。本來就解脫的,當然是涅槃。所以印順所說的滅相不滅即是真如,問題是滅相到底是真實法還是虛妄法?其實滅相只是意識心中生起的一個概念而已,只是意識心中的一個觀念;當意識滅了以後,這個滅相的觀念還能存在嗎?已經不存在了,斷滅了。可是真實的涅槃,當名色滅了以後,祂還是在,祂繼續涅槃,仍然是真實法,這樣才能夠說涅槃是一味、是等味、是解脫味。所以二乘法的涅槃不能夠說是有三德祕藏的,因為是將滅止生,不是實相法。將滅止生的變異法,絕對不是究竟涅槃,因為連涅槃的實際都觀察不到。涅槃的實際若觀察不到,怎能知道三德的義理呢?
譬如法身德,既然沒有證得法身,怎能有法身德?般若德,是依如來藏為諸法的法身、為法界的實相,是依如來藏而有無量的中道義,這樣來稱說般若智慧。可是印順既然沒有證得如來藏,怎能有般若智慧?怎能說他有般若德?解脫德,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完全沒有證解脫,連二乘解脫都無法稍稍證得,何況大乘解脫?因為大乘法中的證解脫,是要現觀涅槃實際的;而二乘聖人是把自己滅掉以後,自己消滅而不存在了才叫作解脫,那其實是方便說解脫,不是正確的、究竟的解脫。因為二乘聖人已經滅掉自己了,自己不在了,有什麼解脫可說呢?菩薩卻不是,菩薩是現前觀見自己仍在輪迴中,但是也看見自己住在如來藏中,而如來藏已經是解脫的,所以自己是住在解脫中、住在涅槃中的。
菩薩這樣看:我再怎麼輪迴,都是解脫的。因為解脫是現前可以觀見的,現前可以體驗的,也可以在同樣證得解脫的人之間,互相可以溝通討論,而且永遠是法同一味,這樣才叫作大乘法中的真解脫,真正的解脫德是這樣實證與現觀的。而阿羅漢死前,沒有看見自己解脫在何處,他只知道自己滅了以後沒有生死痛苦而有解脫;可是他自己滅了以後,解脫又在哪裡?還是不知道。那這樣看來,他有沒有證解脫呢?說句老實話,他並沒有住在解脫境界中,所以從實際理地來看,阿羅漢仍然未證解脫。
請問:二乘涅槃的解脫,既沒有法身德,也沒有般若德,也沒有究竟的解脫德,請問他們的三德祕藏在哪裡?「在呀!就是他們的如來藏。」問題是他們都沒有證。所以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聽我說這個法,心裡一定這樣想:真過癮!可是阿羅漢、辟支佛聽了,可真是苦惱無狀、煩惱萬端,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三德祕藏。三德的祕密藏就是如來藏,只要證得如來藏了,三德的祕藏你就把握在手裡了。只有這樣,才能叫作常住的涅槃。二乘聖人將滅止生的涅槃法,從來都不知道解脫中的境界,怎麼能夠說他們有三德祕藏?因此印順以滅止生,將滅相真如認作涅槃的說法是絕對錯誤。
【「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謂明解脫味;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不究竟;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恒沙等法應得不得、應證不證,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如是過恒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
講記:勝鬘夫人說得很快,我們卻講得很慢,因為想要讓大家確實瞭解她所說的真義。勝鬘夫人說得很深,而且講得很簡略。當年她講的時候是面對佛前所說的,當然只說綱要,不必說到很微細;而且當時人的根性也很好,容易聽懂。但是今天佛法已經被藏密的應成派中觀亂七八糟的妄自解釋,已經變成烏煙瘴氣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講得微細一點,讓大家確實瞭解勝鬘夫人的真正意思。當我們把佛法明礬投入濁水裡面,想要把它澄清時,他們卻說是我們把佛教界搞得烏煙瘴氣。他們以前把佛法全面錯說的烏煙瘴氣卻都不說,而那些弄不懂是誰把佛法弄成烏煙瘴氣的初學者,也跟著那些人一起來誣責我們。所以說,人的明與無明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勝鬘夫人在這裡講了明解脫味,我們來看勝鬘夫人是怎麼說的。她說:「世尊!假使無明住地不斷除,或者是斷除而沒有究竟的話,就沒有辦法得到一味、等味,也就是明解脫味。」我們先來談談這幾句。
無明住地講的是無始無明,而四住地煩惱叫作一念無明。為什麼會叫作ㄧ念無明呢?因為它是三界中的生死法——與三界生死有關的煩惱。可是明明是四種的住地無明,為什麼要稱為一念無明?我們舉個例來說,譬如斷我見以後的初果人還住在欲界中,他再度受生時仍然無法離開欲界境界;乃至他修斷五蓋而進修初禪,在還沒有發起初禪以前,縱使已經很努力在遠離五蓋了,最多也只能進入薄地,是薄貪瞋癡的二果人。
這時已經是斷我見以後的事了,但他的一念無明還是沒有完全消除掉;因為四住地煩惱中的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等三種住地都還存在;也就是說他的思惑還沒有斷除,所以當他在斷我見的基礎上修得了初禪,遠離欲界愛而成為三果人了,他有可能是生般涅槃,或者有行般涅槃,或者是上流乃至處處般涅槃。當他生到色界天而不再來生於人間了,可是他生到色界天以後,假使是無行般涅槃,他在初禪天中一生無所事事,只要打坐就好了;每天靜坐之後,到了壽盡時還是會生起一念;一念生起了,覺知心又接觸到色界法了,那時捨報就斷盡思惑而取涅槃;但在捨報前仍然會再生起一念,這都是由於思惑尚未斷盡才會生起的一念,所以名為一念無明。
但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當他修得四無色定,捨報後生到無色界天;假使不中夭,在空無邊處一萬大劫,或者在非非想處八萬大劫,於捨壽前都是一念不生的。可是非想非非想天人八萬大劫後,突然生起一念時就退回無所有處了,隨即下墮於人間或旁生道去了。就只是這麼一個念頭動了心,而這個念頭是什麼?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呢!為什麼會這樣?正是因為他的我慢沒有斷,也就是由於對自我的存在而覺得有價值,喜樂於自我的存在,就是我慢;就因為這個我慢的緣故,於是生起一念就下墮了。人間修得四空定的人如此,修得色界四禪的人也是如此;在得四禪八定以後,生到色界、無色界天的人們,也都是不離這一念的。由於這一念妄起,因此就下墮了!在下墮前及下墮後,都是仍然在四住地無明之中;這都是由於見惑與思惑尚未斷盡的緣故,所以見惑與思惑所攝的這四種住地無明,就簡稱為一念無明。
第四輯-摘錄精華篇
節錄-〈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
「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轉;是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本所不見,本所不得。一切苦滅,唯佛得證;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
講記:「空義隱覆真實」這幾個字,大家先要斟酌一下。當你將這幾個字斟酌清楚了,就可以走遍佛教界的五湖四海;因為這幾個字有真實的含義存在,佛教界的大德們都是弄不清楚的。
首先來看空義,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空,有兩個道理:一個是空性,一個是空相。空性,講的就是不空的如來藏,因為這個空確實有真實性,不是緣起性空,所以稱為不空如來藏;緣起性空是沒有真實性的,可是如來藏這個空,有真實性,所以不能說祂是緣起性空的空無。另外一個空是指空相,蘊處界等法都是其性無常故空,無常空就一定有生住異滅的法相存在;既然有生住異滅的法相存在,有生則必有滅,那就叫作空相,而這個空相卻仍然是附屬於如來藏;這個空相,就叫作空如來藏。
懂得了空性與空相,你就知道空性講的是如來藏心體自身,空相講的就是如來藏所生的蘊處界等萬法;空性與空相二法都如實知了,就會知道為什麼這二法是隱覆的。如來藏一向隱覆於眾生身中不斷地運作著,眾生都找不到祂。觀察當代的有名大法師、大禪師,不論是台灣或是大陸,不論是南傳或是北傳,有哪一位大師能如實了知空性與空相的異同呢?他們都找不到如來藏空性,所以才說如來藏是隱覆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呢,當你把空性與空相如實了知了,再把《般若經》請出來讀,你將會發覺:原來佛陀在經中是明講的。然後再把禪宗真悟祖師的公案打開來讀,原來禪宗祖師之中有許多人也是明講的,可是眾生都讀不懂;是因為明講之中仍然有隱覆之說,悟者讀了是明講的,眾生思惟研究時卻覺得是隱覆的。而這個隱覆之說卻是不得不然,因為眾生的信力不具足,慧力也還沒有發起,若為他們明講時,心中必然生疑不信,當然會毀謗正法,因此就只好隱覆密意而說。
如來藏心體的所在,不單是在第二轉法輪、第三轉法輪時期才隱覆而說,其實在聲聞法的阿含諸經中就已經是隱覆密意而說了!當你證悟以後讀到那些經文時,你還是會覺得經中是明講的。可是對那些不肯迴心大乘的聲聞阿羅漢們而言,仍是隱覆密意而說的。空義及隱覆的道理,你若清楚了,就不會再對三乘菩提純然依於想像來瞭解,你將會發覺:佛法是很真實的,不是推論的哲學思想,也不是虛無飄渺的想像法。但在真的開悟明心之前,對於開悟的境界純然只是想像,所以一些有品味的人都很喜歡在茶杯、宣紙弄上一個禪字;或者在竹簾寫上斗大的禪字,覺得很有禪味。
可是,對於這個禪字覺得很有味道的人,其實都是凡夫,表示他還沒有開悟;若是悟了以後再看到那個禪字,根本就不是禪,而禪悟之中也根本沒有禪;不管那個禪字寫得多妙、多殊勝,龍飛鳳舞、神韻超然,還是沒有禪味;因為對你來講,禪已經是很明白、很公開地完全呈現在眼前,有什麼神秘呢?可是沒有悟的人就會覺得很有禪味。特別是當他問你:「禪到底是什麼?」你就寫個草書的禪字。他懂得書法,可是仍然聽不懂你的弦外之音,只好再問你一遍:「如何是禪?我還是不懂呀!你告訴我清楚一點,如何是禪?」「這就是禪!」他不懂,所以就覺得:「你這個意境,我真的想像不出來。太深了!太高了!」從此以後他就覺得你很有禪味。可是對你自己來講,你還會覺得有禪味嗎?沒有!悟後一點點禪味都沒有,只有實相智慧。
假使要說真的有禪味,那是別人對你的看法,你自己卻覺得一點禪味都沒有了;因為實相已在你眼前,一點點神秘感都沒有了。禪味的意思是表示心中還有一分神秘感存在,假使有人號稱學禪三十年、四十年,還很喜歡那個禪字,就表示他根本就沒有悟。所以你們如果去探望開悟的大師,他的會客室牆壁若還有個斗大的禪字,你就不必再跟他談了;因為他還覺得禪字很有味道,就表示他對禪還是充滿著想像。對你來講,禪已經不是禪了,只有真實而沒有禪味了!因為你把般若諸經請出來一讀:啊!原來是講我心裡面的法,祂是那麼的清楚,而祂是真實的存在。這時你心中已經沒有一點點的想像空間了,只有一份禪悟後的真實感恆存。
常常有人在破參前,覺得自己是開悟了,可是他腳下浮逼逼地不實在;等到後來真的參出來了,體驗過了就會覺得很實在,所以當你問他:「悟前與悟後的感覺怎麼樣?差別在哪裡?」「太實在了,很真實。」假使是聽來的,雖然知道密意了,絕對不會有真實感;因為他沒有體驗,無法如實分清楚蘊處界與如來藏之間有什麼關聯,如何互動;所以他一點真實感都沒有,打探密意而不是真參實究的人就是這樣。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說:「我被蕭老師印證了,我直接把密意告訴你好了。」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趕快摀著耳朵溜走;否則當你知道了密意,卻還是腳下浮逼逼地,一點都不真實,智慧出不來,將來也會跟他一樣不珍惜,想把密意為人明講,那有什麼用呢?
這意思就是說,空性與空相的道理必須要弄清楚。緣起性空只是空相,而這個空相的了知,是要依真實法不空如來藏來建立蘊處界的緣起性空,否則蘊處界空相的瞭解與現觀也將全是假的,不可能會有實證的智慧,這就是印順他們無法斷我見的原因所在──於內有恐懼、於外有恐懼(編案:詳見《阿含正義》引述的阿含經義)。假使他斷了我見,就不會再去建立意識細心不壞說;正因為印順不知道本識出生名色以後才會有名色的緣起性空,所以他的緣起性空觀即不能成就;恐怕落入斷滅空中,就必須要再建立意識細心的常住說法,免得緣起性空之後變成斷滅空。但這只是印順對空相部分的了知,而且是錯誤的了知。空性的意思則是說,如來藏有真實自性,不是想像法。真實自性的意思是說,祂能出生蘊處界等萬法,使得蘊處界具有緣起(藉緣而生起諸法)以及性空(所生諸法其性無常故空)的現象,祂這個自性就叫作空性。
對空義有了真實理解以後,就懂得如何隱覆密意說法;而這個空性的真義要怎麼懂得呢?要靠實證。實證的方法則以禪宗的方法最快,以禪宗的公案參究最快悟入。可是有很多人不喜歡讀公案,因為讀起來都好像天馬行空一般,言語對話很難讀懂:每一個字都認得,就是不懂其中的意思。所以有些人拿到我的《公案拈提》不斷地讀,心想:哎呀!這蕭平實真會打啞謎。他覺得我是在打啞謎,我不如就老實承認是在打啞謎,當啞謎打破了也就破參明心了。可是再怎麼讀,總是讀不懂,問題是出在哪裡呢?出在沒有找到如來藏。可是有人也許想:「我如果找到如來藏,我幹嘛還要讀你的《公案拈提》?」可是我告訴你:「你不讀我的《公案拈提》,你就更難悟!」就是這麼奇怪。
這意思就是說,必須要親證如來藏以後才能真的懂得空性這一邊,不會只落在蘊處界空相一邊。而空性與空相之間本來是沒有分隔的,本來是一體的,當你兩邊都弄清楚的時候(其實不是靠兩邊去研究弄清楚,而是靠著你在中間把如來藏找出來),你就兩邊都通了。想要通兩邊,不要往兩邊去研究,只要在中間把如來藏找出來就結了。可是些佛學研究的大師們,都向兩邊去找:在這一邊的蘊處界中找答案。研究了以後又回頭再來研究:如來藏是什麼?雖然經中說祂會出生蘊處界,可是這也許是方便說,因為印順法師研究到後來也這麼說:這是為了攝受計常的外道才講如來藏,所以顯然是方便說,原來沒有如來藏心可證。如此研究的結果,最後是連兩邊都摸不著邊,莫說中道了!這就是佛學研究的盲點。
禪宗祖師可不是這樣修行,不管你是空或是有,不管你是空相或是空性,就只要負責把如來藏找出來就夠了。這一找出來時,兩邊就都通了;因為兩邊其實也都在如來藏裡面,不在兩邊。事實上是:空性與空相、有與無,都在如來藏裡面;說祂有兩邊是為度眾生的方便說,結果他們還真的當作有兩邊。你說那樣的佛學研究,會有什麼用呢?
當你找到如來藏了,你發覺:原來空性、空相,它根本是混合在一起的,不是兩邊的,都是如來藏。那你就懂得如何隱覆密意而為眾生說法。隱覆了密意而說法,是在保護眾生,讓他們不會在將來謗法;等到眾生證悟的時機成熟了才悟入,就會有智慧生起,就不會謗法而受惡報。但是在隱覆密意中而為眾生說法時,就在不斷的聞熏當中,建立了眾生對佛菩提的正知正見,建立對如來藏的正知正見;將來他的緣熟了,突然間觸證時就進門了。進門以後也許會來告訴你:「師父啊!禪,一點都不神秘,一點禪味都沒有。」如果他說一點禪味都沒有了,表示他真的悟了,他一定是很真實在佛法中,不會是像以前那樣純靠想像,所以就沒有神祕可說了,也就沒有禪味了。
空義隱覆,隱覆的是真實法如來藏的所在。而真實法被隱覆起來,其實也是方便說,因為如來藏從來沒有對你隱覆過;你一天到晚住在如來藏中生活,卻每天詢問說:「如來藏在哪裡?」就好像住在廬山中的人看不見廬山煙雨,廬山煙雨不是很有韻味嗎?但是眾生住在廬山煙雨中,卻看不見廬山煙雨在哪裡?又如很多人聽說每年到了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潮如何地壯觀,一定要去看一看;等他從廬山趕到浙江看過以後回家,家人問他說:「你看過廬山煙雨,也看過錢塘潮了,究竟是怎麼回事?」他說:「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當你身歷其境時,有什麼煙雨和錢塘潮可說?就是那個樣子。
所以,錢塘潮一直滾過去的時候,那水裡面的魚都親歷其境,可卻一點錢塘味都沒有;只有人從錢塘潮旁邊或遠處看著錢塘潮時才會說:「喔!真壯觀!」禪宗祕密也是一樣,真實法如來藏其實並沒有隱覆,一直都很清楚地顯現著,只是眾生自己在如來藏中身歷其境而找不到如來藏。因為一切法都是如來藏,可是眾生卻都找不到如來藏,所以禪宗才顯得高超可貴。等你悟了,你說:「禪宗不過爾爾!」可是當你說「禪宗不過爾爾」的時候,遇到了久悟的禪宗祖師時,你照樣沒有開口的餘地。所以很多人自以為悟了,沒想到去禪三精進共修而期待我為他印證時,卻還要弄到第三天才能夠開始整理,還是到第四天才被我印證,所以沒那麼簡單啦!
如果我們真的把手頭抓緊了,其實一個也過不去。如果要以禪宗祖師的標準來講,一個都考不過去,因為有一些禪宗祖師的最高標準是通達了差別智。可是禪門的差別智有那麼好通達的嗎?所以說,真實法才是最勝妙、最廣泛而最深奧的法。可是,廣大勝妙深奧的法,其實卻很平淡、很真實。所以當初我開始寫書時需要一個筆名,就取名蕭平實;因為真實法很平凡而又很實在,一點都不是想像而是很實在。如來藏就是這麼真實,可是祂在真實平凡之中卻顯現出無比的高超、無比的勝妙、無比的深廣,完全都不平凡。而這個平凡是要在你真實、腳踏實地覺得祂很平凡、很實在的基礎上,去往上進修才能達到。所以真悟的人從來不會說他成佛了,只有沒有悟的凡夫才會說他一悟之下就成佛了。
第五輯-摘錄精華篇
〈一依章〉第十一
【「一苦滅諦,離有為相;離有為相者是常,常者非虛妄法,非虛妄法者是諦、是常、是依,是故滅諦是第一義。」】
講記:〈一依章〉所說的,只有一個最勝妙法是萬法的所依,所有的修道人都要依這個法作為最後的歸依處,而這個歸依處永遠只有一個,不可能有兩個、三個、五個、八個歸依處。凡是有二,其中最少會有一個不是究竟歸依處。凡是有人提出二法,乃至以上,所提出的二法或多法都不是究竟歸依處,只有絕待而唯一的法才是究竟歸依處。對一般修行者來說(包括那些大師們),他們所謂的究竟歸依處,往往是誤會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所謂的開悟其實是錯悟,不知道自己證得所謂的常住不滅法是虛妄法,落入二法之中──離念靈知意識;而離念靈知意識心,只是相待而有的二法,必須依止意根與法塵才能存在。所以說,究竟的歸依只有一個法,就是如來藏,不必依任何他法就可以獨自存在。
你如果說:「我認為究竟的歸依就是世尊,我永遠賴著世尊就好了。」但是 佛會告訴你:「你不要永遠賴著我,你總有一天要成佛,成佛以後也不能再賴著我,總是要離開我。」因為世間不可能有二佛,只要有佛在人間,連辟支佛都要捨報的,都不許同時存在的,何況能有兩位世尊。所以,你如果說:「我三大阿僧祇劫以後還是歸依你。」佛一定說:「你這個傻弟子,三大阿僧祇劫以後,你成佛了,幹嘛還要歸依我?你要歸依你的自心如來。」所以諸佛仍然不是究竟歸依,而是自心如來才是究竟歸依。你歸依於世尊,世尊不會因此高興,反而懊惱說:「這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成佛?看來很難期待!」那不是祂想要的,諸佛想要的都是弟子們趕快成佛。世間人用世間心去想像諸佛:「我歸依祂,有什麼不好?祂一定喜歡,眷屬越多不是越好嗎?」問題是諸佛根本沒有眷屬欲,祂希望你趕快成佛,度更多的人成佛。所以,究竟的歸依一定是唯一的歸依,究竟的歸依不可能有兩個,所以才會演說這個〈一依章〉。
四聖諦中,有三個是有為相,只有苦滅諦是無為相。苦滅了就是解脫,苦滅是出世間法中的究竟位。二乘人也滅苦,可是他的苦滅並不究竟,因此才特地要探討這個苦滅諦。苦滅諦這個聖諦,是離開有為相的,因為苦滅的真正道理就是把蘊處界我全部滅盡。從二乘法來講,我見與我執都要滅盡,滅盡以後入無餘涅槃中,萬法俱滅、灰身泯智,三界生死苦就滅盡了,所以苦滅聖諦是離有為相的;蘊處界既然滅盡了,連意識都滅除了,也就沒有解脫智了,當然已無有為相了,那就是無餘涅槃;而無餘涅槃中有本際識常住,不是斷滅空。如果本際識是常,就不是虛妄法;不是虛妄法,當然是真實理,也是常住法永不壞滅。
這個本際識如來藏當然也是諸法的所依,二乘聖人雖然不證這個真實法,但是不因為他不證,就沒有真實法。他雖然不證,他的如來藏本際識還是繼續存在著,並沒有消失掉;因為祂是常,常當然就不是有生法,不是有生法就不會有滅,所以阿羅漢把蘊處界滅盡以後,他的本際識繼續存在,是無始以來就存在;而流轉生死的是蘊處界,蘊處界滅盡了以後,本際識如來藏繼續存在而常住。繼續存在而不生不滅,所以是涅槃。所以二乘人滅盡自己入了無餘涅槃中,從菩薩的見地來看仍然是第一義諦,不是世俗諦──阿羅漢入無餘涅槃還是第一義諦。
但是,如果從阿羅漢的無生智來看所入的無餘涅槃,那就成為世俗諦了,因為不涉及第一義──阿羅漢看不見涅槃中的本際,也看不見本際能生萬法;但菩薩看一切法都是第一義諦──因為萬法都與本際息息相關,都附屬於本際識如來藏,所以都是第一義諦。也許有人不信菩薩所看一切法都是第一義諦,那我問你:世俗人的蘊處界我,最喜歡去哪裡?去福隆、蘇澳吃海產。這正是貪,貪是不是第一義諦?阿羅漢一定說不是,但菩薩仍然會說是第一義諦。因為正在貪中另有一個不貪的,而這個能貪的也是從不貪的生出來;當能貪的意識滅了以後,那個不貪的如來藏還是繼續不貪;菩薩所見是永遠不貪的如來藏,將時時起貪的意識攝歸如來藏,所以貪也是第一義諦。這個能貪的意識,如果離開了那個不貪的如來藏,能貪的意識也不可能繼續存在,那時貪也不存在了,所以貪也是第一義諦。所以大乘經才會說,貪就是勝義,瞋也是勝義,癡也是勝義,因為三毒其實只是在勝義諦真實法的表相上來來去去、起起滅滅而已,都要被菩薩攝歸勝義如來藏。
就好像一顆明珠,明珠表面有種種影像來來去去:張三來了,它的表面看來有個張三的影像;張三離去了,看來張三的影像不見了;如果王五來了,它又變成王五的影像;就只是在影像上顯示變來變去而已,可是珠體始終不變。在明珠上變來變去的影像雖然不是第一義諦,但是第一義諦珠體並沒有改變過,珠體就是如來藏心,是究竟法,而影像是歸如來藏所有的,所以如來藏即是第一義諦。所以上一輩子當王五,這一輩子當張三,下一輩子也許當趙六;三世蘊處界都是有為法,可是有為法蘊處界都不能離開這個珠體──不能離開如來藏,三世蘊處界只是在如來藏的表面來來去去而已;當這些影像─三世蘊處界─全都攝歸如來藏所有時,即是歸屬如來藏所有而成為如來藏種種功德中的一種了,當然三世蘊處界因此就同樣是第一義諦了!所以菩薩才說有為法仍然是第一義諦。
菩薩看諸法,不論諸法是淨法、染法、無記法,都是第一義諦;因為離開了真實法就沒有這些法,而真實法始終常住不變,不改祂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真實性。所以,從菩薩來看二乘聖人的滅諦,也叫作第一義諦。但是從二乘聖人所見,來看他們自己的滅諦,就不是第一義諦了!因為他們無法像菩薩這樣照見萬法都只是如來藏珠體表面的影像而全都攝歸珠體如來藏,所以他們所見諸法仍然是諸法,而珠體如來藏究竟在何處,卻全然不知。二乘聖人既無菩薩第一義諦的智慧,當然就只能看見諸法的生滅相,無法照見諸法附屬於如來藏時的不生滅相,當然就沒有第一義諦可說了。所以若要主張滅諦就是第一義諦,阿羅漢是沒有資格說的。
菩薩主張滅諦是第一義諦,當然沒有問題。因為菩薩很清楚看見苦諦、集諦、道諦都是有為法:很辛苦地修學佛道整整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中的每一世色身化成白骨以後,把它累積起來,遠超過須彌山;這樣長時間的辛苦修行而不退失佛菩提,卻不會想要取無餘涅槃,都是因為證真實法的緣故。可是菩薩反觀三大阿僧祇劫捨報留下的無量無數身骨,仍然會說這些無常法還是第一義諦;因為在三界中出生的萬法都是從蘊處界來,也都是要八識心王和合運作才能出生,可是三界中的萬法歸納到最後,還是要匯歸到第八識如來藏;換句話說,所有法都攝歸如來藏中,從來沒有一法能離開如來藏而單獨存在。顯然,所有的流轉法、染汙法、淨善法、無記法,在這些運行的過程當中,都顯示了如來藏,都附屬於如來藏心,歸如來藏心所有,而如來藏心即是第一義諦,那麼萬法怎能說不是第一義諦?
只要證得這個真實法──如來藏心,你就可以如此現觀;當然更可以了知四聖諦,可以了知三界萬法,而將萬法攝歸於出生蘊處界的如來藏心;這樣現觀法界實相以後,一切法就等於一法,因為就是如來藏,全都附屬於如來藏心所有。所以當你明心以後成為菩薩僧中的一分子,就會認同經中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果沒有悟得萬法根源的如來藏心,就不能通達這個道理,卻東施效顰而公開解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會鬧笑話了。鬧了笑話以後,人家不會為他鼓掌,反而會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譚。
所以,禪門常常有人問祖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要歸於何處?很簡單!一棍打過去就解決了,一就歸於這一棍。可是這一棍的密意是什麼?你得要會。會了才知道:「喔!原來也歸於這個!」這個就不能叫作一了,因為你說了個一,已經是多餘了,當然只能隨俗而說一歸於一棍。可是不懂的人,他靠意識思惟在揣摩那些公案說:「有一就會生二,有二就會生三,有三就生無量,所以從一就變成多了。你如果想要學佛法,你就把很多都歸於一,一再歸於無。」然後就講出「多、一、無」的荒唐道理。知道誰講的嗎?名聞四海的大法師講的呀!當你找到如來藏以後,看到他們講禪時說什麼一呀、多呀、無呀,你不免會噴飯!
所以,悟後如果讀那些大師講禪的文章,最好不要在吃飯時讀。因為他不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真正意涵,總是用意識思惟揣摩,然後想像出多、一、無的道理出來!上座者說得口沫橫飛,下座者聽得好神往,就這樣子愚癡地神往得不得了!等到你找到這個一,真的知道不論二、三、多、萬法,原來都是這個一所生,那時你再也不會跟人家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多、多歸於無,你再也不願這樣子講禪了。假使有人問你,你一棒就打過去了,這樣才叫作一依;要歸依於這個一,一就是如來藏心──能顯現一世又一世不同蘊處界的明珠。只要你能夠找到這個一,然後歸依這個一以後,那時連一也不見,因為明珠不會自覺是一,而你也不可以說祂是一。
所以,菩薩由於這個實證的緣故,看到二乘聖者的苦聖諦不究竟,因為還有許多苦是二乘聖者所不知道的;菩薩也知道二乘的苦集諦不究竟,因為還有許多的集是二乘聖者所不知道的;菩薩也看到二乘滅苦之道的聖諦並不究竟,因為還有許多道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所以菩薩確認二乘聖者修的是有餘道,不是究竟無餘之佛道。最後,菩薩看到滅諦的內容時,發覺滅諦的實證還是要依大乘道來修,才是究竟;因為還有許多應滅的法是二乘聖人所不能滅。所以,菩薩從這些見處,看到二乘四聖諦都不究竟。
但是二乘聖者的滅諦所入無餘涅槃,卻跟菩薩所證的無餘涅槃一樣──假使菩薩願意捨棄萬法而入無餘涅槃。初地滿心菩薩都有能力取無餘涅槃,卻都刻意生起一分思惑而潤未來世生;菩薩到了三地滿心時,都有能力取證滅盡定,隨時可以成為俱解脫者,但他寧願不證,懶得去證滅盡定──他只要撥出一、二小時靜坐就可以取證,卻不取證滅盡定。乃至七地滿心念念入滅盡定,終於轉入八地了,這時是不得不斷盡最後一分思惑──連思惑的習氣種子都滅盡了;這樣的菩薩不能入無餘涅槃嗎?當然更能入,只是他們都不想入涅槃。由於從現象上來看時都不入涅槃的緣故,所以才說菩薩不證有餘、無餘涅槃,其實是早就有能力取證了,是比二乘聖者更有資格說已證有餘、無餘涅槃的。
菩薩可以看到二乘聖人入了無餘涅槃以後無境界相的境界,可是菩薩把那個無餘涅槃境界移過來在入涅槃前觀察,照見自己當下的如來藏心涅槃與阿羅漢所入的無餘涅槃完全相同;又觀察自己如果也入了無餘涅槃時,菩薩現前觀察的結果仍是完全一樣,完全沒有差別;明知無餘涅槃距離佛地無住處涅槃還很遙遠,卻仍然不離第一義諦的範疇;菩薩因此而說:大乘的滅諦是第一義諦,二乘聖人入了無餘涅槃也叫第一義諦。因為仍然是如來藏心的自住境界,還是一樣的真實法。所以從菩薩的現觀來說,二乘所入的涅槃也是第一義諦,但是不許二乘聖人自稱他們的滅諦是第一義諦。只有菩薩可以這樣說,因為二乘聖人無法照見這個事實而沒有實相般若智慧。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哪一個阿羅漢膽敢來菩薩面前說他的滅諦是第一義?當然不敢。因為不知道那個原理──他們還沒有實證,也無法為人解說;而菩薩可以說滅諦是離開有為相的,是離開蘊處界及我所的,不再有一法存在了,只剩下本際──如來藏心;本際卻不是你阿羅漢所證,是我菩薩所證。雖然我證了,但我並不覺得自己很厲害,因為我是長劫以來追隨諸佛修學而得證;你阿羅漢若是在這一世遇到我這個菩薩演說二乘四聖諦而得證,那你的涅槃仍是聲聞果,我的涅槃卻是佛菩提果;而你不能說你的滅諦是第一義,因為你的滅諦不是第一義,沒有與第一義相應,因為你的滅諦是在世俗法中把自我滅盡,第一義的真實法你還沒有親證;但是我菩薩親證了第一義諦,我是許多劫以來不斷地跟隨諸佛修學,所以我這一世依憑自己的無為法種流注而自己親證了。
我現觀進入無餘涅槃以後是本際獨存,是如來藏心離見聞覺知而獨存,不再出生任何一法,再也無一法可說了。我現觀你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後是什麼境界,而你不能現觀;因為你入涅槃以後,你自己已經不在了;而你入涅槃之前,那個涅槃的本際你並沒有實證,所以你也不知道將來入無餘涅槃時是什麼。既然入涅槃前、入涅槃後,你都不知道涅槃中的本際,當然你就不知道第一義。而我不必進入無餘涅槃中,就已經知道無餘涅槃中的本際,我可以在眼前現觀涅槃本際,而且現觀這個涅槃法是常、是無為、非虛妄,並且現觀祂是世間與出世間法根源的真實道理,沒有一個有情可以推翻它。既然這樣的滅諦才是真諦、是常、是依、是萬法的所依,所以我說:「你們阿羅漢的滅諦是第一義諦,但你不能說你們的滅諦是第一義、是勝義。我們菩薩們的滅諦全都是第一義諦,因為所有聖諦只有一依,這個一依就是如來藏,因為你們所有阿羅漢所證的無餘涅槃,也是依這個萬法根源的如來藏心獨住的境界而施設的;而你們沒有親證如來藏心,當然不能自稱自己的滅諦是第一義。」菩薩們卻是已經親證的,所以說這樣的滅諦才能夠說是萬法─世出世間法─唯一的所依。要這樣親證、這樣現觀,才能說是真正懂得〈一依章〉的賢聖。
目 錄
- 自序 序...001
- 第一輯:
- 〈經題釋義〉...001
- 〈如來真實義功德章〉第一...012
- 〈十受章〉第二 ...128
- 〈三願章〉第三 ...182
- 〈攝受章〉第四 ...193
- 〈一乘章〉第五(未完、待續)... 335
- 第二輯:
- 〈一乘章〉第五(承上輯未完部分)...001
- 插圖:雨傘圖...113
- 第三輯:
- 〈一乘章〉第五(承上輯未完部分)...001
- 〈無邊聖諦章〉第六(未完、待續)...321
- 第四輯:
- 〈無邊聖諦章〉第六(承上輯未完部分)...001
- 〈如來藏章〉第七...026
- 〈法身章〉第八...126
-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252
- 第五輯:
- 〈一諦章〉第十...001
- 〈一依章〉第十一...033
-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067
-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未完、待續)...238
- 第六輯:
-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承上輯未完部分)...001
- 〈真子章〉第十四...219
- 〈勝鬘章〉第十五...290
- 出版社:正智
- 裝訂:平裝
- 規格:平裝 / 347頁 / 32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首刷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第一輯【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書號】 978-986-8390-88-1
- 第二輯【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書號】 978-986-8390-89-8
- 第三輯【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書號】 978-986-6431-00-5
- 第四輯【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書號】 978-986-6431-01-2
- 第五輯【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書號】 978-986-6431-02-9
- 第六輯【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書號】 978-986-6431-03-6